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09:42:29 | 二手车
3月份马上结束,
比亚迪
又该交出3月份成绩单了。
不过这一次,它先交出的是2022年的成绩单。
3月28日晚间,比亚迪正式公布2022年财报,净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
毫无疑问,这是继华为之后的又一个大魔王。
那么,这份财报,我们究竟该怎么解读呢?
财报中的关键信息都有哪些?
从销售额和净利润来看,这份财报是比亚迪上市12年来最好的一份成绩单。
而且,这份财报,配合
蔚来
、理想、
小鹏
2022年合计亏损200多亿的消息食用,风味更佳。
但在但很多时候,净利润并不能证明所有问题。
除了销售额和净利润,这份财报另外的一些闪光点或许更值得关注。
首先,毛利率20.39%,同比增加3.69个百分点,同时电动车单车售价约为15.7万元(不含税),这个数字,处于非豪华品牌中的第一梯队。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数字在2023年还会继续飙升,
因为,腾势、仰望目前都处于起飞状态。
其次,比亚迪2022年的净利润是逐季度递增的,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达到73.11亿元,相当于2021年全年净利润的两倍。
与此同时,它的单车利润也是递增的,其中,第四季度达到了0.98万元。
作为对比,比亚迪2021年上半年时单车净利润还只有828元。
也就是说,
比亚迪的强势,刚刚开始。
2023年磷酸铁锂原材料价格下跌,产能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将会导致成本进一步下跌,比亚迪2023年的财报将更加亮眼。
第三,比亚迪2022年经营现金流1400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手握1400亿元巨资,
说明现在的比亚迪玩得起大笔投资,也经得起大风大浪。
第四,研发费用达到202.23亿元,同比增长90.31%,占营业收入的4.77%。
这个数字,跟华为那个“疯子”没法比,因为,华为2022年拿出了25%的营业收入来搞研发,但
比亚迪的研发投入相当于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研发投入的总和
,也相当强悍了。
第五,比亚迪2022年拿了104.38亿元的财政补贴。
这么一看,比亚迪真实的净利润其实并不高。
2023年新能源国补取消,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亚迪的营收和净利润完全不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2023年,比亚迪还会有哪些增长点?
现在的比亚迪已经是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谁都是比较难的,但2023年比亚迪仍有不少的增长点,支撑其汽车业务高速发展。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
腾势
和
仰望
两大高端子品牌将在2023年大展宏图。
腾势已经成立十几年时间了,从“干儿子”进化为“亲儿子”,随后销量扶摇直上,首款车型
腾势D9
月销破万在即,首款SUV车型
腾势N7
也即将登场。
对比亚迪来说,它完全是2023年的“增量”。
再看仰望。
这个品牌定位较高,不太可能成为走量车型。
但是,与仰望品牌一同亮相的
易四方平台技术有望被下放到比亚迪其它车型上
,促进整体品质的提升,而且,仰望品牌的出现,也进一步提升了比亚迪在高端市场上的号召力,这比它卖了多少更有价值。
其次则是海外出口市场。
比亚迪算是国产车出海的排头兵,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比亚迪的出口车型都是以电动大巴这种商用车为主,乘用车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2023年1-2月份比亚迪乘用车累计出口达到2.5万辆,不少机构认为:
比亚迪2023年出口量有望达到30万辆
,相当于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之和。
除此之外,现有的王朝系列车型将继续更新换代,海洋网车型也将不断扩军,都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以即将登场的比亚迪
海鸥
为例,这又是一款预订爆款席位的“神车”。
根据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比亚迪新车规划图,
护卫舰05
、驱逐舰07、
海狮
等车型都有望在2023年登场。
2023年比亚迪的产能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这些车型上市后很快就能贡献销量。
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有多大把握?
在3月28日的业绩发布会上,王传福提出了这样的目标:2023年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这里的第一,指的是所有厂商一起排座次,包括传统的燃油车厂商。
根据权威媒体整理的上险量排名,比亚迪3月份每周的上险量都超过南北
大众
和南北
丰田
,这两个巨头都甘拜下风,其它的中小型厂商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要多少销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从比亚迪相关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
比亚迪2023年内定销量目标是400万辆。
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在这次大会上,王传福确认,比亚迪暂时没有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
当年,华为的手机业务就是在没有美国市场的情况下夺得全球第一,而现在,
比亚迪需要在没有美国市场的情况下冲击年销400万辆的目标。
简单计算一下,假设比亚迪2023年出口是30万辆,那么,国内最少也要达到月销30万辆的水平,但事实是,比亚迪前两个月一共卖了32万辆。
客观来说,比亚迪年销400万辆的目标并不容易,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却越来越激烈。
但是,如果有一家厂商真的能够在车市下行的情况下实现新能源车400万辆的年销量的话,那这个厂商一定会是比亚迪。
结束语
2023年还剩下9个月的时间,比亚迪能不能实现400万辆的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次,是国产厂商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导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结合EVTank统计的数据,全球市场去年售出1465.3万辆新能源车,
中国新能源车占据全球市场的64.8%,继续领跑全球。
回顾去年各大新能源车企的成绩,在失去政策扶持的前提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似乎都交出了「同比增长」的成绩单。
但是,各家车企的「内卷」套路是一家比一家深,销量是上涨了,但竞争过程令人难受,今年还能靠什么新招数来刺激销量成为各大车企之间的重要话题。
新年伊始,有远见的车企已经率先公布了今年的新车规划以及销量目标。近日,小通整理了已公布相关信息的车企,其中包含了
比亚迪
、
奇瑞
等传统自主品牌,以及理想、
蔚来
等造车新势力,看看哪家车企更有机会完成KPI。
比亚迪:今年凭啥还能多卖150万辆?
作为国内新能源车市的「领头羊」,比亚迪去年售出了302.44万辆,完成了3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按照官方的预计,比亚迪在今年将售出450万-500万辆,也就是说,
450万辆就是比亚迪今年的销量目标,换算下来平均每月要售出37.5万辆。
按照比亚迪目前的体量,目前比较畅销的王朝/海洋以及
腾势D9
,其实已经来到各自细分市场的「天花板」水准,很难再新的销量突破。不可否认,去年年底才开启交付的
方程豹
和
仰望
,在今年会促进品牌的销量,
但两个品牌旗下产品的定位偏高端和个性,要想进一步促进销量需要在入门级市场推出更多畅销车型。
小通了解到,继比亚迪
宋L
之后,比亚迪今年会将「L」系列在王朝家族中延续下去,
秦L
、唐L和汉L等新车会推出,同时基于元打造的元CROSS和
元UP
、基于唐打造的全新
MPV
唐MAX
也有相关信息曝光。
至于海洋网系列,
海豹
和
海鸥
在小型
纯电动
车市场形成比较稳固的销量地位,宋L的姊妹车型海狮07 EV将会在今年上半年上市,但参考宋L月销量破万的成绩来看,海狮07 EV的月销量可能会在8000辆左右。
除了新品之外,比亚迪更看重的一点是智能。日前,比亚迪发布了整车智能,以及璇玑架构等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将在今年推出10余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未来将针对20万元以上车型开放选配,30万元以上车型全面标配。
比亚迪最早提出「汽车市场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不可否认,
比亚迪在高阶智能驾驶方面距离第一梯队仍有一定距离,但是比亚迪已经打好电动化的基础,下一步开拓高阶智能驾驶也更有底气。
奇瑞:风云序列今年推7款车,但只要卖20万辆?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2024年,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客气了!」
从已经透露的新车来看,奇瑞将在今年推出20多款新车,其中包含10款新能源车,并且还将通过风云序列注重混动市场,首款产品
风云A8
已经上市,在续航、性能和价格方面的表现都很有竞争力。
据了解,奇瑞的风云序列将在今年推出风云A8 Pro、风云A9、风云T6、风云T8/T8 MAX、风云T9、风云T10、风云T11等新能源产品,各大家用车细分市场都会涵盖到。
就这阵仗,看得出奇瑞真的是没有客气。按照规划,风云系列的年销量目标是20万辆。除此之外,奇瑞还在扩充
捷途
、
星途
、iCAR旗下的新能源产品,为
奇瑞新能源
的销量助力。
奇瑞在燃油车市场的表现很出色,但话说回来,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较晚的奇瑞,仍然还依靠
QQ冰淇淋
和奇瑞
小蚂蚁
两款微型
纯电动
车来撑销量,确实到了亟需转型的关键时刻。
或许是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即便风云序列在今年要大展拳脚,但奇瑞官方只设置了20万辆的销量目标,换算下来每个月需要卖出1.67万辆就能达标,相对而言比较保守。
吉利:今年冲击190万辆,新能源增长目标超66%
相比比亚迪,吉利集团的销量目标设定得没有那么激进,仅为190万辆,比2023年高出22万辆左右,但官方要求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要超过66%。
2023年吉利新能源销量为48.76万辆,换算下来吉利今年要卖出81万辆新能源车,其中极氪已经宣布今年要挑战23万辆的年销量。
官方暂未透露过多的新车规划,但按照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说法,吉利在技术领域的动作和比亚迪相似,将会发力基础的架构、底盘、电池等领域,同时还要加快新能源智能化的转型,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充换电等领域形成体系化优势。
说白了,无非是未来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将会带来更加出众的智能化体验。至于全新产品,官方暂未有消息透露,但小通认为,
极氪很有希望完成这23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极氪
旗下已经有三款产品,但只有极氪001才能撑起品牌的销量重任,极氪009和极氪X两款车型的定位比较小众。
今年年初上市的极氪007,在保有品牌性能基因的基础上,将购车门槛下探到20万级别,这正是当下中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区间。
结合极氪的市场口碑,极氪007今年完全有机会分担极氪001的销量任务。
长城:押注「大块头」新能源SUV,还将推纯电动轿车?
长城
的2023年,似乎过得并没有那么顺利。本就设定1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去年仅卖出123万辆,完成率为77%。
小通认为,长城正面临着往新能源转型的阵痛,诸如哈弗H6等畅销燃油车的「光环」在消退。
不过,长城的新能源板块正逐渐加长,旗下子品牌在去年都有不少新能源车推出,而且
官方对今年的发展很有信心,将年销量目标定为190万辆
。
从透露的产品线来看,全新一代哈弗H9、坦克300 Hi4-T、坦克700 Hi4-T、魏牌全尺寸混动SUV等新车都将会推出。
其中,全新一代
哈弗H9
的官图已经公布,一度让小通有一种「大号版
哈弗猛龙
」的错觉,而且预计在原有燃油动力的基础上,引入长城看家的Hi4-T系统;
魏牌
全尺寸混动
SUV
的定位比蓝山DHT-PHEV更高,小通猜测新车很有可能与
理想L9
直接对标。
就长城汽车目前的产品阵容来看,
SUV
和
MPV
都有产品推出,但在中高端新能源轿车市场中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长城首席增长官李瑞峰透露,魏牌将推出全品类车型,新能源轿车将会成为接下来的重头戏。
此外,
欧拉
品牌也会推出全新的A级
纯电动
SUV
和C级
纯电动
轿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车通,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
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吗?
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还不足40%,如果算上存量的话,那么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差距将会更大。
所以,新能源汽车
厂商
还要继续努力。
那么2024年的汽车行业会怎样?如下是我们的10个预测。
1、比亚迪继续高歌猛进,市场份额提升阻力不小
要了解
比亚迪
的强势,只需要记住2组数据。
第一,它2023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62.3%。
第二,它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的份额突破了35%。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亚迪手握刀片电池、e平台3.0、超级混动DM-iDM-p、易四方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以及王朝、海洋两大系列车型,同时还有
腾势
、
方程豹
、
仰望
等子品牌,除非发生不可逆转的重大变故,否则2024年继续坐稳全球第一当无疑问。
更何况,比亚迪目前在售车型中,部分车型和平台已经老化,2024年很有可能进行更新换代,让销量再上一层楼。
但需要注意的是,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甚至在部分技术体验上有赶超之势,它们有能力阻止比亚迪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概率会突破1000万辆,但比亚迪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会被压制在40%以下。
2、特斯拉低端车型和4680电池或将上车
根据统计,
特斯拉
2023年国内销量约181万辆,刚好完成180万辆的销售目标,全球范围内来看,特斯拉与比亚迪的销量差距在100万辆以上。
要想快速提振销量,特斯拉现在有3件可以做的事情:推出低端车型、4680电池大规模上车、FSD系统快速落地。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FSD系统带来的冲击,可能没有另外两件事情大。
首先,FSD系统没有明确的入华时间表,而且它在美国也存在一定的质疑;其次,FSD系统即便入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大规模普及;第三,国内智能驾驶水平并不低,主流
厂商
疯狂内卷,3年前FSD入华,与现在入华,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低端车型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用户群体,积攒人气,提升关注度,进而获取销量。
而4680电池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让特斯拉在产品开发、定价时更加从容。
但特斯拉要进行这两个操作,也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特斯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高端形象,推出低端走量车型,会不会影响特斯拉的品牌形象,这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其次,4680电池进度不及预期,主要是受制于松下,那么2024年松下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
3、合资厂商继续“压力山大”
中国的进口车市场规模比较小,因此国内市场主要是自主与合资
厂商
对决。
2023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6%,比去年同期提升4.7个百分点。此消彼长,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在逐渐下滑。
合资
厂商
现在的困境,是两方面的。
在燃油车领域,它们的很多市场被吉利、
长安
、
长城
等中国品牌夺走。
在新能源领域,它们现在几乎没有发言权。除了
大众
汽车之外,还没有哪个合资品牌能成功打进主流新能源市场。
如果仅仅是输在销量上,合资二手车
厂商
或许没那么慌,但现在是行业变革期,新能源
厂商
不断蚕食燃油车的地盘,而合资
厂商
暂时还没有找到应对的办法。2023年12月份,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为7.4%,正处于“燃油车份额被偷袭,新能源份额又抓不住”的境地。
2024年上半年,
丰田
、
本田
等
厂商
如果还是不能在新能源市场有所改变,那么下半年它们的市场份额将会加速萎缩。
4、价格战仍将延续
从客观角度来说,将汽车行业内的降价简单地称为“价格战”是不太合适的。
燃油车逐渐被淘汰,传统汽车
厂商
被迫以价换量清库存,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前期规模较小,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定价也比较高。但在销量规模扩大、供应链快速完善、技术研发进入收获期之后,成本被快速压缩,终端零售价下降,这是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这些情况还会延续下去。
燃油车已经不太可能再“翻身”,降价求生存将会成为常态,不过今年很多降价的车型都是卖不动的,明年人们熟悉的很多经典燃油车,价格体系也有可能崩盘。
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成本会进一步下滑,不少车型在上市后就会给出比较亲民的价格。行业变革期,汽车价格难免会受到影响。
5、新势力展开新一轮淘汰赛
过去几年时间里,造车新势力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一支强大力量,它们促进了国内新能源车型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主导了行业的流行趋势。
但现在的市场形势与几年前不同,除了比亚迪、特斯拉两大巨头之外,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后来居上,转型渐入佳境;来自国家队的岚图、智己等逐渐找到感觉,华为又带来了一大堆装备精良的华为系车型,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
而主流造车新势力中,只有
理想汽车
月销量稳定在4万辆以上并且实现了盈利,其它新势力月销量多在2万辆以下徘徊,且常年巨额亏损。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一直延续,2024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有那么几家销量萎靡不振的新势力可能会被淘汰。
6、中国品牌内部格局将生变
2023年中国品牌份额不断提升,看上去势头很猛,但并非所有的中国品牌都是春风得意。
譬如前几年人们很熟悉的中国品牌,例如
荣威
、传祺、
名爵
等等,销量其实也在下滑。
行业变革期,受伤的并非只有合资品牌,还有规模较小而且没有搭上新能源快车的中国品牌。
其实就算是在新能源领域,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比亚迪自不必说,吉利冲入6万辆俱乐部,
埃安
、长安稳定在月销4万的水平上,长城新能源月销量不足3万,而且缺乏长安深蓝、
吉利银河
、
极氪
、
领克
这种能打的新能源子品牌,此外
奇瑞
的新能源销量也始终在3万辆以下徘徊。
2024年,中国品牌也会开始淘汰赛。但中国品牌的优势在于,它们大多数都能拿出一整套新能源解决方案,这比手足无措的传统合资品牌要强不少。
7、华为系或将持续壮大
2023年下半年以来,带给其它新能源品牌“小小震撼”的,不是特斯拉,而是不造车的华为。
华为的汽车业务已经独立运营,以手中掌握的鸿蒙智能座舱、DriveONE动力平台、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装备为基础,筑巢引凤,不断招揽各路合作伙伴。
打,技术上暂时打不过;加入,又不舍得自己的东西,这是很多新能源
厂商
面对华为时的纠结心理。2024年,华为系车型将进一步扩军,这种纠结还会延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这对华为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华为宣称不造车已经大半年了,与之达成深度合作的有北汽、奇瑞、
瑞风
、赛力斯、长安等,但赛力斯属于“躺平”,北汽、奇瑞自己新能源表现不佳,因此拿一部分车型出来合作,瑞风则属于“打野”型的,与华为合作的是中大型
MPV
这种小众车型,只有长安达到了华为想要的那种合作。
剩下的吉利、上汽、
一汽
、广汽、
东风
、长城、比亚迪还处在观望中。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国产主流
厂商
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确比较强,各家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且都砸下了巨额资金,很难舍掉自己原来的东西去跟华为合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比亚迪1月销量出炉,总销超20万海洋网热卖,仰望U8火爆日前,比亚迪汽车公布了2024年1月份销量数据。根据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开年首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33.9%。其中比亚迪乘用车出口达到了36174辆,同比增幅247.5%。不过比亚迪在2024年开年还是丢掉了车企销冠,1月份吉利销量也已经公布了,它交出了21.35万辆的成绩单,领跑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
洗牌愈发加速,价格战将继续,2024年中国车市10个预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
比亚迪2024年要多卖150万辆车!但这还不是最狠的……2023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结合EVTank统计的数据,全球市场去年售出1465.3万辆新能源车,中国新能源车占据全球市场的64.8%,继续领跑全球。回顾去年各大新能源车企的成绩,在失去政策扶持的前提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似乎都交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上汽集团2024年海外销量目标135万辆智己/飞凡将陆续出海易车讯据财联社报道,上汽国际副总经理赵爱民日前表示,上汽集团2024年海外销量目标是135万辆,2025年目标为150万辆。赵爱民称,从今年开始,上汽将借助名爵MG品牌百年的契机围绕销量进行品牌宣传。未来两年上汽还有14款新能源汽车投放全球,目前上汽的新能源车产品都是“全球车”;此外,高端品牌包括智己汽
比亚迪2024年要多卖150万辆车!但这还不是最狠的……2023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结合EVTank统计的数据,全球市场去年售出1465.3万辆新能源车,中国新能源车占据全球市场的64.8%,继续领跑全球。回顾去年各大新能源车企的成绩,在失去政策扶持的前提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似乎都交
在广东卖一辆比亚迪F6最低要多少钱?价格:7.98-15.98万元外形尺寸(长/宽/高):4846/1822/1465mm排量:1991-2378cc原产地:中国所属:比亚迪F6理论油耗:6.6-6.9升/百公里优点:做工细致,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的中高级自主品牌轿车缺点:外形借鉴诸多市场成熟车型优良基因,失去鲜明的个性综合评分:9.6外观:9.8内饰:9.6操控:9.6安全性:9.5油耗:9.
比亚迪电动汽车价格一览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环保型的汽车,而比亚迪电动汽车由于其高性价比和出色的性能,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首选。那么,比亚迪电动汽车到底多少钱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比亚迪电动汽车价格方面的内容。1.比亚迪e1作为比亚迪最便宜的电动汽车,e1定价大约为8万元,拥有200km左右的续航里程,可以满足日常通勤的需求。
2024-06-16 20:59:14
2023-11-28 16:32:54
2024-06-18 16:45:31
2024-06-18 14:48:59
2024-06-18 10:19:08
2024-06-17 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