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各国汽车2025年销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2025-02-17 20:36:35 | 二手车

各国汽车2025年销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各国汽车2025年销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各国汽车2025年销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新京报:要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两成的目标是否困难?如何实现?

陈清泰:政府从宏观管理、政策调控和引导预期的角度出发,设立一个指导性目标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环境何时达到、甚至超过燃油车。很多专家预计这个时间节点在2025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可能会提前。

新京报: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上升,并不断释放造福社会的效果,前景可期。需要创造哪些配套条件?

陈清泰: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将达到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如果把握得好,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赢家。

新京报:本次规划鼓励充换电服务,这会是一种过渡模式还是终极模式?

陈清泰:未来可能是两种模式并存,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选择。

2011年国家启动电动车产业化时,就规划了换电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经历近10年的实践,今年国家在“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换电模式,给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来看,换电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换电模式可实行车电分离,使电动车购车成本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二是换电时间只需3-5分钟,与燃油车加油相当,解决了充电时间长问题;三是电池租赁费加上电费后,电动车能源成本仍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3至1/4;四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与电池无关,将改变二手车定价模式;五是电池由专业公司拥有、管理、维护、梯次利用和报废后资源再利用,有利于电池的充分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与环保。

此外,换电模式还具有基本不需要快充,有利于电池寿命和充电安全;充电时间有较大灵活性;换电站与停车场无关,有利于在城市布局;可通过制定系列化标准,基本不影响同级别不同品牌汽车的个性化等优势。

总体看,换电模式有可能消除电动汽车的诸多弱点,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加快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过程,但这有待市场的考验。

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是企业产品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换电模式已经有了一次大起大落。企业如选择换电模式,应做好市场调查,审慎做出决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各国汽车2025年销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据调研机构 恒州诚思(YH) 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约3788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370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16.8%。

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商有TOYOTA、Tesla、BYD等,全球前三大厂商共占有大约75%的市场份额。

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美国和中国市场,共占有超过20%的份额。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

(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8-2022年,预测数据2023至2029年。

(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

(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包括国际企业及中国本土企业。

(4)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5)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生产地区及其产量、产能。

(6)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分析。

头部企业包括:

TOYOTA

Nissan

Tesla

Mitsubishi

GM

Ford

BMW

Renault

Volvo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Honda

FIAT

BYD

Chery

ZOTYE

Yutong

BAIC

King-long

Zhong Tong

Geely

SAIC

JAC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HEV

PHEV

EV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商用车辆

客运车辆

本文重点关注如下国家或地区:

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

亚太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

南美市场(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

本文正文共11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按销量和按收入计)、行业发展机遇、挑战、趋势及政策

第2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地分布等。

第3章: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第4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地区规模

第5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 二手车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销售额

第9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第10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新能源汽车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11章:报告结论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的相关内容。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1、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打破纪录

2022年电动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呈指数级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达23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预计2023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5%,达到1400万辆,占汽车市场整体份额将增至18%。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销售集中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市场。其中,中国是领跑者,去年全球60%的电动汽车销售发生在中国,全球已售出的电动汽车一半以上在中国。此外,去年欧洲、美国电动汽车销售量分别增长15%和55%,印度、印度尼西亚电动汽车销售量增加两倍以上,泰国销量翻倍。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方案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

2、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动汽车政策正在推动电动汽车助力气候目标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将在2030年把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提高到50%。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将推动全球道路运输的石油需求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并排放约7亿吨二氧化碳。预计到2050年,电池制造业将满足电动汽车的净零排放需求。

3、随着竞争的加剧,更多实惠车型进入市场

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支出超过了425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50%;初创公司用于研发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了近21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30%;电池和关键矿物相关的投资也在增加。2022年,可供选择的电动汽车种类达到500种,是2018年的2倍多。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正在提供更实惠的车型,供消费者选择的电动汽车种类日益增加。但目前全球可选择的电动汽车车型数量仍然远低于市场上可选择的内燃机汽车种类。

4、随着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更多车型的电气化已成为焦点

道路运输的电气化不仅局限于汽车,两轮车/三轮车也是最重要的电气化市场。商用车的电气化程度也在增加,2022年全球电动轻型商用车的销量增长了90%,达到31万辆左右。中国除了电动汽车,在电动两轮/三轮车、电动公交车、电动卡车等方面的市场份额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两轮/三轮车是电动车,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卡车保有量在全球的占比均超过了95%。

5、电动汽车和电池在决策中占重要地位

电动汽车市场趋势正在对电池生产和供应链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全球已宣布的电池项目足以满足到2030年的电动汽车需求。不过电池和材料市场仍高度集中,2022年中国电池及材料出口占全球份额35%以上。

以上就是各国汽车2025年销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二手车。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各国汽车2025年销量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相关推荐
2025年汽车销量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5年汽车销量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2025-02-10 05:23:48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24)(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00-2024)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0年250万台攀升至2024年3000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2008年销量从700万增至1000万,2016年突破2000万,政策推动如金融危机后4万亿刺激和2015年棚改、货币化及放水释放市场潜力。人口出生率从1993年的2100万逐渐下滑至2003年的1600万,后在1600万左右波动,2016年二胎政策后回升

2025-02-11 04:03:08
2025年汽车销量对比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5年汽车销量对比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2025-02-12 08:51:28
2025年汽车数量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2025年汽车数量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5-01-27 22:34:07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5-02-12 22:34:29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1、总体市场: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出于自愿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很少,市场的作用力很小。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型市场转型,

2025-01-30 08:49:16
外企汽车2025年退出中国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外企汽车2025年退出中国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汽车电动化,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在三十几年前很难想象新能源汽车的产生,那个时候中国轿车不足5000辆,甚至不足一个外企汽车一天的产能。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最大的市场之一,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一、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当初,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一个理由是世界上石油不够用了,说的是最多还用40年。但是快过去20年

2025-02-09 11:43:44
2025年氢能智能汽车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2025年氢能智能汽车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博世展现氢能宏图值得中国氢能产业链警惕在氢能技术领域,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凭借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先发优势,一直是氢能技术的忠实拥趸。但是不仅日系车企,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同样在氢能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2030年的博世科技日上,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向媒体宣布,博世已经全面掌握了氢技术,并将同氢能产业共同发展。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模块成

2025-02-14 0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