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05:17:53 | 二手车
也许重庆车展不是中国最顶级车展,但是每一年中国重庆论坛一定是重庆乃至全国汽车行业在高度深度上的一流论坛。 二手车
而今年,恰逢中国汽车工业诞生70周年。当今的中国市场也正经历着燃油车到新能源,新能源到智能化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一众汽车界大佬齐聚一堂,其中的观点自然而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汽车产业的现状和走向。
当“全球汽车产业从燃油车市场这样的上半场进入了电动、自动化的下半场,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则从已量取胜的上半场走向了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成为主基调,2023年中国重庆汽车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的主题,则更加值得讨论。
面对如今的中国汽车产业,有人说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更多人认为上半场是预赛,下半场是淘汰赛和决赛。毫无疑问,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度的洗牌,产业格局正在重构中。
新能源与出口的“两架马车”
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传统优势品牌、优势产品面临电动化、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品牌的巨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各国加速了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步伐,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引领着全球行业的这一变化。
2018年中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只有4.3%,但到2022年渗透率达到26%,今年1-4月这一数据突破了30%,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行业已进入爆发的增长期,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长安 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以前我们曾经是欧 美日 德韩中六分天下,但到今天已经是中国品牌坐拥半壁江山,中国品牌的产品结构也从原来的低端低价产品到中高端的快速渗透。”毫不客气的说,中国品牌在造型、新能源、智能化的优势凸显,引领着全球。
而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容量的预判,朱华荣认为,未来3500万甚至4000万成为可能。到2030年新能源的渗透率达到70%甚至80%。2030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的比例很可能是4:3:3或3:4:3。
实际上,包括长安、广汽、 东风 、上汽等多家头部汽车集团的大佬,以及 博世 、地平线等供应商为代表的企业,都认为70%的渗透率是最低值,更加乐观的数据是达到90%。国内汽车市场大盘稳健增长,给汽车产业带来更多机会。
就如 上汽集团 副总裁杨晓东所说,“近年来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归根到底是新能源和海外两个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的驱动。”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成为一大亮点,出口总数量突破了300万台,达到了311万辆,同比增加54%。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货物进出口的总额比上年增长7.7%,汽车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这个水平。
2023年1-4年乘用车出口114.2万辆,同比增长107.3%,新能源汽车出口33.5万辆、同比增长164.6%,增速领先于传统燃油车的出口。在欧洲、澳新等主力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产品品质、造型设计、技术创新、供应链体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中国越来越表现出全球汽车市场中心的标签,在欧洲、德国、美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中国和日本是可以影响其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心。
长安汽车用切身经历告诉大家,过去十几、二十年,中国汽车出海的负面很多。在海外的投资有打水漂的,有受到其他挑战的,过去10-15年是赔本赚吆喝的时代。但现在不同了,现在中国走出去目前是“吃肉”环节,是盈利的状态。
极氪 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也认为,“在当时当下,我们认为在内卷化非常严重的中国市场,对于各个品牌来讲,出海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刚需,因为整个全球市场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蓝海,走出去是我们做大做强的必由选择。”
以目前中国出海的情况来看,在整个国际市场里,到现在为止仍然在欧洲市场、在北美市场没有在品牌层面有一个响当当的成绩单,所以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讲,一定要在出海这个大的风口形势下,让中国的汽车品牌真真正正能够走上去。
内耗、电池、芯片等问题重重
不过在欣喜之余, 广汽集团 董事长曾庆洪表达了一丝忧虑,“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主要在于:虽然发展空间较大,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位数增长几无可能;微增长、淘汰赛、兼并重组将成为主旋律。”
朱华荣也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数据补充,他认为,汽车行业盈利性进一步削弱,很显然我们看到在中国100多个乘用车品牌,而真正盈利的电动车品牌也就2、3个。他大胆预言,90%以上的新势力将关停并转。
曾庆洪也表示,“曾经朱华荣说以后只能是五个“东西南北中”,打麻将一样,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份。我也赞同他这个想法,美国3家、日本3家、欧洲3家,都是靠重组。比如美国 克莱斯勒 、 菲亚特 ,接下来PSA,四个五个合并起来。”
所谓洗牌,实际上是中国车市整体环境内卷的冰山一角。在汽车价格战、车企洗牌、纯电汽车减速三个关键词下,2023年是近20年来最卷的汽车市场年份,没有之一。而其中,价格战又成为重中之重的讨论对象。
针对当前市场的价格战,曾庆洪表示,价格战打来打去,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需要从国家层面规范行业竞争,避免地方保护性的无序价格竞争,切实稳定汽车市场和价格预期,为汽车行业建设真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基础。”
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利润问题。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很明确,但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不能无序竞争,特别是价格战,但一定要规范的竞争、合理的竞争。”
最终,在更加理性的思考下,未来中国剩下来的车企可能只有10家左右。当然,在这场生死淘汰赛中,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当下,更重要的话题还是自主品牌在其中不断崛起,而快速崛起中势必出现新难题。
朱华荣表示,新能源方面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今年迅速转换为产能过剩,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求的动力电池产能约1000GWH,目前行业的产能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出现严重的过剩。
“尽管这些产能规划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水分’,但从预期需求量和产能规划的角度来看,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的确存在。”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整车、零部件分工处于非稳定状态,业务的边务也在重构中,有相互渗透的趋势。
除了动力电池面临供求失衡状况外,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供应链韧性不足。关键的原材料及芯片高度依赖于进口,比如镍、钴进口90%以上,芯片进口90%以上,长期性的问题没有解决,长期性突破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
曾庆洪调侃称,“我说主机厂在给电池打工,碳酸铝价格最高涨到60万元一吨,这个钱哪里去了?外国朋友赚了。”“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总在这里,我天天请他喝酒,为什么?他芯片天天卡脖子卡得我透不过气来,接下来我还要继续拜托他。”
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中国汽车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开幕式致辞时就表示,在技术大变革的当下,不仅要做好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软件和硬件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生态,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国际分工之间的协调,还要做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所有这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将加大中国市场淘汰赛的激烈程度,这是一场实力、耐力和毅力的比拼。如此深刻的变革,也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和世界汽车产业的未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之家 资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健在行业大会上表示,我国智能汽车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其中,预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
智能汽车衍生出两大主要技术应用方向,即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进入产业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5年我国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达到50%;路测设施方面,2019-2021年,我国将在车联网示范区内部署路测设施,2022年将开始在典型城市、高速公路扩大覆盖范围。目前,国内已经具备C-V2X通信芯片、模组以及车载终端的量产基础。V2X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建议关注车联网产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通信芯片、模组与车载智能终端等当前初步开始产业化的环节。
编辑点评:
汽车的智能化离不来V2X技术的普及,目前我国主推的C-V2X标准已经成为该行业在全球的重要标准,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配合较为先进的5G技术,让我国在V2X技术的发展上处于全球领先的阵容。我们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中国品牌以及是造车新势力,都在智能化方面继续发力。毫无疑问,汽车将变成另外一个移动终端。(文/汽车之家 陈浩)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的相关内容。
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
未来走向哪里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达到3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报告还指出,未来将重点提升以下几方面能力:
1.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三纵 (纯电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汽车)三横(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提高行业公共服务能力。
2.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发展促进关键系统创新作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强化安全质量保障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交换电网络建设协调推动智能路网建设有序推动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虽然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但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入新基建,足以展现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决心与魄力。笔者认为,有了政策加持,新能源汽车将在中国加快布局,加之各大车企的研发生产投入与布局,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占有率将稳步提升,发展增速也将继续加快。
以上就是二手车为大家带来的2025年汽车发展走向 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比起两大增长点,中国汽车面临更多痛点也许重庆车展不是中国最顶级车展,但是每一年中国重庆论坛一定是重庆乃至全国汽车行业在高度深度上的一流论坛。而今年,恰逢中国汽车工业诞生70周年。当今的中国市场也正经历着燃油车到新能源,新能源到智能化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一众汽车界大佬齐聚一堂,其中的观点自然而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汽车产业的现状和走向。当“全球汽车产业从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向哪未来走向哪里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达到3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报告还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卡尔本茨先生发明汽车以来,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数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充满变革,革新乃至革命,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要预测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没这个本事,也不愿意去尝试,因为在汽车这个日益高科技的领域,一切都充满了变数。我能作的仅仅是从我的理解出发,结合现在的某些明显趋势,谈谈我的看法。在我们的脑海中,汽车工业似乎还仅仅包含汽车及其构件这几个方面,但实际上,与
丰田计划2025年将售出50万辆电动车竟然是因为中国的市场丰田在纯电动车领域一直没有太多的动作,但是根据最新的信息显示,丰田将推出许多电动车,但这似乎仅仅是因为欧洲和中国的市场法规迫使它这样做。丰田正在慢慢转向纯电动汽车,但核心仍然放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丰田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全球实现 50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这仅占550万辆电动汽车(主要是混合动力)的一小部分。增加纯电动汽车背后的
新能源汽车销量随着“金九银十”旺季预期的来临,车企纷纷晒出8月份销量“成绩单”,多家华南车企销量表现亮眼。数据显示,比亚迪8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28.49万辆,同比增长62.43%。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8月销量为40122辆,同比增长123.55%;小鹏汽车8月共交付新车13690辆,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3%。而合创Z03今年1-8月销量也已近1.5万辆,同比增长166%。
2025款雪佛兰探界者,第四代车型,尺寸加大(关键词:越野版本、CVT变速箱、20英寸轮毂、L2级驾驶辅助)雪佛兰推出新一代的探界者,包括车型平台架构、造型设计、智能娱乐和辅助驾驶等全面更新,动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作为探界者的第四代车型,首次推出了标准版、RS运动版和越野装饰三个版本,整体造型更硬派,2025款探界者还有哪些技术特点?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底盘悬挂
行业分析|全球纯电动车市场现状及走向近日,Uswitch网站公布了全球纯电动车型销量地图,这张图蛮有意思的,值得聊聊。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地图从这张世界版图你能看出,占比较大的两个颜色是黄色和天蓝色。其中黄色指代的车型是 特斯拉MODEL 3,显示黄色的国家,说明特斯拉Model 3最为畅销。这样的国家非常多,共有19个。MODEL 3包括中国市场,整个北美市场(加拿大
2025-02-04 07:10:11
2025-02-28 01:03:26
2025-02-10 22:21:45
2025-02-23 23:06:33
2025-03-02 01:10:06
2025-01-27 17: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