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2 17:10:33 | 二手车
随着8月29日蔚来第二季度财报的发布,“蔚小理”三家均交出了2023上半年的成绩单,“蔚小理”三家经营在今年上半年又产生了新变化。
那么,今年二季度财报以及上半年的整体情况,三家的成绩分别如何呢?从财报数据的基本面来看,理想已经站上月销3万辆的水平之上,并率先完成了扭亏转盈;而
蔚来
和
小鹏
两家则仍旧在追赶,并陷在持续亏损的泥淖之中。
那么在下半年,随着小鹏和蔚来市场端恢复,理想加大对纯电动车的投入,这三家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否会发生新的名次变化呢?
谁卖得最多?
要说今年造车新势力中谁最风光,必然非理想莫属。今年第二季度,理想交付量为86,533辆,同比增长201.6%。其中,6月首次突破了3万辆大关,7月份再次突破了3万辆。今年上半年,理想累计交付量为139,117辆,同比增长130%,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销量,位居一众造车新势力交付量之首。
对于这一交付量数据,
理想汽车
CEO李想还不够满意,其曾多次在微博上表示,由于年初制定目标过于保守,供应链产能不足导致车辆的产能不足。言外之意是,如果产能充足,交付量远不止于此。车卖得好了,李想也高调地讲起了成功学,不仅在微博上谈起了管理,还直接在得到APP上卖起了产品实战的课程。
而蔚来和小鹏两家,在今年上半年则经历了短暂的低谷。财报显示,在今年二季度,蔚来交付量为23,520辆,同比减少6.1%,环比减少24.2%;今年上半年,蔚来累计交付量为54,561辆,同比增长7.3%。在6月份之后,随着全新ES6上市和权益调整,蔚来交付量逐渐回暖,并在6月再次破万辆,7月首次突破2万辆,达20,462辆。
小鹏二季度交付量为23,205辆,同比下降32.6%,环比增长27.3%;今年上半年交付量为41,435辆,同比下降39.9%。虽然小鹏交付量同比呈现下滑,但是环比来看,小鹏已经连续六个月实现正增长,而随着G6的全面开启交付,小鹏交付量再次破万辆。在7月份,小鹏交付量为11,008 辆,环比增长28%。
谁最能赚钱?谁最烧钱?
随着交付规模的迅速扩大,理想营收也呈现翻倍式增长。今年二季度,理想二季度营收达到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今年上半年,理想累计营收为473.4亿元,超过了2022年全年营收总额(452.9亿元)。
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则均因为交付量减少等原因,出现了营收的下滑。蔚来二季度营收为87.7亿元,同比减少14.8%,环比下降17.8%。其中,蔚来汽车销售收入为71.85亿元,同比下降24.9%,环比下降22.1%。今年上半年,蔚来营收为194.5亿元,同比下降3.74%。而小鹏的二季度营收为50.6亿元,同比下滑31.9%,环比增长25.5%。其中,二季度汽车销售收入为44.2亿元,同比下滑36.2%,环比增长25.9%。今年上半年,小鹏营收为90.96亿元,同比下降32.92%。
在毛利率方面,由于规模效应扩大,理想依旧排在前列。今年二季度,理想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5%上升到了21.8%;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3%下降到了21.0%。今年上半年,理想整体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2.1%下降至21.2%,而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8%下降至今年的20.5%。
无论是上半年整体毛利率还是汽车毛利率,均已超过了特斯拉,特斯拉这两项数据分别为18.7%和17.9%。
而蔚来二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3.0%下降到了1.0%,而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6%下降到了6.2%。对此,蔚来方面的解释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动,部分被电池单位成本的下降所抵销。而小鹏汽车今年二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0.9%下滑到了-3.9%;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9.1%下滑到了-8.6%。对此,由于G3i的存货减值及存货采购承诺亏损,对汽车毛利率产生了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此前有消息称,
小鹏G3
系列有退出市场的打算。
至于盈利,则又是延续了一季度“一家欢喜两家愁”的情况。今年二季度,理想净利润达23.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41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增长147.4%。这也是理想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是继
比亚迪
和
特斯拉
之后,第三家能够连续保持季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年上半年,理想净利润为32.4亿元,超过了前三年亏损总额(2020年净亏损1.52亿元、2021年净亏损3.2亿元;2022年净亏损20.32亿元)。二手车
反观蔚来和小鹏,两者则是在亏损扩大了。二季度,蔚来净亏损为60.6亿元,同比扩大119.6%,环比扩大18.8%。今年上半年,蔚来净亏损为108亿元,同比扩大了16.8%。在此前的一季度财报沟通会上,蔚来CEO李斌曾表示,计划将盈亏平衡的日期时间延期一年以内,原计划是在今年4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净亏损28亿元,同比扩大3.8%,环比扩大20%。今年上半年,小鹏净亏损为51.42亿元,同比扩大16.9%。对于盈利预期,小鹏汽车方面预计到2024年,将实现季度自由现金流为正;在2025年,实现整个公司的收支平衡。
另一家港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零跑,今年上半年零跑交付量为4.45万辆;营业收入58.1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亏损为22.76亿元,2022年同期为24.44亿元。
可见,由于先期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扩充产能和布局渠道,对绝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来说盈利依旧还是一个难题。
不过,决定盈利的最重要因素是规模,蔚来和小鹏上半年销量波动比较大,这影响了利润表现,两者相信在三季度会好转。
提到成本控制,我们看到各家的研发投入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以构建自身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护城河。
其中,今年上半年蔚来研发投入为64.2亿元,同比增长64.15%;理想研发投入为42.8亿元,同比增幅为47%;小鹏研发投入为26.6亿元,同比增长7.1%。另外,在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方面,今年上半年蔚来投入为53亿元,同比增长23.4%;理想为25.3亿元,同比增加56.4%;而小鹏为29.3亿元,同比减少11.4%。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三家仍然将在这一方面保持着高投入。
而对于第三季度展望,各家整体都持乐观态度。在交付量方面,理想预计其交付量将达到10万辆-10.3万辆;蔚来预计汽车交付量在5.5万辆-5.7万辆;小鹏汽车预计交付量为3.9万辆-4.1万辆。
仅从交付量预期来看,卖带有发动机产品的理想似乎仍要领先蔚来和小鹏一个身位,而这种交付量规模的差距又会直接影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等数据。
按照指引,今年三季度,理想预计营收将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23.3亿-333.0亿元,同比增长246.0%至256.4%;蔚来预计营收为188.98亿元-195.20亿元,同比增长45.3%-50.1%。小鹏预计营收为85亿元-90亿元,同比增长24.6%-31.9%。
你最看好谁的未来?
对理想而言,产能似乎是限制其交付量增长的首要难题。此前李想已经多次提及产能不足问题。在二季度财报沟通会议上,理想汽车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表示,在二季度已经提升了相关的策略和规划,零部件产线和工装还在调试、验证阶段,今年有信心做到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30万辆),并称三季度的销量指引已经是产能的极限。但随着产能的市场,李想表示在四季度产能提升后实现4万辆的交付目标。
不过,理想近期也在购车上推出了优惠政策,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预期。
小鹏在G6上市后,订单大幅增加,但销量提升还需要时间。在二季度财报电话沟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G6订单增长速度非常强势,但是由于智能化相关的一些零部件上准备得不够充分,导致G6 MAX版本交付等待存在挑战。何小鹏表示,有信心随着8-10月份产能的快速爬坡,在四季度,G6单一车型总交付量将过万,整体交付量有望破2万辆。另外,小鹏今年年销量目标为20万辆。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到今年7月份,小鹏共交付52,443辆车,仅完成整体目标的26.2%。后续,
如何交付更多的车,是摆在小鹏面前的重要问题。
而蔚来也在为增加销量而发力渠道和销售能力的提升。
“在今年6月份,我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们销售人员的数量和我们的销售能力,还是落后于整个市场的我们竞争对手。”李斌表示
,目前,
奔驰
、
宝马
等主流豪华品牌的销售人员数量约为蔚来的6-7倍,难以满足同时销售7-8款车的销售需求,从而影响成交率。
据李斌透露,当下蔚来正在按照每个月3万辆的月销规模,来招聘销售人员和罗占销售网点,计划9月底完成这一工作,10月份转化为订单的效能。
同时,蔚来还将在充换电网络持续投入。
在产品方面,三家均有新品即将推出。蔚来计划于在9月上市并交付全新升级的中型轿跑
SUV
EC6。至此,蔚来将完成基于NT2.0平台的全部产品切换。李斌相信,随着蔚来8款产品全面进入高端纯电市场,将更好满足高端市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并推动整体交付量的稳步增长。
李斌表示,明年蔚来品牌不会有全新的产品交付,但有一些产品常规的改进。在此前的2021年,蔚来品牌也是全年没有投放全新产品,但是在销量和毛利等数据表现并不差。李斌还提到,
阿尔卑斯
品牌首款产品和第二款产品已经在开发中,该品牌定位为
大众
品牌,需要追求每一款车型销量,因此总体车型数量不会太多。另外,蔚来手机预计在9月下旬可以开启交付。
“我们并不是要去进入到一个像国内的这些手机厂商那样的,去争夺他们的市场。”李斌说道,“我们相信手机的推出对于增加我们车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
而理想真正的挑战在下半年才会到来。下半年,理想的纯电
MPV
——MEGA会推出。这也是理想的首款纯电产品,该车预计在今年4季度发布。李想表示,有信心这款产品将成为50万元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按照规划,理想明年将发布4款新车,包括一款增程
SUV
和三款纯电车型。接连今年销量的高歌猛进和接下来密集的产品投放,也让理想对明年有了更大胆的规划。
“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挑战BBA在中国区的销量,在2024年努力成为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李想说道。
粗略计算,想要超越BBA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理想需要做到年销75万辆上下,月均销量需要在6万辆的水平。这意味着,在2023年,理想的月销量还需再翻一倍。
而小鹏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首款
MPV
——X9。这是基于扶摇架构打造的首款
MPV
,预计将在明年开始规模交付。
何小鹏表示,已经提前为这款车做供应链工作,目标是做到交付即开始产能的爬坡。
另外何小鹏还表示随着成本下降,可以推出15万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汽车。此前,何小鹏曾提到“不会存在15万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按照规划,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将推出更多新车型及换代车型;基于统一架构,将完成对覆盖15-35万级车型,对个人、小家庭、大家庭等市场的覆盖。
在手中持有的现金储备方面,理想最为充裕。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理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为737.7亿元;蔚来为315亿元;小鹏为337.4亿元。虽然蔚来和小鹏现金不及理想充裕,但在7月份,蔚来签署了CYVN的7.385亿美元战略性股权投资。而在8月份,小鹏汽车又先后“牵手”大众汽车和
滴滴
。通过前者,小鹏可以通过收取技术服务费来尽早实现盈利;通过后者小鹏将切入15万元级市场并更进一步布局B端市场。
所以,市场的格局现在还没有定,和何小鹏说的一样,没有谁能说已经拿到了船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蔚来
换电在2023年动静很大,一方面2023年的新增千站万桩计划已经超额完成,全国范围内蔚来换电站已经突破2300座。另一方面,蔚来换电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去年末已经分别宣布联手
长安
汽车和
吉利汽车
展开换电合作,且称在谈的还有三五家,未来联合建站、新车型开发都有进一步联想。
此外,蔚来在刚刚过去的2023蔚来日上还发布了第四代换电站,单次
换电时间
再减少22%,3分钟换完一台车,并宣布2024年继续新增1000座站换电站。蔚来换电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尽管蔚来并没有正式且详细的公布,但综合2023蔚来日的技术发布和李斌/秦力洪在近期三场媒体专访里所涉换电站和电池问题的表述,我们可以提前分析和展望。
首先可以明确,蔚来将继续坚定换电路线的发展,新一轮技术升级将在2024年展开。蔚来全新电池包最早于2024年投入市场,并且不只是一款,将分为高端款、入门款和大众款共3款。
其中高端款电池包首见于2023年蔚来日发布的蔚来全新旗舰车型蔚来ET9,基于蔚来46105电池。
这是蔚来自研的大圆柱电池,直径46mm、高度105mm,单体能量密度集中在270-330Wh/kg,最高电压925V,充电峰值功率600kW,充电峰值电流765A,且拥有全新的120度容量。2023蔚来日上发布了全域900V的高压架构,新电池包将是架构要素之一。
=
高端款全新电池包,显然将比现款电池包充电速度更快。5分钟可以补电255km。更重要的是,全新电池包将比现款电池包在尺寸上更薄,从而使底盘地板高度可比现役车型更低,,给整个车辆设计的自由度会更高一些,且有利进一步提升整车操控性能和舒适度。
另一款将是针对大众市场的蔚来第二品牌的电池包,
基于800V超充快换架构。这款电池包也将是蔚来和长安、吉利等合作换电汽车品牌共同广泛使用的电池包。同样,这款电池包也将做得更薄,甚至比高端电池包还要薄。
目前信息非常少的入门级电池包,蔚来多口径的发布会和专访里都没怎么提到过。我预测这将是蔚来主品牌NT3.0代车型所使用的主力电池包,和高端电池包一样基于900V架构,只是高端电池包是高电压、高密度、高容量,入门电池包或是稍低密度和低容量,比如容量在80-90kWh之间。
入门款电池包将是先进技术、成本和售价之间的平衡。
由于第二品牌将在2024年发布和上市,所以定位
大众
市场的电池包肯定会在2024年推出。至于高端款电池包,按照
蔚来ET9
在2025年1月上市来倒推,可能会在四季度发布。入门级电池包的入市可能将稍晚于高端电池包。
至于即将上市的150度固态电池,基本明确主要是租赁服务,既然不是下一代主力,说明成本还是高,租赁也是主打特殊需求了。
2024年,将是蔚来加速和其它汽车品牌展开换电合作的元年。
因为蔚来800V超充快换平台已经在倒计时,所以会抓紧让其它品牌来匹配车、开发车。其它品牌越早开始和蔚来的实质性合作,蔚来能为之提供服务的时间越早。
事实上,合作品牌要使用蔚来的成熟换电体系并不复杂。蔚来会给出一个尺寸标准,如果某品牌车型的底盘满足搭载蔚来的换电结构,那直接对底盘进行换电改造就可以了,成本并不高,便宜的甚至一两千万就够了,贵的也不没有多少钱,多卖一万辆车都回来了。
可以这么理解,感兴趣的品牌拿两个车型出来改造一下,照常销售原有的纯电版,再新出一个和蔚来合作的换电版。改造成本不高,消费者多一个选择,说不定就把车型的年销量从10万辆变成12万辆了,多卖2万台不香吗?
蔚来前后四代换电站将对新老电池包分别提供怎样的支持?
这个问题要拉通NIO Day 2023和两场专访的内容才能搞清楚。
首先是蔚来三代站和四代站将能够同时支持更换蔚来现款电池包和新电池包,也就是说蔚来存量车型车主完全不用担心以后建的新站是否能更换现款的电池。所以,蔚来是有给老车主定心丸的。
四代换电站则原生支持更换多款电池的能力,生而迎接共享时代的到来。三代站的柔性是做得比较好的,早就做了支持新电池换电的能力预留,是否放多款电池,主要取决于未来的换电网络规划和需求,而非技术。
蔚来第二代换电站其实通过改造也可以支持新款电池包,改造成本并不高,但因为二代站数量不算多,所以蔚来可能没多大动力去改造。蔚来一代站肯定不会去改造,因为蔚来正在逐渐淘汰一代站,只有几十座了。
由于2024年4月开始将快速建四代站,所以到2024年末至少会有接近1000座换电站可以为换电友商及第二品牌的800V超冲快换电池包提供服务。
唯一的问题是,当未来的电池包种类越来越多,单个换电站所投放的电池种类自然也要有多种,这意味着对车主而言换电站所持有的自己的这个规格的电池就少了。能不能保证高效的电池调配和基本不需要等待的换电体验,将考验NIO POWER的运营能力,以及意味着资金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另一个问题是,对蔚来保有用户而言,合作站越来越多会降低使用体验吗?
直白点说就是:蔚来车主和长安、吉利车主一起换电,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尊贵了?
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李斌引入了一个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概念,首先蔚来老车主们有选择去哪家换的权利,也就是说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这个体验其实和现在车上补能软件的逻辑差不多。现在点开车机上的补能菜单后,可以筛选的是换电站、蔚来充电桩和第三方充电桩,车主肯定是优先选择最闭环的、相对闭环的,而蔚来自由的补能网络无法满足时,车主当然会选择第三方充电桩。
未来的蔚来换电网络,蔚来车主首先可以选择最闭环的蔚来私有充电站,也就是二代站和一部分三代站;然后也可以基于位置更刚需的原则,去选择公有云里的换电站,就看自己需求了。
另外,李斌也谈到了下一代的高端电池包其实蔚来也愿意共享,只是基于较高的成本,可能用得起的品牌或车型可能要少一些。但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有某款比ET9卖得还贵的其它品牌高端车型会使用了ET9同款电池包呢,蔚来或许单独为高端第三方品牌车型开放一部分私有云也说不定。一起换电时多认识两个小姐姐不香吗?
通过观察蔚来社区里的讨论,实际上很多蔚来车主对共享换电抱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毕竟共享以后一起进入的资本只会多不会少、蔚来能源盈利能力越强,将越有能力建设更多换电站,其实早日有1万座站的体验比什么专属感都强。
与其他品牌合作后,换电站到底会发展到多少座规模?这个问题目前没有计划,李斌称会越建越多,“继续技术创新,继续搞,早日到一万座,十万座,到十万座了不是说蔚来的车卖的多好,可能没准服务了60%都是别人的车。”
所以按李斌的说法,起码现在蔚来的想法是一直把换电搞下去。
这其实也正是最后一个大问题的
答案
。在华为等品牌大力推进800V超冲站的背景下,不排除以后品牌超充站数量和蔚来的换电站一样多,并且“15分钟补电80%”的噱头足够吸引人。
那蔚来的换电路线依然正确吗,依然能长久吗,蔚来会放弃换电转向快充吗?
这个问题其实这两年超冲发展太猛了以至于蔚来车主也会有点心里没底。但2023年12月李斌驾驶
蔚来ET7
实跑1044公里亲测150度电池的那一次全网直播,其实已经站在另一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因为只有换电,才能让车主选择电池容量更灵活,才能兼顾效率、成本和需求。
尽管提高电池容量是突破电动车续航难题的重要途径,但如果社会上大部分电动车都只为一年一两次的长途出行去买大电池,一方面是对钱包的浪费,另一方面是对地球有限电池原材料资源的巨大浪费——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动辄100度以上的大容量电池。
所以电池买多大是其它品牌车主纠结的事情,而蔚来车主其实只需要购买75度电池就可以了,他们可以选择长途出行前临时升级租用大容量电池。75度电池临时更换100度电池,每天只需要花费50元租金,一周自驾游只需要花350元租电池费用。在推出电池灵活升级服务后,蔚来新车销售电池配比出现重大变化。2022年销售新车选择75度电和100度电版本的车主是各一半,而2023年12月最新数字是95:5,基本都是买75度电池了。因为电池灵活升级的存在,车主购车时可以节约4-5万元。
还有一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大面积铺800V超充站,对电网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每个站有一两个800V电桩没有多大问题,但每个站有多个800V电桩高峰期的供电压力就几何倍增长了。
换电站则不同,车主换下来的亏电电池很多是在晚上错峰冲电,对于电网调峰富有意义。甚至第四代换电站相对三代的进步之一是增加了60㎡站顶光伏系统,每座站每年节约近1.8 万度电,成为光储充换一体站。
所以,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更低的车主使用成本,和独特的储能意义,将决定换电路线长远的生命力。蔚来换电,将坚定走下去。
文|张局
图|作者实拍及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老干部张局爱开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年1月1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2023年12月份以及全年的销量表现相继出炉。从数据来看,其中,12月份恰逢年末冲量的最后阶段,多家车企均取得了今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而从全年销量来看,车企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比亚迪:12月销量34.1万辆,全年销量302.44万辆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的“遥遥领先”,12月,
比亚迪
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34.1万辆,同比增长45%。1-12月,比亚迪顺利完成300万辆年目标,最终累计销量为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3%。
作为当前新能源市场上唯一年销量突破300万辆的车企,比亚迪2023年的成绩,事实上也为中国品牌以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增长,立下了大功。2024年,伴随着比亚迪多款产品持续投入市场,比亚迪有望再创新高。
理想:12月销量50353辆,全年销量376030辆
理想汽车
已经逐渐进入了规模化的新阶段。12月份,理想汽车首次月销量突破5万台,交付新车50353辆,同比增长137.1%。1-12月份,理想汽车累计交付已经达到了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
理想汽车L系列三款车型的成交均价基本在30万元以上。根据理想最新规划,理想首款纯电
MPV
理想MEGA
将于2024年3月1日正式上市,新车上市即交付。新车交付后,理想汽车的单车均价以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埃安:12月销量45947辆,全年交付480003辆
12月份,
埃安
销量45947辆,同比增长53%。1-12月,埃安全年累计销量480003辆,虽然未能完成年初定下的50万辆销量目标,但48万辆的年销量成绩,在新能源市场中仍然是头部级的存在。
今年以来,埃安的月销量也始终排列在前列。并且,伴随着
昊铂
品牌产品矩阵的扩充,埃安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也有所突破。
AITO问界:12月销量24468辆,全年交付94380辆
得益于问界新M7的产能持续提升,
AITO
问界也进入了新增长阶段。12月,AITO问界首次突破2万台,成绩为24468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量占据20611辆,占比高达是84.2%。
1-12月,AITO问界累计94380辆。12月份,
问界M9
已经正式上市。伴随着产品矩阵越来越丰富,AITO问界也在公布销量时明确表示,2024年起单月交付能力预计将突破3万台。
小鹏:12月销量20115辆,全年交付141601辆
继11月份销量首次突破2万台后,12月,
小鹏
汽车销量再创新高,交付新车20115辆,同比增长78%。1-12月,小鹏汽车全年累计销量141601辆,同比增长17%。
今年1月1日,小鹏汽车首款纯电七座纯电
MPV
车型也正式迎来了上市。根据此前订单数据显示,自广州车展开启预售以来,
小鹏X9
预售订单量已经超过了3万台。新车上市后,小鹏累计销量有望持续提升。
零跑:12月销量18618辆,全年交付144155辆
零跑汽车
12月交付量也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12月,零跑汽车交付量18618辆,同比增长119%。1-12月,零跑汽车累计销量144155辆,同比增长29%。
而细究零跑汽车连续增长的关键,与2023年零跑C11增程、2023款C11、2023款C01、2023款T03等新产品有关。去年11月份,零跑首款全球化车型
零跑C10
也已经亮相慕尼黑车展,计划今年将在全球市场上市并交付。
蔚来:12月销量18012辆,全年交付160038辆
12月,
蔚来
汽车销量18012辆,同比增长13.9%。1-12月,蔚来汽车累计销量为160038辆,同比增长30.7%。虽然与理想的规模有所差距,但在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蔚来汽车的市场份额仍然是头部级的存在。
此前在NIO Day 2023上,蔚来汽车亮相了行政级旗舰轿车
蔚来ET9
,新车预计2025年交付。此外,李斌还透露了第二品牌的进展,李斌表示,第二品牌将主打家庭用途,目前第二品牌各方面都在按计划推进,试制车验证工作进展顺利。
极氪:12月销量13476辆,全年销量118685辆
作为吉利汽车集团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极氪
12月销量13476辆,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月交付新纪录。1-12月份,极氪累计销量为118685辆,同比增长65%。
当前,极氪001仍然是极氪的销量主力,而极氪009和极氪X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也是翘楚般的存在。2024年1月1日,极氪第四款车型极氪007已经开启交付。新车的交付有望助力极氪连续刷新月交付记录。
智己:12月销量10412辆,全年交付38253辆
得益于
智己LS6
的强劲增长,12月,
智己汽车
销量首次破万,达到了10412台。其中,智己LS6占据了9878台。1-12月,智己汽车累计销量为38253辆,同比增长665%。
从曾经销量两千多台,增长至上万台,智己汽车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智己LS6的功劳。据了解,智己LS6上市以来,已经连续蝉联中大型
SUV
月度冠军。
岚图:12月销量10017辆,全年销量50552辆
得益于轿车、
SUV
以及
MPV
的齐发力,岚图12月再创销量新高,首次月销量破万,成绩为10017辆,同比增长479%。1-12月,岚图累计销量为50052辆,同比增长160%。
根据12月份的销量结构,其中
岚图梦想家
首次月销量突破了5000台,占据了岚图总体销量的半壁江山。按照这一趋势增长下去,岚图梦想家很有可能将成为继
腾势D9
之后,第二款超过合资头部
MPV
的中国新能源
MPV
车型。
极狐:12月销量8004辆,全年销量30016辆
12月,极狐销量8004辆,首次月销量突破8000台。1-12月,极狐累计销量为30016辆,同比增长138%。根据极狐规划,2024年,极狐还将推出两款全新产品。从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伴随着新品加入,极狐也有望迅速步入万辆俱乐部。
得益于极狐的强劲增长,2023年全年,
北汽新能源
累计销量也已经达到了9.2万辆,同比增长达到了84%。明年,北汽新能源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华为智选车型也将正式迎来上市。
红点观察:
除了上述新能源汽车品牌之外,
厂商
方面,车企也率先给出了各自旗下多品牌的新能源销量总成绩。其中,包含了 " title="哈弗" data-keyType="MasterB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红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06-15 23:22:15
2024-06-18 15:24:06
2024-06-16 10:27:51
2024-06-18 16:45:31
2024-06-18 09:20:45
2024-06-17 0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