首页 > 二手车 > 正文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4-11-07 22:13:36 | 二手车

今天二手车小编整理了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产品销售收入3598.88亿元,同比增长31.05%:利润总额221.90亿元,同比增长51.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 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抓紧清理减少不合理税费,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预计6年内我国轿车价格可与国际初步接轨,10年内可完全接轨。只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有关人士预测,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 二、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 三、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 四、人力资源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 五、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 六、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记得采纳啊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811,宁德时代和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赛点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811,宁德时代和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赛点的相关内容。

作者丨李安定、朱世耘

是走简单的路,还是困难的路?中国汽车产业正再次面临选择。

去年还是“香饽饽”的宁德时代NCM811高镍三元电池,在今年以来的多次电动汽车自燃事件中成为争议的焦点。直至近日一则宁德时代将放弃811路线的市场传闻,被舆论认为是导致9月7日宁德时代股价重挫的直接原因。

随即,宁德时代官方辟谣表示绝不会放弃811,“这是动力电池争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选之路。如果放弃了811,那就是放弃了高端市场。”

为何不应轻言放弃811

什么是高端电动汽车?特斯拉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近日,美国汽车研究公司iSeeCars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乘用二手车市场三年平均折旧率为39.1%。其中,油电混动和插混车型为40.9%,纯电动车型则高达52%。

但并非豪华“出身”的特斯拉却是其中的特例, Model 3 、Model X与Model S三款车,折旧率分别为10.2%,33.9%与36.3%。不但跑赢豪华品牌的纯电产品和行业平均水平,且Model 3近90%的三年保值率甚至大幅高于许多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型。SeeCars认为,特斯拉车型残值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其通过软件升级,“常用常新”。

高级别的的智能化与网联化正成为纯电汽车产品的高端化标签,而且也是汽车四化变革的“终局”目标,但前提是要解决“电”的问题。

依赖众多电气元件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智能汽车同时也是能耗“黑洞”。博格华纳2017年的研究显示,部分完全自动驾驶原型车对能源的消耗量达到2-4千瓦时。相比之下,目前特斯拉Model 3车主的百公里真实电耗大多在15千瓦时左右(不开空调,信息来源买车网)。

显然,要驱动众多智能设备所需的能耗,并不比驱动一台1.6吨的钢铁机器行进轻松多少。高能量密度电池成为纯电动汽车未来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竞赛中的关键赛点。 二手车

在Model 3上,特斯拉采用了新型21700电池,其材料采用高镍低钴的配比,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能量密度和耐热性大幅提升,单体能量密度更是高达300Wh/kg。

相比之下,LG 化学、松下电机等电池企业装机的最高系统能量密度为150~180Wh/kg;比亚迪刀片电池在汉EV上的表现为140Wh/kg;宁德时代在2019年拿出了量产装机NCM811 /石墨体系,电芯能量密度为27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180 Wh/kg。以及单体能量密度高达304Wh/kg的第二代811高镍/硅碳电池样品。

由此便不难理解宁德时代“放弃811,便是放弃了高端市场”的断论。当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市场“大杀四方”时,感受到“灭顶之灾”的不应仅仅是“李想们”。

目前,LG化学、SKI、三星SDI,以及国内的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比亚迪、远景AESC等主流电池企业也都布局了NCM 811。

811不是一条简单的路

“如何进行能量密度的提升,成为制约电池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去年,在发布第二代811电池时,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由于目前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远大于正极,正极材料就成了‘木桶的短板’而提高能量密度就要不断升级正极材料。因此批量稳定供应高性能的高镍正极材料是关键技术难点。”

所谓811主要指正极材料采用80%的镍、10%的钴和10%的锰这样的配比,由此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但高镍的811并非一条简单的路。

NCM811材料受其高镍含量、表面残碱高、热稳定性差等因素的制约,对正极材料生产厂家及电池企业的生产制造环境及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镍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化。

2017年,LG化学和SK创新曾宣布有望在2018年推出高能量密度的NCM811电芯,但之后不约而同地推迟了进程,可见其技术难度之大。

从811的正极材料来看,随着镍含量提高,三元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降低,放热量增大,带来电池的热稳定性变差,这是材料的本征特性。为此需要从正极材料、电芯结构设计、电解液配方、隔膜特性、模组和电池包的安全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协同突破解决;

负极材料来看,811要搭配硅碳和硅氧使用,但是硅的氧化物—SiOX作为负极材料存在首次效率低的原因,需要预锂化工艺才能实现。金属锂粉稳定性差,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高镍材料对环境湿度控制的要求更高,由此带来制造成本上升,从而进一步限制其规模化的速度。

而且车企想要驾驭能量密度更高,更“敏感”的811也非易事。考较着车企从电芯到模组,到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车的系统性匹配应用能力。采用高镍的21700电池后,特斯拉也以更为出色的电池管理系统为支持。

同样的,不少搭载811电池的车企,会将匹配过程直接提前到研发阶段,以求更深度的“契合”。

图注:2017-2018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平均数及中位数(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是否要走这条更难的路?

目前,多元化的技术路线格局已经形成。磷酸铁电池供应500公里以下,NCM523供应500-700公里续航车型,700公里以上的高镍811是唯一的选择。

东吴电芯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宁德时代整体装机量为33GWh,占据了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半壁江山。其中811占比12%;今年前七个月,宁德时代的装机量近11.2 GWh,811占比16%。

包括宝马、广汽、吉利、几何、小鹏在内的主流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500及以上续航里程车型都搭载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而且将于10月开始批量生产的大众MEB平台车型也将采用811方案,宝马应用此技术的车型正向欧洲出口样品。

但811并非今年动力电池行业唯一的高光。

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重组,将磷酸铁锂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50%;吉利几何C搭载宁德时代183Wh/Kg的5系高能量密度电池包,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等诸多创新实现了550公里的超长续航。

似乎高电量、高续航不必依赖材料技术突破——这样“费时费力“的方法也能实现,是否可以就此选择这条比较简单的道路去走?

中国车企在燃油车领域的追赶已有先验。在完成了造型、匹配乃至发动机研发等一系列整车、部件乃至零件层面的技术攻关之后,中国车企开始艰难追赶百年跨国车企在动能、摩擦、震动等基础学科层面的领先技术优势。

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竞争格局也正在复制这一过程。

目前,SK创新已经在中国常州的合资电池公司量产了镍含量80%的高镍电池,同时已准备好生产镍钴锰比例为9/0.5/0.5的电池;LG化学明年将向通用提供包含90%镍的NCMA(镍钴锰铝)电池;更勿论松下为特斯拉提供的高镍电池方案将钴含量降低到了5%以下。

高镍低钴甚至无钴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已渐成共识,但这也意味着各家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在材料化学这样的“根技术“领域展开全面竞争。与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与国际一流水平之间没有百年的”时差“,甚至中国头部动力电池还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技术领航者。

高镍技术路线代表的811电池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应用都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也正因如此,811电池将是影响中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地位与发展的关键战略制高点,是不好走却一定要走的一条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811,宁德时代和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赛点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811,宁德时代和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赛点的相关内容。

作者丨李安定、朱世耘

是走简单的路,还是困难的路?中国汽车产业正再次面临选择。

去年还是“香饽饽”的宁德时代NCM811高镍三元电池,在今年以来的多次电动汽车自燃事件中成为争议的焦点。直至近日一则宁德时代将放弃811路线的市场传闻,被舆论认为是导致9月7日宁德时代股价重挫的直接原因。

随即,宁德时代官方辟谣表示绝不会放弃811,“这是动力电池争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选之路。如果放弃了811,那就是放弃了高端市场。”

为何不应轻言放弃811

什么是高端电动汽车?特斯拉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近日,美国汽车研究公司iSeeCars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乘用二手车市场三年平均折旧率为39.1%。其中,油电混动和插混车型为40.9%,纯电动车型则高达52%。

但并非豪华“出身”的特斯拉却是其中的特例,Model 3 、Model X与Model S三款车,折旧率分别为10.2%,33.9%与36.3%。不但跑赢豪华品牌的纯电产品和行业平均水平,且Model 3近90%的三年保值率甚至大幅高于许多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型。SeeCars认为,特斯拉车型残值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其通过软件升级,“常用常新”。

高级别的的智能化与网联化正成为纯电汽车产品的高端化标签,而且也是汽车四化变革的“终局”目标,但前提是要解决“电”的问题。

依赖众多电气元件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智能汽车同时也是能耗“黑洞”。博格华纳2017年的研究显示,部分完全自动驾驶原型车对能源的消耗量达到2-4千瓦时。相比之下,目前特斯拉Model 3车主的百公里真实电耗大多在15千瓦时左右(不开空调,信息来源买车网)。

显然,要驱动众多智能设备所需的能耗,并不比驱动一台1.6吨的钢铁机器行进轻松多少。高能量密度电池成为纯电动汽车未来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竞赛中的关键赛点。

在Model 3上,特斯拉采用了新型21700电池,其材料采用高镍低钴的配比,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能量密度和耐热性大幅提升,单体能量密度更是高达300Wh/kg。

相比之下,LG 化学、松下电机等电池企业装机的最高系统能量密度为150~180Wh/kg;比亚迪刀片电池在汉EV上的表现为140Wh/kg;宁德时代在2019年拿出了量产装机NCM811 /石墨体系,电芯能量密度为27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180 Wh/kg。以及单体能量密度高达304Wh/kg的第二代811高镍/硅碳电池样品。

由此便不难理解宁德时代“放弃811,便是放弃了高端市场”的断论。当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市场“大杀四方”时,感受到“灭顶之灾”的不应仅仅是“李想们”。

目前,LG化学、SKI、三星SDI,以及国内的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比亚迪、远景AESC等主流电池企业也都布局了NCM 811。

811不是一条简单的路

“如何进行能量密度的提升,成为制约电池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去年,在发布第二代811电池时,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由于目前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远大于正极,正极材料就成了‘木桶的短板’而提高能量密度就要不断升级正极材料。因此批量稳定供应高性能的高镍正极材料是关键技术难点。”

所谓811主要指正极材料采用80%的镍、10%的钴和10%的锰这样的配比,由此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但高镍的811并非一条简单的路。

NCM811材料受其高镍含量、表面残碱高、热稳定性差等因素的制约,对正极材料生产厂家及电池企业的生产制造环境及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镍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化。

2017年,LG化学和SK创新曾宣布有望在2018年推出高能量密度的NCM811电芯,但之后不约而同地推迟了进程,可见其技术难度之大。

从811的正极材料来看,随着镍含量提高,三元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降低,放热量增大,带来电池的热稳定性变差,这是材料的本征特性。为此需要从正极材料、电芯结构设计、电解液配方、隔膜特性、模组和电池包的安全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协同突破解决;

负极材料来看,811要搭配硅碳和硅氧使用,但是硅的氧化物—SiOX作为负极材料存在首次效率低的原因,需要预锂化工艺才能实现。金属锂粉稳定性差,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高镍材料对环境湿度控制的要求更高,由此带来制造成本上升,从而进一步限制其规模化的速度。

而且车企想要驾驭能量密度更高,更“敏感”的811也非易事。考较着车企从电芯到模组,到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车的系统性匹配应用能力。采用高镍的21700电池后,特斯拉也以更为出色的电池管理系统为支持。

同样的,不少搭载811电池的车企,会将匹配过程直接提前到研发阶段,以求更深度的“契合”。

图注:2017-2018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平均数及中位数(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是否要走这条更难的路?

目前,多元化的技术路线格局已经形成。磷酸铁电池供应500公里以下,NCM523供应500-700公里续航车型,700公里以上的高镍811是唯一的选择。

东吴电芯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宁德时代整体装机量为33GWh,占据了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半壁江山。其中811占比12%;今年前七个月,宁德时代的装机量近11.2 GWh,811占比16%。

包括宝马、广汽、吉利、几何、小鹏在内的主流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500及以上续航里程车型都搭载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而且将于10月开始批量生产的大众MEB平台车型也将采用811方案,宝马应用此技术的车型正向欧洲出口样品。

但811并非今年动力电池行业唯一的高光。

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重组,将磷酸铁锂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50%;吉利几何C搭载宁德时代183Wh/Kg的5系高能量密度电池包,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等诸多创新实现了550公里的超长续航。

似乎高电量、高续航不必依赖材料技术突破——这样“费时费力“的方法也能实现,是否可以就此选择这条比较简单的道路去走?

中国车企在燃油车领域的追赶已有先验。在完成了造型、匹配乃至发动机研发等一系列整车、部件乃至零件层面的技术攻关之后,中国车企开始艰难追赶百年跨国车企在动能、摩擦、震动等基础学科层面的领先技术优势。

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竞争格局也正在复制这一过程。

目前,SK创新已经在中国常州的合资电池公司量产了镍含量80%的高镍电池,同时已准备好生产镍钴锰比例为9/0.5/0.5的电池;LG化学明年将向通用提供包含90%镍的NCMA(镍钴锰铝)电池;更勿论松下为特斯拉提供的高镍电池方案将钴含量降低到了5%以下。

高镍低钴甚至无钴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已渐成共识,但这也意味着各家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在材料化学这样的“根技术“领域展开全面竞争。与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与国际一流水平之间没有百年的”时差“,甚至中国头部动力电池还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技术领航者。

高镍技术路线代表的811电池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应用都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也正因如此,811电池将是影响中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地位与发展的关键战略制高点,是不好走却一定要走的一条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二手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