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04:50:32 | 二手车
由于现在国家的情况比较难,汽车是拉动内需的支柱产业,而且还指望用汽车市场来拉拢欧盟的几个核心国家来支持中国打MYZ,所以之前盛传国家又要降低增值税来刺激市场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但在未来的国内汽车市场,低增长将会是常态,就算再降一次购置税刺激效果也不会很大,毕竟离上一次购置税减半才过去了不到两年。
频繁的打强心剂反而可能让市场产生耐药性,很多人将会像喝惯免费的施粥一样,默认增值税率就应该是7.5%或者5%,在10%税率期间干脆就持币观望“反正两年就降一回税,我不如再等一等看看”,所以最近增值税要降的谣言满天飞对新车市场的打击非常大,11月份大概率又将是同比下跌。汽车行业一般被归为消费行业,但作为典型的大额,可选消费品,其具备较强的周期属性。
中长期看,国内车市能否复苏甚至重回高速增长的轨道,有比较多的条件影响,一一讨论可能够写本书的了,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个人看法是目前的困境是一时的,从年销量上来讲,还会有上升的空间,但是增速会低于过去10年。 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大幅萎缩,对于汽车制造大国——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9月份数据显示,自主汽车销量增速暴跌17%,韩系汽车销量增暴跌11%,美系汽车暴跌22.7%,而德系汽车下跌6.7%,唯独日系汽车保持了正增长达到了3.9%。
汽车,这个中国最大单一非住房的内需产品,是中国吸引欧洲市场的最有力武器,正在触顶。这对于中国平衡国内外进出口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在贸易战的当口。
从这个角度讲,行业有起伏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是否是处于题主所说的“全球萎缩阶段”还不好说,我个人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跨度都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国内的情况,短期内,目前经济形势对居民可支配造成的实质影响是车市不振的主要因素。
如果四季度仍然保持两位数下滑,对于很多车企来说,都将面临价格和销量的取舍。特别是,对于大众合资和自主品牌而言,选择促销拉动销量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冬天才刚刚开始,传统汽车工业大洗牌正在悄然来临。新能源汽车呢?似乎是一枝独秀。今年1-9月累计批发61.3万辆,同比增长98%。但是,随着德国等新能源车在中国投资力度加大,淘汰赛也在悄然展开。
充电设施保有量持续上升,补贴幅度退坡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幅度的大规模退坡表明将迎来全行业大洗牌,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随着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的增加以及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完善,我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上升但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4.68%,较上一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了2025 年25%的电动车占比目标,2019 年渗透率4.68%离2025 年目标相差较大。
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遇到较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是汽车的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逐渐提高。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不怕死的天美汽车的相关内容。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当下是一个没有任何定数可言的时代。
潮起潮落间可以成为万人追捧的英雄,也可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那些曾经站在聚光灯下,挥斥方遒的新造车创始人,如今一半默然离场。造车新势力在经历1.0时代的大洗牌之后,目前局势日趋稳定。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合众、零跑为首的六家新势力车企也正式进入更加残酷的2.0争夺战,
当然其间不乏会偶尔出现一些“不怕死”的勇敢者,对于他们而言,资本、商业、造车依旧是充满无限期待和诱惑力。
不怕死的还有谁?
今早的邮箱里,莫名的出现了一份邮件,标题为《TA来了TA来了,TA带着“健康车生活”来了!》,虽然被定位为广告邮件,但“TA来了”还是吸引我打开邮件。
“7月18日,一场独一无二的车界“健康盛宴”即将震撼上演!本次的重量级主角当然是——它!”
“7月18日,天美ET5即将国内首发亮相并公布售价区间。”
如果不是邮件提醒,天美汽车这个全新汽车品牌近乎被我遗憾在某个角落里。
自4月天美首款车型正式命名为ET5后,这家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鲜有进展。而不疼不痒的发布公关稿件这种老套传播形式,似乎并无法激起对于这款车型的兴趣。
反倒是其背后创始人创维黄宏生的故事更为精彩。
正如我上述所说,这家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其实并不新。因为在天美汽车诞生之前,黄宏生已经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奋战了十年。
黄宏生曾于2010年12月成立开沃新能源汽车;如今的开沃新能源基本覆盖了从电动大巴、物流车、环卫车到各类城市公共商用车类型。
比起格力董明珠、恒大许家印,创维的黄宏生或许才是严格意义上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批跨界商人。
2016年黄宏生注册“SKYWELL”商标,中文译名开沃。而2019年11月成立的天美汽车英文名也刚好是"SKYWELL",近同创维的“Skyworth”,黄宏生刻意让开沃和天美都带上All is well的美好寓意。
可对于外界而言,这位已在家电业拼搏了半辈子的彩电“大王”跨界进入汽车领域,除了想要更多的资本之外,已步入花甲的“60后”造车新人似乎没有更多理由去坚持这项“永远无尽头的马拉松”。
备受外界质疑也成为了天美汽车未出师前的标签。
但其实,这样的质疑是有依据的。
作为国产彩电的龙头企业,我们想象中的创维本该是一个赚得盆满钵满的形象。可自2016年度创维以994万台的出货量位居国内彩电第一品牌,市场份额接近20%后,创维的营销数据一直“不在线”。
2017年,创维累计国内销售彩电数量仅为781万台,国内市场份额降至16.44%;2018年,创维迎来了上市以来最大的业绩溃败,2017-2018财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超过60%。
近日(6月15日),创维集团股价跌破2港元,并于6月17日停牌并发布公告,首次大额回购股票。创维拟斥资10.9984亿港元,以每股2.8港元的价格,回购并注销最多3.928亿股股份,占总股份约12.83%,将以现金支付。
这样节节败退的创维,完全反射出其产品力不足、品牌力得不到市场认可的现状。
可就在这样的困局中,黄宏生还是坚定的要走新能源汽车之路,天美汽车必须诞生。
如果预估无误,天美汽车是黄宏生第二次创业的核心。
有了开沃商用车作为前提保障,天美汽车的到来,无疑让黄宏生的新能源布局实现商用车、乘用车“两条腿”走路。
可问题来了,造车新势力市场加快优胜劣汰,已经进入竞争拉力的2.0时代,黄宏生的天美汽车并没有占据太多的优势,这样的“后发登场”,胜算多少呢?
新势力的2.0争夺战
在经历了一轮洗牌后,造车新势力迎来了近几年顺风顺水的时期。
蔚来前脚和6家银行谈拢104亿元的综合授信,后脚又被腾讯再次增持。
7月1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蔚来汽车获得腾讯控股的普通股股份持股增持,从15.1%提升16.3%,腾讯成为蔚来第二大股东。
不光是腾讯,被资本市场看好的还有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美团、小米的频频出手,让造车新势力市场大有兴兴向荣之势。
新势力市场似乎已经走到了旁人嘴里“优胜劣汰之后,能剩下的都是王者”的这个时代。
先来看一下蔚来早期发布的财报情况。
5月28日晚,蔚来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蔚来汽车总收入同比下降15.9%至13.72亿元;净亏损同比下降35.5%至16.918亿元,成为蔚来上市以来最低单季亏损。
1-6月蔚来销量为14,169辆,同比增长了87.9%,其中6月单月销量3,740辆,同比增长179.1%。在大型纯电SUV市场,蔚来成为了实现破万辆的品牌。肉眼可见的优势力量正在向蔚来倾倒,今年的李斌一定不会是最惨的人。
而理想汽车方面,提交IPO招股书,赴美上市已是板上钉钉。争气的理想ONE上半年累计销量为9,500辆,其中6月销量1,834辆。
作为一款2019年年底才正式批量交付的车型,理想ONE实现了行业内不可复制的好成绩,自主新造车企业半年销量排名第二。这样的理想汽车,难怪王兴总是不遗余力地表示着对于理想汽车的好感,“如果不出什么大意外,理想ONE应该会成为造车新势力里第一款交付超过10万辆的车型”。
目前造车新势力的向上趋势,连行业分析师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比如,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不仅上调蔚来目标股价,还预估了蔚来汽车到2022年的月销量将达到1万辆,实现营业利润收支平衡,将占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19%。
而理想方面,在正常的资本运营之外,更加看中L4级自动驾驶该如何从出行服务和物流服务切入市场,这与王兴的观点不谋而合。
如果理想汽车成功上市,曾承诺“三年内不会有其他产品迭代”的理想汽车也必然会在无人驾驶智能领域有更多的突破。 二手车
无疑在当下的新势力车企中,智能出行、智能车机、5G服务,成为了造车新势力步入2.0时代后最直观且最根本的生存之道。
黄宏生的冒险方式
或许正是因为当前第一阶梯的车企们好事不断,让天美汽车此时的入局显得略微尴尬。
无论开沃的销量和布局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具备哪些优势,但在乘用车市场,天美汽车依旧还是新人,它将会面临一系列用户问题:大家如何认识你,感知你,体验你,愿意花费近15万元的费用购买你,这些和商用车行业,家电行业完全没有可比性的问题正压向这个全新品牌。
但已经在开沃商用车上占足先机的黄宏生显然不会因为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放弃入局乘用车的机会。
对于天美汽车,黄宏生曾有过这样的解读,“我血液里还有一点冒险的基因,追求新的事业版图是我冒险的一种方式。新能源乘用车称是百年一遇的汽车行业喜马拉雅山,那天美汽车一定是振兴民族工业的一次全情投入。”
可即便黄宏生慷慨激昂的给天美汽车注入美好的憧憬,对于行业而言,天美汽车还是需要重走造车新势力初期之路,它需要产品力,需要渠道,需要营销,需要资金。
当然这一切,在黄宏生眼里都不是问题。
创维的渠道布局囊括全中国,从家电行业复制粘贴到汽车行业,这似乎已经轻车熟路。
但愿,这样的轻车熟路可以换来天美汽车的美好开局。
在黄宏生2019年对外披露的时间表里有一串惊人的数字,“到2025年,开沃汽车的收入要突破1200亿元,其中实现大客车、轻型客车、乘用车年产销量分别是3万辆、7万辆和5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00亿、200亿和500亿,此外零部件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00亿;天美汽车预计乘用车的产销量是50万辆,从2019年到2025年,要完成50万产销量、500亿收入。”
有人说,黄宏生该是疯了;有人说,黄宏生真是不懂汽车。
但对于一个64岁的企业家而言,疯狂一把又如何?
比起需要不断融资来补给的其他新势力,黄宏生的天美汽车似乎可以把钱放在其次,毕竟人家要做的是振兴民族工业,这个梦想和决心,不疯狂岂能做到。
文/james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二手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紧缺问题的加剧,汽车行业不断地探索新的能源替代方案。在这种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节能的交通工具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国内电动汽车制造的领先品牌,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车型。其中,EU5是北汽新能源的旗舰产品之一。该车采用了比亚迪提供
新能源汽车在华发展前景与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也体现着技术越来越先进。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的特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趋势智能联网的未来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什么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1、总体市场: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出于自愿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很少,市场的作用力很小。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型市场转型,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前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相当乐观。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各国政府也在政策层面给予了新能源汽车大
新能源二手车比以往值钱了!全年销量迅速爬坡“有计划买纯电动车吗?”“想买。现阶段充电条件都可以了,但一想到卖出去不值钱,心就有点慌。”这是记者与一位购车者的真实对话。当前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持币观望”,其中一个原因是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低,卖不起高价。2020年已过2/3,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持续走高,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当前新能源二手车的残值情况也在向好。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国内
全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有渠道可以了解吗?世界发达国家新材料发展的战略都把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需求较大,以及工业设备领域,分别占据24%和26%的需求量;而国内的复合材料目前主要集中于建筑与结构领域,作为主力的交通运输及工业设备领域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国内高
5万到10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广,政府部门也在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在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中,5万到1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有不断增长。本文将就5万到10万元之间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一、市场现状目前市面上5万到10万元之间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数集中在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两种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5-02-01 05:03:46
2025-01-31 14:57:13
2024-06-24 21:47:16
2024-06-20 19:24:21
2024-06-19 13:12:29
2024-11-19 03: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