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12:56:07 | 二手车
1.1-2月中国汽车前十企业销售339.5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4年1-2月,我国汽车市场上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共销售了339.5万辆汽车。这一数字占据了整个市场销售总量的84.3%。在这十家企业中,有些公司的销量出现下滑,如
上汽集团
、
比亚迪
股份、
广汽集团
和北汽集团;而其他企业则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奇瑞
控股公司,在同期内取得了显著增长。
2.营收130.5亿元,小鹏汽车公布四季度财报
小鹏
汽车发布了2023年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四季度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 153.9%,环比增长 53%;单季度交付6.0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70.9%;毛利率6.2%,汽车利润率4.1%;净亏损收窄至13.5亿元;年终,小鹏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57 亿元,回到历史高位。就数据来看,2023年的小鹏做到了相对圆满的“开局艰难,逆风翻盘”。
官方给出的今年第一季度交付指引是2.1-2.25万辆,同比增长15.2%-23.4%,依此计算,3月份的预估交付量在8,205辆到9,705辆之间,高于前两个月;对于同一季度的营收预期是58-62亿元,预估同比增长约43.8%-53.7%。在财报会议上,何小鹏进一步剧透全新品牌将在
北京
车展期间推出,三季度上市交付,正式进军10-15万元A级车全球市场。另外,今年下半年还会交付一款内部代号为F57的全新车型。
3.全新
奥迪Q6
e-tron全球首秀
奥迪Q6
e-tron迎来全球首发亮相,新车定位纯电中型
SUV
,是
奥迪
基于PPE豪华
纯电动
平台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将在今年北京车展亮相。而随着位于吉林长春的奥迪PPE高端电动汽车工厂年底竣工,全新奥迪Q6 e-tron将在该工厂实现国产,这是奥迪在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款车型。
这车的外观造型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燃油车的经典设计,细节方面进行了电气化处理。车尾还是熟悉的奥迪式风格,贯穿尾灯在样式上做了更符合电动化时代的创新。内饰采用全新布局,搭载由11.9英寸的奥迪虚拟座舱全景显示屏和14.5英寸的触摸屏组成的多媒体交互系统(MMI),副驾一侧还配备了娱乐屏。续航方面,配备100kWh的电池组,综合续航625km。
4.深蓝G318首发亮相
深蓝G318
首发亮相,将在今年内上市,瞄准30万级市场。外观采用经典的方盒子造型,配备“C”字形的LED日间行车灯;前保险杠造型非常粗犷厚实,充满野性。车身侧面的线条硬朗立体,搭配前后凸起的轮眉线条、五辐式轮毂和AT轮胎,呈现出较为浓厚的硬派风。车尾配备硬派
SUV
标志性的外挂式备胎,尾灯造型也呈“C”字形。
尺寸方面,车长4998mm,轴距2880mm,整体与
坦克
400 Hi4-T相近。车内采用对称式设计,配备了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14.6英寸智慧屏,中控屏下方设置了一排实体控制按键。动力将搭载由1.5T发动机组成的增程系统,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可选。另外,还提供丰富的原厂拓展件,包括行李架、前照灯、电动踏板、背包行囊、备胎等。
5.小米集团总裁二手车
卢伟冰
回应小米汽车定价
小米汽车
超级工厂已经在3月19日正式揭幕。随着
小米SU7
发布会的临近,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回应小米汽车进展时表示,小米SU7是一辆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性能、配置和体验都非常出色。关于定价问题,他表示会有点贵,但相信大家看完3月28日的发布会后会认可这一定价。
卢伟冰介绍,小米的阶段性目标是进入纯电豪华轿车的销量前三。但他同时表示,相比销量,小米更关心用户的体验和口碑。他还介绍,在雷军发布了预约品鉴微博后,一天之内预约到店试驾的人数增加逾10万人,其中有的单店预约人数超过1万人。
6.特斯拉中国超充网络扩至800+充电站
特斯拉
中国日前宣布,特斯拉充电开放范围扩至800多座充电站,其中包含450多座超级充电站、35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其它非特斯拉品牌的电动车,也能够前往特斯拉超充桩充电,具体使用方法有两种:1.通过Tesla应用程序>为非Tesla车辆充电>充电地图进行查看;2.通过Tesla微信小程序>点击底部“地图”图标>点击右上角“筛选”,选择“向非Tesla车辆开放”,筛选后查看充电地图显示站点。
据了解,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建有超过5万个的超级充电桩,在中国大陆已经建设了超过1,800座超级充电站、1万根超级充电桩、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
7.宾利推迟实现全面电动化
据外媒报道,由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首款电动汽车的延迟,
宾利
推迟了在2030年实现全面
纯电动
化的计划。该品牌的首席执行官Adrian Hallmark表示,宾利仍然致力于碳中和,以及实现全面电动化,但现在计划将时间推迟几年。在2030年之后,宾利在提供
纯电动
汽车产品的同时仍将继续提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022年初,宾利宣布了一项将在未来10年投资34亿美元进行可持续性投资的计划,彼时的预期是2025年推出旗下第一款电动汽车,随后每年推出一款新的
纯电动
车型。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该公司预计首款电动汽车将于2026年发布,随后的车型也将推迟发布。Hallmark指出,宾利首款
纯电动
汽车的发布延迟是由于软件问题以及根据宾利的标准开发汽车架构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并强调这些挑战是宾利推迟电动汽车计划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8.标致408龘龘款售10.97万起
东风
标致
新408龘龘款上市开售,3款配置的售价区间为10.97-12.57万元。作为改款车型,换装了第四代360THP 1.5T四缸发动机,燃油经济有所改善,同时针对配置进行了升级。
具体来看,外观主要新增了“塞尚白”、“莫奈灰”和“德加黑”3款全新车色。智能化方面,搭载最新的Blue-i 3.0智能网联系统。配置方面,标配自动大灯、自动感应式雨刷、主驾座椅八向
电动调节
,中配车型的副驾座椅升级为八向
电动调节
。不过入门版不再标配天窗,更改为选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董涛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势Auto-First|张宪
从各车企张榜2024年1月份销量数据来看,“开门红”是汽车行业主旋律。
经过新能源转型、企业调整阵痛后,
东风
汽车1月份销售27.4万辆,同比增长120.2%,环比增长59.3%,其中,东风乘用车三大品牌迎来“开门红”,1月销售2.3万辆。
东风风神
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128.6%;
东风奕派
首款车eπ007订单首日破万;
东风纳米
上市首月销售超0.5万辆。多年技术积累、密集产品布局和近来高调发声的东风,终于在春寒料峭时节迎来小绽放。
但汽车行业的卷远未结束。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2023年全年汽车产销超30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超过30%,这是一个全新里程碑和历史节点,新能源时代似乎已经提前到来。
但从整体看到局部,又显得那么不均衡,一些细分市场新能源份额已经超过60%,而有些市场刚过15%。在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全新商业模式没有闭环的当下,2023年高调进场的小米和悄悄离开的新势力擦肩而过,传统车企也撸起袖子陆续发力,这是一场远未到排定最终座位的时刻。
2023年车市发力者,无不是未雨绸缪受益者。
比亚迪
三电领域28年布局、
奇瑞
海外业务20年积累、东风超50年造车积淀叠加20年新能源积累,让它们分别在新能源、海外市场、高端新能源国家队各领域跑在了前面。
本就做好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规划的东风汽车,在1月12日工作会上又发布了《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2024年发展再度拧紧发条。
改革东风
2023年,和行业一道承受巨大新能源转型压力的东风汽车,多绸缪、紧布局、抓进度,初见成效,特别是东风岚图,作为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高端新能源排头兵,在2023年突出重围,对于汽车行业意义重大。
东风汽车做了什么?
正如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所说,“东风的事业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一代又一代的东风人,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推动东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事实上,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的新能源转型,全行业都在做技术、产品、品牌、渠道、营销方式等层面的试错。在全行业还在探索新能源新盈利模式、技术远未终局、市场远未固化、2023年最后几天还有入局者的当下,岚图在高端新能源国家队抢滩,背后是东风汽车深远布局使然。
技术和产品为几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做好了储备的东风汽车,在2023年乘用车品牌矩阵和盘托出。豪华和高端品牌分别由
猛士
和岚图领衔;“东风”品牌旗下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个商品品牌承担满足主流市场需求的使命;
东风风行
和
启辰
则满足消费者个性、多元化的选择。
目前东风汽车构建了盖豪华、高端、主流全领域的新能源乘用车格局。为匹配更好的资源、效率最大化以及各板块竞合,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尤峥分管高端品牌岚图和豪华越野品牌猛士,其余的主流新能源领域由东风集团副总经理陈昊挂帅。
杨青在工作会上表示,2023年公司体制机制类改革走深做实,先后优化“新车型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完善KPI+MTP能力“双目标”考核机制,建立新型经营责任制。为达成改革目标,东风汽车将从专业化整合、创新驱动、市场化机制、公司治理、内控机制、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七个方面深化改革,寻求突破。
科技东风
科技是汽车公司发展最重要引擎,没有三电、架构、智能化等领域的领先,就没有未来。
在新能源赛道,东风汽车技术层面已经形成东风悦享智能品牌、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品牌、马赫动力品牌以及“
东风氢舟
”氢动力四大品牌。
目前东风已构建行业领先的中央集中式、面向服务、软硬件解耦的SOA电子电气架构;新一代马赫混动发动机最高有效热效率突破至45.18%,行业第一;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开中国品牌先河;固态电池技术性能行业领先,示范运营超百万公里,此外在芯片、自动驾驶等决定供应链安全和自身技术话语权等领域,东风均勤做功课、紧布局,走在了行业前列。
尤峥表示,近年来,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加快创新驱动和科技跃迁,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基本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和商品布局,平台、技术和资源的体系能力基本形成。这是东风公司未来发展的底气和支撑。
十四五”期间,东风汽车研发投入累计将达千亿级,2024年将实现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面向2025年乘用车领域将投放21款电动产品、商用车领域将投放17款新能源基础车型,东风汽车新能源发展蓄势待发。
蓄势东风
在边调整、边向上的2023年,东风汽车在高端新能源、品牌布局、组织调整、发展战略等层面取得显著成绩和进展。各细分板块已经积蓄了强大势能。
2023年,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50万辆,海外销量在20万辆台阶上稳中有升;岚图实现从“一年一车”到“最快出海”,产销逐月快速提升,猛士首款车型
猛士917
上市交付,达成7项中国第一;面向主流市场的东风奕派品牌、聚焦国民纯电市场的东风纳米品牌相继发布,东风新能源品牌、平台及产品战略布局更加完善;面向绿能、智能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资源掌控取得重要突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蝉联国内汽车行业第一,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东风汽车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表现也获得了权威央媒的认可,旗下猛士917、
岚图追光
PHEV、东风
日产
超混电驱
奇骏
以及马赫动力研发团队一举斩获央视第四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大奖。其中,猛士917荣登榜首,斩获全场唯一最高奖“评委会年度风云车”,充分展现了东风汽车转型升级、跃迁发展的丰硕成果。
已经明确发展目标的东风汽车,2024年已经下出“先手棋”,公司工作会上明确了7项重点工作:提升营销力;打造可持续商品竞争力;提高成本竞争力;推动合资业务可持续发展;海外业务形成新的增长极;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强化基础管理。
杨青要求,2024年是东风汽车转型升级的关键年,也是东风汽车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年。要砥砺当好“国家队”的勇气,敢于担当,勇争第一,加力提效深化改革,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推动东风汽车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汽势观:洞察力决定竞争力
2024年1月,东风汽车的小绽放、开门红,是公司优化战略布局、加快转型突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新能源技术、商业模式、市场格局还在剧烈演化中,谁能占有新能源的一席之地,全都写在企业的战略选择中。背后是企业对科技、行业、管理等层面的思考和洞察,这是企业竞争力的本源。具有55年造车经历的东风汽车,从目前的技术、产品、品牌乃至战略布局来看,已经做好了未来发展支撑,匹配上深度改革激发的效率后,东风汽车未来不容小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阿维塔、大众ID.2024年销量增长,新势力不敌传统车企的相关内容。
尽管2月份春节后比亚迪陆续推出年度改款车型的荣耀版,带动自主、合资及豪华品牌纷纷加码,使得车市内卷更剧烈。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传统汽车纷纷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阿维塔、广汽埃安、上汽大众ID.家族纷纷交出不错的答卷,它们的领先技术、出众产品得以落地,甚至在中高端市场初见成效。
阿维塔1-2月销量:0.95万辆
2024年,阿维塔的市场成绩持续走好。在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华为三大行业巨头的联合赋能下,阿维塔展现出硬核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1-2月,阿维塔累计交付9516辆,其中阿维塔1交付3095辆,阿维塔2交付6421辆。阿维塔旗舰车型之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依旧能够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得益于其本就出色的品质实力。
以阿维塔2为例,该车型搭载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全系标配3颗隐藏式激光雷达,可实现超过一个标准足球场长度的远距探测。除了阿维塔2,阿维塔1也有新动作,其通过OTA推送方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驾驶体验。这一升级基于华为ADS 2.0技术,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领航辅助功能,让阿维塔1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路况实现高阶智能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受芯片短缺影响,致使阿维塔部分车型的交付延迟。如今阿维塔表示零部件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进一步缓解。接下来,我们可以期待阿维塔旗舰车型的顺利交付。
广汽埃安1-2月销量:4.2万辆
广汽埃安也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月销量16676辆,1-2月国内外累计销量41623辆,同比增长8.7%,稳居主流纯电动车品牌前三名。广汽埃安的出色业绩,少不了这个品牌自身的口碑以及技术在支撑着,包括AEP3.0高端纯电专属平台、夸克余神电驱,以及最新的弹匣电池2.0等等的技术提升。
这是消费者愿意为车型买单的重要原因。广汽埃安一直在坚持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的路线,通过技术哺育产品来解决消费者日常用车环节中的痛点来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加上埃安还是背靠广汽集团,无论是研发资金,还是新车研发和制造,都有着不菲的实力。
吉利新能源1-2月销量:13万辆
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为18.4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6.43万辆,同比增长5%,新能源渗透率达35%。2024年1-2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3万辆。吉利银河保持强劲势头,1-2月销售28343辆,上市9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1万。
而几何系列为10514辆,领克新能源为6208辆,极氪为7510辆,这些新车都成为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销量增长助力。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离不开此前发布的两个蓝色吉利行动和智能吉利2025战略。
目前,吉利已经完成了新能源转型,混动、纯电等多元的新能源汽车布局,有着十足的市场竞争力。
上汽大众新能源车1-2月销量:1.6万辆
虽然合资新能源车的市场热度不如自主车型,但是上汽大众ID.家族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上汽大众2月销售汽车6.3万辆,其中ID.家族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7500辆,继续在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中位列第一。
1-2月销售15.81万辆,同比增长8.77%。ID.家族热销的背后,主要是车型具有全面超越同级车型产品力。以ID.3为例,出众的颜值吸引不少人喜欢,还有德系底盘、后置后驱,前麦弗逊式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挂、高密度三元锂电池等配置。
而ID.3的性能也足够出众,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25kW,峰值扭矩310Nm,3秒即可完成0-50km/h加速,加上5m转弯半径,能够带来不错的驾驶乐趣。ID.4 X和ID.6 X也有不错的设计。
其中,ID.4 X在续航性能、驾控灵活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都有着出色表现,均衡的产品实力深受消费者喜欢。而ID.6 X不仅有德系品质、丰富的功能配置,还有宽敞的车内空间,以及6座和7座车型供选择,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购车需求。
未来ID.家族还会持续壮大产品阵容,上汽大众全新中型纯电动轿车ID.7 S已经正式亮相,该车型是此前上市的一汽-大众ID.7 VIZZION的兄弟车型,届时将与ID.4X、ID.6X、ID.3一道,共同推动上汽大众ID.家族在2024年的销量持续增长。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的优势主要是资金充足、技术过硬等,本文列举的品牌,今年均在新能源车领域斩获佳绩,一方面意味着车型的实力到位,另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消费者选车倾向于大厂品牌的车型,不会有倒闭的风险。
近些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陆续有车企出局,给车辆的售后造成很大的困扰,如果你想安安心心用车,本文提及的品牌都值得信任。
2024-06-23 09:34:44
2024-06-22 21:50:33
2024-06-24 20:13:24
2024-06-24 13:59:47
2024-06-15 23:22:15
2024-06-18 15: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