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0 02:17:36 | 二手车
还有几小时,我们就要告别2019年,迎来2020年。
这一年,汽车圈上演了很多“告别”一刻。
这一年,原神龙汽车董事长安铁成当初应该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与他的车企生涯告别。
这一年,在菲克集团打拼超过10年,曾经的菲克“女王”郑杰,转身离开汽车界,成为华住“船长”郑洁。
这一年,一代“神车”夏利即将告别A股。
这一年,一系列情怀车型被迫停产,甲壳虫传承不再。
这一年,一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也打了个趔趄,告别野蛮生长。
……
如果说“新四化”是汽车的光明未来,那么现在无疑是抢占入场券的前夜。告别了车市的“明媚时代”,这个前夜寒风凌冽。销量连续下行成为2019年的主旋律。也是在这一年,在市场上打得头破血流的汽车巨头,开始抱团取暖,组建各自的朋友圈。
告别2019,车市留下这几个值得回味的瞬间。
市场
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告别高增长
“冬天已经到了!”在2019中国汽车产业峰会上,在谈到新能源车市时,小鹏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小鹏发出如此感叹。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市仍在高歌猛进。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车今年1月-5月的销量一直处于同比正增长,6月份达到15.2万辆的顶峰。到7月,销量突然“腰斩”。
原因众所周知,补贴退坡的影响“功不可没”。
就如同国足一直被喊限薪,一直用补贴“鼓励”消费者购车的市场培育政策,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如果说足协发布的“限薪令”有点被迫的味道,那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则是早已确定的事实。
仍在培育期的新能源车市场,如同被大人搀扶的小孩,虽然放手后会走得慢些,但终能学会自己走路。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政策单轮驱动转变为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12月27日,比亚迪方面向我们表示。
自己学走路,不免跌跌撞撞。
2019年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一下来了个销量“五连跌”,众多新能源车企遭遇阵痛。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大降43.7%。这已经是今年6月补贴退坡之后,自7月份以来的“五连跌”,与从1月份的152.6%的同比增速相比,反差巨大。
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向我们表示,过去新能源车很多销量,其实都被主机厂通过投入共享出行等方式来带动。“现在的新能源车销量虽然降了下来,但更接近于消费者真实需求,过去的数据是‘伪数据’。”
对于刚起步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更是痛苦不已。
“明年对合众来说压力山大,唯有拼死而战、向死而生。”2019广州车展期间,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总裁张勇向我们谈起新能源车现状时,用生存之战来形容。
股价缩水、融资不顺,经历太多的风雨与波折,蔚来创始人李斌甚至被媒体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
补贴退坡背后,还有外资品牌的虎视眈眈。
不仅是特斯拉。如果说过去几年,外资车企的动作慢了一些,那么今年以来,丰田、大众、本田、奔驰、宝马……几乎所有各大外资车企最新电动车隆重登场,正面厮杀已再所难免。
车型
再见,神车“夏利”,再见,情怀
2019年,告别的还有许多人的情怀。
“我们自己生产轿车,华夏得利,中国人得利,就叫它夏利吧!”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说道。
对于夏利名字的来历,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彼时,是1986年,在天津夏利工厂的车间里,第一台红色两缸小轿车下线。
不做“大哥”好多年的夏利,在2019年还是被不断刷屏。
曾经是连续18年全国销量冠军,首辆出口美国的国产车,夏利过去的名气之大,有国民“神车”的美誉,与桑塔纳、捷达与富康这“老三样”并称“四大金刚”。
国民“神车”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据说,“老炮儿”冯小刚就是开着夏利追到的徐帆。赵本山出道后,买的第一辆汽车就是夏利。
更不用说老百姓,10万块的车价,虽然在当时也不便宜,但总比大众桑塔纳、捷达容易够得着。彼时,夏利就像一种身份象征,一种情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也以买得到夏利为荣。
然而12月23日,一汽夏利连发14款公告,宣告其与中铁物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获得董事会及监事会批准。这意味着,过去数年已经不再生产新车,一直靠“卖卖卖”保壳续命的一汽夏利,终于宣告将告别A股,不复存在。
如果说夏利的彻底退出,让过去几代中国人向过去的情怀说了声再见,那么甲壳虫的停产,更让全球粉丝叹息不已。
墨西哥当地时间7月1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车型在墨西哥Puebla工厂下线,这标志着经历过81年生产、历经三代设计的甲壳虫车型将正式停产。
81年里,甲壳虫创下了超过2150万辆的总销量,它的经典成为一种情怀的象征。
然而,当产品力终究止不住销量下滑,徒留情怀也不能阻止停产发生。
在市场的“寒冬”里,也让不少车企为“五斗米折腰”,向情怀车型告别。
在2019法兰克福车展上,一众媒体成了见证人。基于FAAR前驱平台打造宝马全新一代1系正式发布。这不仅代表了宝马1系就此告别后驱,也宣布了车坛中后驱“小钢炮”车型正式绝种。
典型的例子还有素以特立独行为荣的马自达。
成都车展正式开始预售全新马自达3昂克赛拉,结果只销售三厢Sedan车型,经典的两厢版本缺席国内市场。以销量为导向,厂家当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只是一众马自达迷们,自从在市场上又少了一款有个性化标签的车型。
还有锐志和皇冠的停产,前者意味着市场上再无普通品牌V6发动机后驱中型轿车,后者则代表30万级别的后驱中大型轿车只剩下红旗H7和起亚斯汀格。
没有技术、不注重研发,再经典、再有情怀的车型也终将老去。车市“寒冬”里,那些有技术情结的车企,亦无可避免地向主导销量的大众化市场低头。
车企
告别传统产业结构,告别单打独斗
“不知该怎么办?”28岁的汽车传统研发工程师徐海东(化名)才工作不到3年,在这最应该奋斗的年纪,却陷入了迷茫。“公司业绩越来越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裁员倒闭。想跳槽却没有门路,基本只招更资深的工程师,或者是电动化数字化岗位。”
2015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徐海东加入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原本想着3年跳槽工资翻倍,前途可期,谁知原来炙手可热的传统汽车工程师,如今却无门可入。
徐海东的迷惘现状,只是汽车产业结构性失调的一个缩影。
“新四化”无疑是汽车行业光明的未来,但在变革的浪潮下,汽车人才需求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春天”到来之前,裁员潮率先扑面而来。
2019年尾声,全球范围内的车企裁员风波渐入高潮。在过去两个月里,奥迪宣布2025年前将裁员9500人,戴姆勒宣布未来两年裁员至少1万人。此前,包括宝马、通用、日产等国际一线车企均发布裁员计划。 二手车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球头部车企至少已宣布裁员10万人。
车企掀起“潮员潮”,是削减成本;另一面,则是增加智电化的研发预算,以及对电气化等科技人才的需求。
于是在车市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景观:车企一边在裁员,一边也在招聘;一边在市场中拼杀,另一边也在抱团取暖。
2019年10月31日,汽车业界突然曝出一个大新闻:FCA与PSA宣布合并。直到12月双方正式确认合并,从此诞生了一个年销量达870万辆的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
就在海外汽车巨头联姻之际,国内两大车企巨头——上汽与广汽集团也在12月突然宣布“牵手”。
据位参会人士讲述:“陈虹和曾庆洪面对面,不像竞争对手,倒像老朋友,好久没见上汽和广汽两大掌门人这么开怀。”
上汽、广汽联姻是两大汽车集团的首次合作。作为中国市场头部企业,这样的一次深化合作更像是一种“汽车新四化走向抱团时代”的行业信号。
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报团取暖,在面对“新四化”这个吞金巨兽面前,没有车企能够独善其身。
可以预见,单打独斗已成为过去时,抱团探索、联盟对抗将成为新的汽车竞争格局。
人物
车市寒冬里转身的汽车人
12月30日,在2019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司局负责人系列吹风会上,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胡剑萍表示,预计全年中国新车销量可能达到2600万辆,同比下降7%-8%。
这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在快速普及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
2019年,国内有两位知名汽车人以不同的方式转身离场,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汽车市场也在经历寒冬。也是在这一年,在中国汽车行业有名的“铿锵玫瑰”郑杰进入克莱斯勒。
2008年到2018年,从938万辆增长到2808.1万辆,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是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不过对于郑杰而言,当时她面对的还是一个负债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濒临破产母公司。如同她自己所言:“这个公司差到不能再差了,还能怎么差呢?”
2010年,克莱斯勒在中国的销量只有2万辆。
选择留下来的郑杰,很快就展露出她对中国车市的深刻理解与执行力。在郑杰主导期间,Jeep品牌终于实现国产化,并迎来了新的高峰——2016年,广汽菲克达到了18万台销量;2017年,广汽菲克实现销量22.2万辆。2018年,Jeep品牌在华累计用户突破百万辆。
甚而,作为首位跻身全球汽车集团最高管理层的中国女高管郑杰,也在今年3月离开了汽车界,转投酒店业。
另一位汽车人,安铁成的汽车领域履历比郑杰要更厚。
曾在一汽集团从业33年的安铁成,期间最大的成就,莫过于2005-2013年期间内,主导一汽-大众把产销规模从25万台提升到130万台级别。
再加上他在合资、自主都干过的资历,安铁成在2017年6月“空降”神龙汽车,一时间被媒体冠以“神龙救世主”、“救火队长”之名。
然而2年后,安铁成还没能证明自己,就被调任中汽中心。神龙给他的时间,只有两年多。
如果再给半年时间,安铁成能否为神龙力挽狂澜?郑杰能否为广菲克带来转机?可惜没有如果。在车市寒冬中,留给每个人回旋的时间都不多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原创 作为年销超千万辆的全球最大车企之一, 丰田 是汽车业的头号霸主,近期将会有 皇冠 Sedan、 凯美瑞 、 埃尔法 、 普拉多 、bZ3等数款重磅新车陆续亮相或上市,涵盖了轿车、跑车、SUV和MPV,包括燃油、混动、插混和纯电动产品。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丰田 旗下的绝大部分重磅新品,未来都会通过国产或进口的方式销售,届时可能出现由 皇冠 家族、bZ家族、 世纪 家族等系列车型构成的庞大产品线。
皇冠 SportCross在11月15日国内首发,该车在海外被称为“ 皇冠 Crossover”,是一款融入了跨界设计理念的产品,主打中型跨界车市场,将以进口车的身份通过 一汽 丰田 渠道网络销售,预计会在2023年初正式上市,售价可能在40万元左右。
同时, 一汽 丰田 还宣布将打造独立销售渠道网络,2022年底推出12家“ 皇冠 独立展厅”,2025年增至40家,基本实现一二线城市的全覆盖。此外,全新 皇冠 还将加速推进现有4S店升级到第三代店铺,为更多用户带去高品质的专享、专属服务。
外观设计方面,新车前脸拥有倒梯形进气格栅,细长的头灯造型,内部拥有四组LED光源,同时还有贯穿式LED光源,具有极强的辨识度,同时还能看到车身采用了双色涂装,拥有黑色的发动机盖和红色的车身,充满个性。
车身尺寸方面, 皇冠 SportCross长/宽/高分别为4930/1840/1540毫米,轴距2850毫米,长度和轴距介于 凯美瑞 和 亚洲龙 之间。
车身设计方面,能明显看到新车融入四门轿跑车元素的侧面造型,以及融入SUV元素的底盘离地高度和裸露在外的轮眉造型,整体呈现出了一种与 雪铁龙 凡尔赛C5 X 相似的观感,满足了当前中国和美国等市场消费者喜爱SUV的偏好。
内饰设计方面,新车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感和豪华感,其中最典型的变化是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双联屏设计,拥有全液晶仪表盘和12.3英寸中央触控屏设计,车机系统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功能,还拥有4G Wi-Fi 功能,同时还会拥有Toyota Safety Sense 3.0系统。
动力系统方面,新车在海外将提供两种混动系统,分别是2.5L混动系统,功率249马力,采用e-CVT变速箱,以及2.4T混动系统,功率350马力,采用6挡自动变速箱。预计2.4T混动系统将会引入国内,并作为主力出现。
皇冠 Sedan预计会在2023年亮相,未来也许会成为第16代 皇冠 中最具认同感的产品,该车仍旧采用了传统的三厢车造型,不过与时俱进的融入了轿跑车元素,与尾厢融为一体的C柱设计具有极强的运动感,应该也是一款标准的中大型车,将会继续在 一汽 丰田 的 皇冠 网络销售。
皇冠 Sedan与 丰田 Mirai 氢燃料电池车有着非常相似的车身比例
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930/1840/1540毫米,轴距2850毫米,相较于海外第十五代车型,长宽高分别增加20/40/85毫米,轴距减少了70毫米,预计将会基于GA-L平台打造,未来可能还会推出2.4T混动甚至氢燃料电池版车型。
皇冠 Sport将会在2023年亮相,采用了 丰田 最新家族式设计理念打造的产品,虽然官方将其称为中型SUV,但是感觉车身尺寸可能会与 RAV4荣放 相当,预计也会主打2.4T混动和2.5L混动系统。
外观设计方面,可以看到前脸拥有最新的C型头灯设计,并且还有细长的中央进气格栅,以及底部的巨大梯形前杠,后视镜采用了安置在车门上的设计,没有采用当前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该车预计也会基于前置前驱平台打造,将会提供四驱版车型。
皇冠ESTATE 预计会在2023年亮相,感觉应该拥有与 汉兰达 相近的车身尺寸,前脸设计具有极强的辨识度,除了家族惯用的C型头灯设计外,还有非常独特的,看起来是直接在前杠上开孔的进气格栅设计。
皇冠ESTATE 预计将会基于前置前驱平台打造,提供四驱版车型,可能就像引入国内的 皇冠 SportCross一样,未来如果也进口到国内的话,可能也会主打2.4T混动系统,同时该车也可能会搭载2.5L混动系统。
一汽丰田bZ3 将于2023年1月上旬开启预售,并于2023年2月28日正式上市。作为<a class="hidden" href="http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德国日本制造跌落神坛中国将成下个汽车强国是真的吗?的相关内容。
汽车制造要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连最强劲的老牌汽车工业大国德国和日本都卷入“造假门”,相继走下神坛。神话虽然破灭,但还不至于撼动德日车企的江湖地位,其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质量、管理以及品牌等方面仍然处于一流水平。近几年,丰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在全球车企销量冠军宝座轮流坐庄,实力可见一斑。
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新车产销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距离汽车强国尚有一段距离,至今尚未出现一家像丰田、大众这样年销量上千万辆的国际车企巨头。目前,自主车企正借助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拾阶而上,不断提升技术和质量,并加快朝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方面努力,寄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2015年9月,德国大众爆发震惊业界的汽车尾气造假丑闻。美国监管部门指认大众汽车销售的部分汽车存在尾气排放“造假”, 大众汽车在部分车型柴油车安装了“失效保护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大众当时承认涉嫌搭载“失效保护器”的柴油车达到1100万辆,大众集团时任CEO马丁·文德恩为此向消费者致歉并迅速引咎辞职。但是,这挽不回德国制造神话破灭的后果。大众汽车也为自己的造假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中在美国面临180亿美元的罚款总额。至今,德国大众造假门的余波未了。
不仅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也不太平。近日,日本第三大钢铁生产企业、“百年老店” 神户制钢集团(下称“神钢”)造假风波愈演愈烈。神钢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博10月12日公开面向公众致歉,承认篡改铝制品强度、尺寸数据。目前,这一造假丑闻在发酵中。根据央视网最新消息,神钢20日又承认,集团下属的多家子公司、一线工厂都存在篡改、瞒报、捏造质检数据的情况。神钢当天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表公报,承认子公司“神户制钢铜管公司”篡改了一种拥有JIS,也就是“日本工业标准”标识的无缝铜管的检测证明书数据。日本品质保证机构已就此展开调查并在20日指出,“神户制钢铜管公司”在去年9月前发货的产品中“可能存在不满足JIS”的产品。一旦确认,相关产品将可能被取消JIS认证。
随着调查的展开,目前已确认神钢存在篡改数据问题的产品达十多种,大约500家企业受牵连。汽车行业已有丰田、斯巴鲁、马自达、本田、日产等企业承认使用了神钢金属强度数据造假的材料。日本三菱汽车目前正在自查中。
受影响最大的是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从最入门的CT车型直到LS旗舰车型基本都被确定使用了神钢问题材料,此外,丰田品牌旗下的普锐斯、皇冠等车型也被卷入其中。
记者10月23日从丰田中国独家获悉的最新消息是,丰田汽车公司针对神制10月8日公布的涉嫌篡改数据的“铝板”对车辆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经确认,对象铝板(包括通过供应商购入的材料)使用于部分车辆的发动机舱盖、背门等位置。
针对该铝板,丰田根据神钢提供的最近3年保存的数据,以偏离丰田规格最大的数值为基准,对铝板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行了验证。最终确认在车辆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方面,均可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丰田标准的要求。
不过,丰田方面也指出,由于此次问题涉及多种材料,所以目前还无法全部判明。现在,丰田正在加紧确认铜管、钢线等“铝板以外的材料”对于车辆的影响,举全公司之力,继续推进安全性影响的调查工作。
日产中国方面也表示,经评估证实,日产生产的车辆上所使用的,包含发动机罩、车门、钢丝、特种钢,以及零件,这些由神钢生产的产品是安全的,不会对车辆和行人安全防护产生问题;此外,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各个合资工厂未使用神钢产品。
令中国消费者欣慰的是,日系多家车企所披露被神钢造假材料波及的车型皆在中国境外生产。丰田(中国)日前表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未受波及。马自达(中国)称,经初步调查显示,该事件对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在中国的国产车型没有影响。广汽三菱也表示,该企业并未使用神钢所制产品。
目前,虽然这起神钢造假丑闻带来的冲击波究竟有多大尚无法定夺,但其对日本制造在声誉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前的高田问题气囊以及三菱汽车油耗造假等事件,合力造成日本制造神话崩塌。至今,高田问题气囊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依然在发酵,诸多车企因高田气囊继续在召回相关汽车,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正陆续召回逾一亿个有缺陷的安全气囊,包括本田、丰田等多家汽车公司皆受其拖累。三菱汽车在油耗造假之后陷入财务危机,日产汽车出手相助,成为前者最大股东。不过,日产汽车近日自身也惹上麻烦,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日产在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辆汽车。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一些制造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而铤而走险,出现舞弊行为,给该国精密制造业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主车企与国际巨头仍存差距
起步比德国、日本晚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借力国内广阔的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精准地抓住国内消费者需求,加速追赶传统汽车制造大国的水平。自2014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逐渐摆脱低迷,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中国汽车在2016年产销分别为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4.46%和13.65%,其中乘用车产销2442.07万辆和2437.69万辆,同比增长15.50%和14.93%。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去年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共销售1052.86万辆,同比增长20.5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而德系、日系在中国车市销量位居中国品牌之后排名第二、第三,分别销售451.03万辆和379.15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50%和15.55%。
中国的车市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德国和日本。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日本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日本国内市场新车销售量为497.026万辆,是自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灾难后首次跌破500万辆。据德国交通部数据,德国2016年总共销售汽车335.16万辆,同比增长4.5%,是欧洲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虽然德国品牌和日本品牌分别在各自的本土市场上销量占绝对的优势,但中国品牌在中国车市上也同样占有地缘优势,而且中国车市的销量远远高于德国和日本的市场销量。
中国在汽车制造规模和销量规模上早已超过德国和日本。尤其在国内SUV领域,自主品牌越来越自信,长安、长城、吉利、传祺、荣威等自主品牌快速崛起。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9月,自主品牌SUV新车销量为57万辆,在国内SUV领域占市场份额达到58.6%,而日系品牌和德系品牌的SUV销量远落后于自主,分别为15.47万辆和9.86万辆。
借助销量形势一片大好,吉利、长城、传祺、东风等自主车企发起品牌向上的攻势。虽然自主品牌进步飞快,但整体实力上与国际车企尚有差距。例如,广汽集团近年来在自主研发上投入了逾百亿元,旗下广汽传祺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自主品牌之一。然而,广汽传祺在今年的一纸公告,暴露了其在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上仍然存在受制于他人的弱项。广汽传祺在公告中称,由于SUV车型GS8变速箱供应能力不足,广汽传祺不得不将今年5~9月传祺GS8的产量调低至约7000辆/月,由此部分消费者订单可能出现交付周期延迟的情况。广汽传祺会继续与变速箱供应商积极沟通,尽最大努力提升变速箱的供应量和GS8的产量,预计10月起将恢复正常配套供应。
传祺的变速箱供应商正是丰田参股的日本爱信公司。核心零部件受制于国际供应商,传祺并非个案,表面上看,很多国产车越来越风光,但风光背后,其实不少车企在核心零部件上还是依赖国际供应链,三菱发动机、爱信变速箱,以及博世ESP等这些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的产品依然密集出现在自主品牌新车的身上。
寄望新能源车弯道超车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不断涌现。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权,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皆以技术变革为核心动力,建设和巩固制造强国。未来竞争中,全球制造业格局或将发生重大转变。
世界银行报告发布的2016年全球各个国家GDP数据显示,去年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74万亿美元,其中,总量排名第一的美国占比24.32%;排名第二为中国,总量占比14.84%;排第三、第四的分别是日本、德国,各占比5.91%、4.54%。
中国近年来密集出台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寄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前十由清一色的自主车企包揽。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2015年~2016年还蝉联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冠军。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去年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谈到,比亚迪先行一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储备,甚至有些技术在全球领先,未来不畏惧与大众、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巨头在新能源领域展开较量。
当前,荷兰、挪威及英国等欧洲国家已纷纷公布了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时间表,中国也已经开始研究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此外,随着中国双积分等政策落地,也倒逼车企电动化提速,跨国车企和自主车企纷纷加快电动车的发展步伐。近日,长安汽车宣布将从2025年起全面停售传统燃油汽车,并投资超过1000亿元促进其新能源战略发展,成为国内首家明确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点的车企。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等汽车集团在自主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等技术的研究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近日公开谈到,至2035年,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必将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也不断进步,比亚迪、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规模和技术上加速赶超日韩巨头。目前,宁德时代已成为宝马、现代等多家跨国车企巨头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此外,国内企业以及资本加快收购国际零部件企业,为提升中国汽车制造竞争力而铺路。今年6月,高田申请破产之后,中国电子供应商宁波均胜旗下的子公司KSS欲以15.88亿美元收购高田,欲整合高田在汽车安全系统的技术和资源,提升宁波均胜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在今年8月,国内金沙江资本收购日产旗下全部电池业务及相关资产,并迅速于10月15日镇江新区总投资125亿元建立尼桑电池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
除了在核心零部件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吉利、传祺、比亚迪等自主车企还不断整合国际人才资源来提升工业设计等方面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
10月18日,在广交会期间举行的2017中国制造之美颁奖盛典上,4309件参赛作品中最终有53件获得“中国制造之美”相关奖项,其中包括汽车产品。作为这次中国制造的评选活动评委,国际级工业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谈到,他看好中国制造的发展前景,例如中国在高铁等交通工具上快速发展,在数量规模上已超过德国,在品质等方面逐渐接近德国的水平,甚至在某方面已赶超。未来,中国制造通过在工业设计等方面不断发力,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升到与德国制造同样的地位。
由技术变革主导的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时代即将来临,面对逾百年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期,国内自主车企纷纷表现出格外积极以及对未来充满憧憬。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车企应该可以弯道超车,但只是在局部领域上弯道超车,例如微型电动车市场,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强大技术积累的产品上暂时很难弯道超车,尚需要不懈努力。
以上,就是二手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德国日本制造跌落神坛中国将成下个汽车强国是真的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2024年第23周汽车销量2024年第23周汽车销量暂未公布。汽车销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形势、政策调整、消费者需求等。因此,无法提前准确预测未来的汽车销量。通常,汽车销量数据是由汽车制造商、销售机构或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你可以关注相关官方渠道或汽车行业媒体,以获取最新的汽车销量信息。关于汽车销量的预测,通常需要考虑到全球或特定地区的经济形势。例如,经济繁荣时期
孝感柴油动力发电机组厂家电话购买500kw发电机组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怎样品牌价位的柴油机和发电机要有所选择,柴油机方面应考虑技术比较成熟的燃油消耗率低维修成本低可靠性高的配置,发电机选用国内正规批量生产无刷电机的厂家一般质量都能满足要求;2.500kw发电机组控制单元的选择要考虑用户使用的场所来选择,比如租赁行业或操作人员不习惯使用液晶屏的单位可选用手动屏,自动化要求高的地方
2024年自主车企销量目标盘点:有务实派也有激进派近来,各大车企都相继公布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从各车企立下的目标来看,既有奇瑞、长城这样的“激进派”,又有吉利和长安这样的相对“保守派”。接下来,汽车门网将对其公布的销量目标进行盘点和分析,一探究竟。比亚迪 2024年销量目标:450万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
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包括市场重心改变、产业新革命、集群体系建设完善、智能汽车热潮、电动化趋势加快这五个方面。1、汽车市场的重心将有所改变。近年来,虽然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有所放缓,但全球汽车产销量依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且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得以延续。2、技术创新将带来汽车产业新革命。经过不断丰富和补充,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
从德国把二手车弄到中国,海关关税多少钱新车一般要缴200-300%的关税及其它费用,二手车进口到中国应该对其当前价格进行评估,然后再缴该评估价格的200-300%,以保证其与国内相同型号款式的车价一致,否则大家都出国买车去了,这是国家要严格控制的。我在德国想买辆二手车。怎么注册,价格大概多少?这个还好,关键是你自己的经济能力,在1万到1万5千欧的条件下,可以买到很不错的车,比如那种开了
中国会取消汽油车吗中国是否会取消汽油车一直是热门话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燃油车对环境的影响。事实上,燃油车确实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中国大部分汽油依赖进口,这也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一定的压力。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及补贴措施,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虽然中国还没有公布取消燃油
谁知道=三亚二手电动车=@=三亚摩托车=@=三亚二手助力车在哪交易?在汽车站附近有啊。【咨询:150--诚--7387--信--0017方先生】你找他就可以,我朋友都买到了,质量很好。本贸易车行长期低价出售九成新以上的品牌二手摩托车,二手燃油助力车,二手公路赛车,二手电动车及二手电动三轮车!《老客户凭本公司会员卡可打九折优惠!》保证所有车辆都是原装配置,一个星期内有质量问题可退,半个月内可换,
点评3月车圈大事:新能源车忙涨价/发展飞行汽车写入规划纲要易车原创·车坛神评每月点评准时2号抵达,2022年3月份汽车圈有哪些热点大事发生呢?本月的主题比较多样,在油价上涨的同时新能源车企也陆续宣布涨价,车主伤不起?氢能成功转正或迎来春天?飞行汽车将正式上线,科幻大片里空车飞车的场景或将出现,未来更多热点也会在车坛神评栏目中进行展现。涨涨涨!诸多车企开启新能源车涨价模式
2024-11-13 23:11:45
2024-06-25 21:21:01
2024-06-22 12:29:59
2024-06-20 06:10:10
2024-06-18 14:01:38
2024-06-18 10: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