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01:01:36 | 二手车
蓝色吉利的梦想
2015年,李书福宣布发起“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核心目标是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 汽车 销量将占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和油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为35%。
这个计划可以称得上是雄心壮志,但绝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觉得属于是异想天开,结果证明,李书福真的想多了,现实就是现实,梦想也就成了做梦。
2020年,吉利连续四年蝉联国产 汽车 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年度累计销量达132万辆,但在新能源领域,所有杂七杂八能算上的产品,总销量只有6.8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比仅5.2%,还不到计划的一个零头。
2021年,吉利继续蝉联国产 汽车 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销量基本没变,仍是132万辆,新能源领域相比上年有明显提升,总销量达到10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比提高到7.5%,但距离梦想依旧遥远。
2021年,国内新能源品牌一哥——比亚迪,年度累计销量虽然仅有73万辆,但新能源领域总销量超58万辆,位居国内市场第一,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73%,而且占比率还在不断攀升,12月单月占比接近90%,可以说燃油车对比亚迪已经聊胜于无了。年度爆款五菱依靠minEVi的超低价格取得43万辆的优异成绩。特斯拉则位列第三,年度销量为32万辆。就连小鹏、蔚来、理想3家造车新势力代表年度销量都超过9万辆,吉利的梦到底何时才能醒呢?
几何——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
吉利电动化才启动时,采取了传统车企最常规的手段,“油改电”,通过魔改帝豪,推出了各种EV款,但最后大部分都卖给旗下的曹操出行,真正销往市场的占比不高。
为了扭转新能源车型品牌形象过低的状况,2019年吉利高调宣布要打造“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推出了新品牌——几何。等到新车型终于亮相,大家才发现,这依旧是台帝豪的套壳车,短暂的闪光后,几何迅速边缘化,月销量仅在千辆徘徊,单车售价甚至跌破10万。
虽然吉利高管依旧在官方场合力挺几何,但大家都知道,几何即将和吉利创造的很多子品牌一样,淹没在茫茫市场之中,最终只会在“百度百科”的“几何”条目留下一丝痕迹。吉利的“最好”到底好在哪?已无人得知......
极星——迷失的“高端”
特斯拉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不得不面对的强敌,作为开创时代的品牌,无数造车人将特斯拉作为竞争对手,甚至到不提特斯拉都算不上新能源车企的地步。为了直面特斯拉,吉利从沃尔沃的杂物间里翻出了“极星”。
2017年,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宣布将极星打造成全新的电动高性能 汽车 品牌,总部设立在瑞典,生产基地设在成都和台州,产品研发位于瑞典和英国,面向全球发售,主要竞争对手就是特斯拉。
截止2021年末,极星总共推出1款车型Polestar 1(极星1,混合动力)和Polestar 2(极星2,纯电),其中极星1售价高达145万元,极星2 相对便宜,售价25-40万元。吉利希望通过模仿特斯拉的战略,先推出高端款建立口碑,再推出平价款扩大市场。
但结果如何呢?2021年,极星年度销量为2.9万辆,主要销量靠极星2(极星1为限量款)。表面上看,2021年销量较上年度增长了185%,销售市场从10个扩展到19个,但同时国内市场却出现大量6折甩卖的崭新二手车,可见批发端和零售端的数据水分还是很大,“高端”的极星到底卖给了谁?
再看看竞争对手特斯拉,极星的全球销量只相当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一个零头,可以说极星的战略已经基本失败了,而花重金打造的成都标杆工厂,由于销量过低,整体运营已陷入僵局。
另外,极星内部人事变动也颇为频繁,可以认为是为市场破局考虑,但也可以看出整体战略缺乏规划,更像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
虽然极星销量如此糟糕,但这依旧没有阻挡其上市的步伐。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吉利计划将其推向美股市场,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宣称公司估值超200亿美元,该品牌能否走得长远,还需拭目以待。
路特斯——下一个“极星”?
极星的失败让吉利意识到,国内市场经过反复洗礼,客户已经有一定的免疫性了。以前那种随便找一个外国品牌包装一下,就能引发购买热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必须要选择一个有真正 历史 的外国品牌,才可能在国内打开市场,于是数次倒手的Lotus进入吉利的视线。
作为老牌跑车品牌,Lotus在 汽车 圈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虽然相比与法拉利、保时捷等跑车品牌,略显小众,但 汽车 品牌的名声积累是非常难得的。
2017年,吉利通过收购马来西亚宝腾 汽车 取得Lotus品牌控制权。2018年,吉利宣布,要让这个濒临破产的老品牌焕发新春,将其全球总部迁入中国,实现全面电动化,打造高端电动 汽车 品牌,项目地点就选在了号称中国车都、东方底特律的武汉,因为“莲花”已被占用,取名按照音译为“路特斯”。
转眼4年过去了,武汉的路特斯工厂仍然没有实现投产,第一款车型预计要到2022年2-3季度才能正式下线,售价预计超过120万元。
从路特斯身上不难看出极星的影子,只不过路特斯的上市启动更早,车还没有量产下线,上市工作以及筹备的七七八八了。
再看看隔壁新建的小鹏武汉工厂,2022年3季度也将正式下线第一台车,工厂建设周期只有12个月。
为什么路特斯的造车周期这么长?高端工艺也许只是一方面。据悉,吉利通过在武汉投资路特斯等项目,取得地方政府超100亿资金支持,这么庞大的资金到底流向了何处?也许只有李书福自己才知道。尽可能推迟产品问世,也许只是为了尽量拖延兑现承诺的时间而已,这已经不是吉利第一次利用投资撬动地方政府资金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天地一体化,这个饼要画多大?
2021年,李书福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马斯克天天发火箭、卫星的刺激,也决定开始搞卫星,以个人名义投资了时空道宇,造商业卫星,并提出打造“天地一体化”。天上的卫星开始造了,地上只有车显然是不够的。为了充分利用未来可能的卫星通信能力,李书福又以个人名义投资了星纪时代,打造包括手机、AR眼镜在内的移动智能终端,并宣称是Pre6G技术。通过从各大手机厂商重金挖人,算是搭建了一套可以运转的班子,毕竟造手机比造 汽车 、造卫星还是简单很多,尤其是采取委托代工的情况下。
虽然这些产业都只是刚刚起步,但上市的老传统不能丢,还得继续提高效率,只能说吉利的资本运作手段更加炉火纯青了。
最近又听说星纪时代计划收购魅族,一方面是为了直接取得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一方面是为了利用Flyme优化目前问题颇多的吉利系车机系统。
李书福商业帝国
曾经,李书福放出豪言,“ 汽车 就是四个轮子加个沙发”,30年的努力,他让吉利走到了国产 汽车 品牌的冠军宝座。通过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吉利实现“蛇吞象”,收购了北欧的沃尔沃,得到了较多的技术补充,整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通过这次收购,李书福也尝到了甜头,于是资本运作成为了吉利近几年发展的主旋律。可以说,现在的吉利是50%精力玩资本、40%精力做营销、10%精力造产品。买买买和上市套现成为了李书福产业帝国扩张的重要手段和终极目标,极星要上市、路特斯要上市、星纪时代要上市、时空道宇要上市、极氪要上市,吉利自己也想上市,不过最后审批通过,又自己撤回了。
李书福的商业帝国到底能扩展到什么地方?到底能撑到什么时候?没有人知道。很多人都说看不懂李书福现在想干啥,我觉得他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毕竟,能赚到钱,手段并不重要,神秘感也许才是李书福最大的依仗。
电动化时代何时会到来?
很多人都说电动化时代已经来临,但我个人认为电动化时代觉不是现在,甚至也不能确定10年内是否能够到来。电动化时代开端的标志只有一个,那就是“可控核聚变在实验室中可连续稳定运行”,这里的“连续稳定运行”指无外部冲击或原料不足的影响可一直运行下去。
而电动化时代真正开始需要2个前提:一是可控核聚变商用化、小型化;二是电池材料革新,充电效率和容量损耗可接受,且成本、风险可控,比如充电1分钟行使100km,每5年损耗率不超过10%,不会过热爆炸。 二手车
另外,电动化 智能化,目前电动车算力已经和手机性能一样过剩,无法实现无人驾驶的原因不在于电动车的计算能力,而是路况的不可控性,任何优秀的算法对目前复杂的路况都是无力的,只有路况可控,才可能实现无人驾驶,这就是为什么禁止人员和外部车辆进入的港口可以实现L4级无人驾驶,而上路的电动车只能一直徘徊在L2-L3之间。
(以上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所有观点均为个人见解,不带有任何利益引导行为)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大学车辆工程的导师简介的相关内容。
冯培恩,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本科,1985年获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在国内率先开始工程机械CAD的研究。从事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优化方法学的新方向。首先提出以全系统、全性能和全寿命周期优化为目标的广义优化设计理论,方案智能生成和柔性优化方法、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协同优化技术、基于区间分析的系列化设计方法等;建立原理解特征模型和智能概念设计目录,提出基于基因工程的概念设计策略。开展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技术的研究,首创集工况监测与故障查找、节能控制、远程无线遥控和局部自主智能操纵于一体的液压挖掘机器人。在国内外正式发表200余篇论文,出版一本德文专著、多本中文著作及译著。研究成果先后荣获10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或荣誉。现兼任联邦德国工程师协会会员,英国《Engineering Design》编委,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挖掘机械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CAD学会副理事长,中德合作《工程设计》主编,《中国机械工程》编委会副主任等职。还兼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和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俞小莉,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与浙江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08留校任教。1995.07-1996.01日本北海道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6.04-1997.03香港理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车辆工程中的热、机疲劳可靠性、车辆热管理、车用动力能源多元化等。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军工项目、省部级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等近4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第2)、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在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军品配套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重大横向项目)等。 现任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机学会常务理事、能源与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科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高级会员、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郝志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资助),德国汉诺威大学访问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天津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与发动机NVH和CAE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7年最早在国内开设了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生课程,1996年在国内最早开创了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及热力发动机噪声控制研究博士生培养方向,已培养研究生70多人,多年一致致力于打造我国发动机自主开发品牌(ANVL)。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先后完成了数十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10多项,有七项研究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作为负责人完成的科研项目“内燃机气缸压力无孔测量系统”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动力机械装置振动主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先后获得天津市发明金奖、国际发明展银奖以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动力轴系扭振实验台”获得天津市优秀发明奖和全国发明展金奖以及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内燃机声振信号测量及其对工作过程识别的研究”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03),“阶梯轴系扭振弹性波主动控制的研究”和“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危害及其控制的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热机结构动力学系统与热力学系统的耦合性能影响研究”,“柴油机等强度轻型化设计开发”,“汽车低噪声轻量化设计研究”以及“镁质车体前端NVH性能设计与开发”等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EI、SCI检索70多篇。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参加完成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曾荣获光华科技奖、容闳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青年科技奖、通用汽车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和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研究方向:汽车与发动机振动噪声控制、汽车与发动机轻量化设计、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发动机整机设计开发、汽车与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设计、发动机橡胶液压悬置设计等;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消息来源:浙江大学汽车与发动机振动噪声实验室网站)。
周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从事车辆工程、振冲噪控制与信号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无损检测、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测试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机器视觉及可视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系统开发工作。承担或完成了与此相关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应用项目。其间取得了包括基本理论与方法,新技术与软、硬件应用系统在内的较为系统的成果;据国际联机查新检索鉴定认为部分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所开发的一些具有先进水平或填补空白的应用系统,已服务于国防、航空、汽车等工业领域。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无损检测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制造自动化与光机电一体化、检测、信息处理与质量保证、车辆检测、试验与控制、车辆制造过程自动化、车辆虚拟仪器、虚拟测试与仿真。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消息来源:浙江大学机能学院网站)
宋小文,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车辆工程专业)。1989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计算几何与图形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留校任教于浙江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1.11~2003.2 美国 Brigham Yang University 计算机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讲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双语)”、“机械产品数字化建模”。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市级项目、企业横向合作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1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曾荣获浙江大学奖教金、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担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2010-201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计分会全国模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与模具分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工作研究领域——设计理论与方法: --产品建模及设计规划; --创新设计理论; --基于模拟的分析及优化设计技术; --图形图像信息处理与分析。 车辆工程: --车身数字化设计与空气动力学分析优化; --底盘系统数字化设计与性能分析优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模具现代设计方法; --模具性能仿真及分析优化。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胡树根,男,教授,毕业与浙江大学。先后从事与制造业信息化项目、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计算机辅助测控技术、基于数值模拟的成型工艺参数智能设计、计算机辅助排样优化系统、计算机辅助模具报价分析、汽车零部件设计、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车轮随即侧滑仿真分析及悬架参数优化、EPS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汽车转向技术。车辆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汽车模具设计分析与制造、汽车现代制造技术。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许沧粟,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内容:柴油机喷雾雾化、激光点火机理研究、汽车电子等。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212室,现带的研究生有周旋、胡洋洋、王洪涛、刘阳训、钟安昊。
熊树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注册机动车鉴定评估师,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199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97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的车用及多元化利用。现为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沼气学会会员,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杭州市汽车仲裁院仲裁员,江西省涡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曾到阿根廷、墨西哥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国防军工项目以及企业的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氢燃料发动机、CNG、LPG、沼气、煤气等气体燃料发动机及汽车、柴油车的颗粒捕集再生装置、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涡旋机械、新型发动机等,还开发了机动车检测测试系统。在国家一级刊物或国际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十多篇,申请专利近40项,其中发明专利三十多项,获省部级和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各一项。先后担任《汽车构造》、《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电子应用》、《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性能与评价》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指导《汽车认知实习》和《汽车驾驶实习》,是劳动部“二手车鉴定估价师”、“汽车碰撞估损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培训讲师,现为《内燃机学报》特邀编委,国际氢能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兵工学报》评委,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获浙江省高校第五届教学大赛优秀奖,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第三届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08年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10年能源系教学竞赛二等奖,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曾任台州市科技局局长助理,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现挂职浙江省龙泉市,任龙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研究领域: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消息来源:浙江大学个人主页)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朱绍鹏,女,副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系,2006年3月在日本千叶大学电子机械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3月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系统设计与管理专业获系统工程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研究方向: 1.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匹配及控制。 2.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创新。 3.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模型驱动开发与控制系统设计》、《系统论》、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奖励荣誉:1.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2. 浙江大学2011-2012学年优秀班主任,2012。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李道飞,男,副教授。1999年9月-2003年7月:于 吉林工业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攻读 车辆工程专业 本科学位;2003年9月-2008年6月:于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攻读 车辆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2010年7月:助理研究员,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7月-2015年12月:助理研究员;2016年1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期间:2011年8月-2011年11月:访问学者,University of Missouri;2014年-2016年:Visiting Schola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研究方向:1、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2、智能车辆、自主/半自主驾驶 3、新能源汽车及其控制系统 - 气动-内燃混合动力 - 电动车辆。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吉利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有哪些,吉利MPV介绍吉利是中国众多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司之一。老大哥老品牌之一,我有信心,自从能源电动车行业发展以来,吉利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电动车。今天我们来介绍一款混合动力汽车吉利MPV!吉利MPV简介:外观含纤作为吉利旗下首款MPV车型,其筹备工作从2014年开始。为了进军MPV市场,吉利成立谈碰仿了MPVRD部门,负责产品研发,除了走中档MPV路线,在2017年吉利MP
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020帝豪GSe帝豪GSe是一款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售价在10.98-15.98万元之间。它共有6款配置车型可供选择,其中600尊尚车型搭载最大功率为130kW(177PS)和最大扭矩为270nm的驱动电机,容量为61.9kWh的动力电池组,电池组密度为182.44Wh/kg,工信部续航里程为450km。而500系列车型则搭载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20kW(16
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中国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也加入了新能源汽车的行列。以下是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价格列表:1.吉利远景X5-基础版:12.98万元-豪华版:13.98万元2.吉利博越ME7-标准版:15.18万元-旗舰版:17.78万元3.吉利帝豪EV
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型推荐今天,边肖汽车向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吉利新能源电动车,那么吉利新能源电动车呢?新能源汽车中,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很不错,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也受到广大用户朋友的喜欢和欢迎。下面汽车边肖将耐心简要地向朋友们介绍吉利新能源电动车,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车型推荐:吉利帝豪GSEV吉利GSEV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440mm/1833mm/1560mm,轴距为2700m
长安CS75PLUS、吉利星越L和吉利银河L7,怎么选如果你手握十多万元的购车预算,并且想要一款空间大、颜值高、配置丰富还能够兼顾更多地形的车辆,那么自主紧凑型SUV似乎是个很不错的打算,自主品牌的产品在车辆的设计以及性能方面,要比同级别的合资车型要强上很多,在车身尺寸方面也占据着一定优势,这其中长安CS75PLUS、吉利星越L和在最近刚刚上市的吉利银河L7,便是这一细分市场之
吉利熊猫纯电动汽车怎么样?吉利熊猫纯电动汽车是一款价格实惠的电动车型,售价为7600元。车身尺寸方面,长为3600mm,宽为1600mm,高为1500mm,可以容纳4名乘客。前轮距和后轮距均为1500mm,最小离地间隙为160mm,具有较好的驻车能力,能够轻松应对不同路况。该车型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0m,最高车速为60km/h,整车重量为850kg。在充电方面,新车一次充电最大续航里程为180
吉利嘉际混动怎么样,好不好吉利嘉际混动版:1、嘉际这款车从外观上看还是不错的,这几年国产车的外形设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吉利在这方面就做的不错。嘉际的外形方面设计的非常年轻化,吉利家族化的水滴涟漪造型在嘉际身上有了新的改变,感觉更加大方了一点,线条也很凌厉,显得非常运动化和年轻化,能够满足当下年轻家庭审美的需求;2、而且嘉际这款车是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二胎家庭打造,因此空间方面
实测亏电3.5个油!吉利这款混动车,要做15万内卷王?近一年,国产混动技术呈井喷之势,风头甚至盖住了纯电动车。其中以吉利雷神智擎Hi·X、比亚迪DM-i、长城柠檬混动DHT动作最快,自然成了网友茶余饭后讨论对比的焦点。这回,电哥终于在道路实测了帝豪L雷神Hi·X,可以把大伙儿最关心的问题一次说清楚了。下面,我们就以实际能耗、动态表现入手,对帝豪L雷神Hi·
2024-02-13 07:52:05
2025-01-01 02:50:28
2024-12-31 11:52:53
2024-12-31 21:58:09
2024-04-22 21:47:50
2024-12-12 0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