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17:25:27 | 二手车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达到29743辆,同比增长惊人的143%。
其中,6月份的销量表现尤其亮眼,纯电动汽车销售量为7065辆,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72%。从今年3月开始,纯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如同火箭般蹿升,从2月份的2107辆一路攀升至6437辆,随后几个月保持在5000至6000辆的高位区间。在销量排行榜上,
BAIC E系列连续两个月独占鳌头,以1506辆的销量傲视群雄,荣膺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然而,荣威E50的销量却从5月份的61辆下滑至9辆,显示出明显的差距。
另一方面,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同样稳步前行,6月份的销量为5301辆,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达到382%。
从1月的2422辆到6月的5301辆,除了2月份稍有下降外,整体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均在增长,但纯电动汽车的增长势头更为迅猛。然而,荣威E50销量的下滑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亟待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推广策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BAIC E系列的持续热销,连续两个月蝉联销量冠军,反映出消费者对其高度的认可和青睐。
综上所述,纯电动汽车市场正蓬勃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保持着稳定的上升势头。对于荣威E50来说,销量的下滑是一个警醒,提升产品力和市场策略是提升销量的关键。
截止到2021年06月份,荣威iMAX8最新月销量为461辆,2021年累计销量为2506辆,在MPV中,月销量排名第19名,年销量排名第20名,中国车中,月销量排名第145名,年销量排名第140名。
车见万宜讯——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2024款
飞凡R7
携手
飞凡F7
都市版正式上市。外观并无太多改变,主要在新车舒适性配置方面有所升级。价格实现大跳水。但在起售价已跌到19万元以内的情况下,在新能源行业中依然没有掀起半点波澜。这也不足为怪,毕竟
飞凡汽车
销量惨淡至极:
SUV
产品飞凡R7月销量维持在100台到200台,2023年目前累计销量2708辆。以目前最新公布的10月销量计算,
飞凡R7整月106台销量甚至不及比亚迪元一个小时的平均销量
。中大型轿车F7也好不到哪里去,月销维持在1000台到2000台左右,其中相当部分销量是二手车
上海
本地市场和大客户集中采购消化。飞凡品牌市场存在感几乎为零。今年前8个月,飞凡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近50%,有门店被提前退租,品牌正被上汽边缘化面临巨大危机,可以说是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作为比智己更早诞生的上汽嫡系新能源品牌,为何智己通过多轮产品营销与新车攻势后逐步迈入主流新能源品牌序列,而飞凡汽车却不断被边缘化呢?
多次更名 定位模糊 知名度不升反降
我们先从历史讲起。作为
上汽集团
旗下的新能源品牌,从
荣威
旗下单一产品序列到独立品牌并更名为R汽车,再到整合为飞凡汽车,四年间三次更名,定位始终不清晰。导致了公司前后营销不畅通,市场反馈的累计效应一般。前一年才说的智能Marval R,第二年又讲起场景重构与智驾实力。飞凡汽车的知名度始终非常孱弱。
上汽在2019年开启了新能源品牌向上战略,并推出了
荣威Marvel X
和
名爵eHS
两款新能源车型,然而这两款车型并未实现上汽冲高的梦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上汽决定打造一个新品牌。
于是,2020年5月上汽基于荣威推出了专注于中高端新能源赛道的新品牌——R品牌。R品牌发布的两个月后,该品牌也发布了该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ER6。ER6作为R标的首款车型,基本就是换壳而来,加之续航折损率高、售价不低等问题,市场反馈始终一般。到了21年2月,R品牌再次发布了全新车型——MARVEL R。这一次作为全新车型问世,R标在新能源与智驾赛道做好了全面迎战的准备。MARVEL R作为主打智能
SUV
的全新车型,更是与元戎启行等多家自动驾驶赛道的独角兽公司建立深度合作。
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发布新车型后,依然无法改变销量颓势的现状,R品牌选择再次对自身进行升级。
2021年10月下旬,上汽集团宣布把R品牌正式更名为飞凡汽车,此后这一新品牌会以独立品牌、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飞凡汽车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主攻20万-30万元这一价格区间新能源市场。
仓促更新品牌 背刺忠实车主 经销网络崩塌
虽然通过更名,飞凡汽车站到了更高的位置上,但这一品牌升级也让飞凡汽车与之前的历史彻底决裂。在卖出5000台MARVEL R之后,这款当初被寄予厚望的新车草草收场。这5000多名在品牌初期坚定支持R标品牌的车主们、自动驾驶公司们彻底成为了遗孤。2021年11月,飞凡创立后次月的广州车展上,公司发布了品牌升级后的首款新车型飞凡R7。
从这时起,飞凡汽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飞凡为了实现全方位的独立,从此时开始抛弃了之前依赖的荣威销售网络,改为飞凡体验店直销和独立经销商加盟结合的模式。这直接导致了飞凡基本放弃了二线以下城市。无力直营布局、没有经销商加盟、缺少售后服务网点让飞凡的布局之路异常艰难。其他新能源品牌重视的一线城市社群营销、优质售前售后服务在北上广深所有飞凡商超体验店你都无法获得,你只会见到偷偷躲在角落玩手机的飞凡销售。
在这种背景下,飞凡R7无法帮助飞凡汽车脱困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新车真的很好看,性价比也不错。R7的不温不火,公司将翻盘希望寄托在F7上,轿车与
SUV
双车战略也能加速产品布局。但是F7上市仅3个月销量就开始下跌,4月上市、8月快速降价也加速了品牌口碑崩塌。
2022年成都车展上,飞凡汽车宣布全国范围内飞凡F7“限量钜惠季”限时政策,其中飞凡F7针对进阶版和进阶Pro版直降1.5万元,降价后分别为21.49万元和23.49万元,而长续版、长续Pro版、性能Pro版车型降价达2万元。4月刚上市,8月就大幅降价,让刚提车的用户叫苦不迭。
近日2023年广州车展期间,飞凡又推出2024款飞凡R7,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18.99-22.99万元。飞凡F7都市版同台上市,售价18.99万元。同时飞凡 F7 全系(除都市版)最高立减 3 万元,5000-1.2 万元选装包限时免费升级,起售价 18.99 万元。新款上市如今成为了被品牌寄予厚望的“翻身之作”,只是不知道,一味的降价并不会换来销量,只会让潜在购车用户更加怀疑。
无论R品牌时代,还是飞凡汽车成立后,旗下的产品都没有实现很好的销量,由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飞凡汽车的品牌,尤其是其官方一直想要实现的高端品牌定位,或许没有多大的感知。
飞凡汽车难扛起大旗,既有产品力方面的原因,也与品牌影响力不足有关。这个品牌始终没能在中国用户内心生根发芽。
同场竞争 外形相似 手足残杀靠边站
对内来说,智己和飞凡由于“出身”同源,且有太多相似之处,一直让人联想背后的特殊关系。首先是产品推新的节奏和时间。当智己推出L7后,飞凡紧跟着推出了R7。智己发布LS7,飞凡也发布了F7。两组车辆配置方面也高度重合。
智己L7
与飞凡F7、
智己LS7
与飞凡R7,彼此之间造型相似度较高,长、宽、高、轴距的差距均不到100mm、电机参数相差无几,电池都用宁德时代,车机互联和辅助驾驶配置也差别不大。
可以理解,同一台车高昂的开发成本背后,进行两个品牌不同定位的分拆打法,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也能分摊前期成本。但是这两个品牌车型并没能打出差异化,智己在价格上出现的下探,也让飞凡收到挤压。
智己在首款车型L7销量遇阻时快速调整策略,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主打社群和高端玩法,借助
SUV
产品LS7快速扳回一城,但是飞凡汽车还在继续沉沦。
青睐名人代言 忽略口碑效应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飞凡汽车从品牌建立至今一直很青睐名人代言效应。品牌更名伊始,邀请周杰伦作为R汽车品牌挚友,去年品牌一周年时与廖凡拍摄了以凡为名,今年又提出了“陆毅家的第一台纯电车是飞凡”。三年三换代言人。真的让人费解,这种明星的选择除去消耗大量营销费用,最终转嫁到消费者的车价上,究竟是会提升品牌调性还是能直接转化销量?相较之下,飞凡对用户口碑倒是得过且过。2022年,仅上市四个月,第一批购买和支持飞凡的车主抱怨F7出现了各种质量问题。在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上,有不少车主对飞凡车身低频共振问题发起了投诉。根据车质网数据,多名飞凡车主投诉称,车辆在行驶一些路段时产生低频共振,导致耳压轰头,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和驾驶员的身心健康。除了低频共振问题外,F7还出现了诸如车身附件异响、电器故障、不兑现销售承诺等一系列问题。
事实上,飞凡汽车的质量问题由来已久,遇到多次车主维权事件。
2022年8月的成都车展上,飞凡汽车就曾遭到第一批ER6车主大规模现场维权,原因是续航严重虚标。按照飞凡官方给出的数据,
飞凡ER6
拥有三个版本,其中智领版续航里程为520公里,智行版和智享版则为620公里。然而,车子的实际续航里程仅有300多公里,几乎打了5折。
今年3月,在多次投诉无果后,飞凡汽车再次被消费者用“修车很频繁”、“不是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等白底黑字标语贴满,以表达对该品牌的不满和愤怒。然而,飞凡汽车不着手去解决产品力的问题,反而将精力用在不同技术路线和销售模式上。
新能源市场的大门不会始终敞开,从17年至今的窗口期是用户形成品牌认知的关键时期,越往后用户的教育成本就会越高。目前新能源市场严重“内卷”,竞争进一步加剧。威马、
爱驰
等一批新能源品牌已悄然“倒下”、
小鹏
、问界销量也严重下滑,淘汰赛早已开启。对于销量极其惨淡,市场存在感极其微弱的飞凡汽车而言,时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相比盈利,飞凡汽车目前谈如何“活”下去更为实际一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见万宜,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荣威e50大概多少钱有报道称不会超过30W 应该便宜不了估计20多万 国家补贴完了怎么也得十五六万吧猜测猜测...————————————————————————荣威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属于中混动力(节油20~30%),百公里油耗7.5L,市场售价23.68万元。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该车型只在全国25个指定城市的公共服务领域用户可享受3.2万元政府补贴。
2022纯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市场的主力,其销售业绩近年来显著增长。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中国品牌的身影尤为抢眼,比亚迪以卓越表现独领风骚。比亚迪凭借33%的市场占有率,傲视群雄,成为唯一实现零售量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ModelY车型更是以747,500辆的销量荣登榜首。五菱宏光和比亚迪汉EV也凭借各自的实力跻身榜单前列。
长安汽车2024年1-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54%易车讯近日,长安汽车公布了旗下中国品牌新能源销量成绩,在2024年1-2月,共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超54%。其中,深蓝汽车、阿维塔交付同比翻倍,长安启源累计销量突破55000辆。具体来看,深蓝汽车2月累计交付9994辆,同时旗下深蓝SL03与深蓝S7均推出了荣耀版车型,在车型
累计销量突破500万从热销的轩逸看日产的大战术与小心思东风几时来,流年暗中换。再有一个多月,2023年即将迎来尾声。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年有挑战也有收获,是时候做个复盘总结。而对于车企来说,剩下的一个多月,是年底冲量的“重要时刻”,容不得半点松懈。其实,对于一些长期畅销的车型而言,今年的成绩怎样,在2024年的前夕,已然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在家用轿车市场,有崭露头角的新星,
2月轿车销量:秦PLUS荣耀版登顶,E级、A6L双双前十近日乘联会(cpcaauto.com)公布了2024年2月汽车(乘用车)销量(零售)数据:受到春节假期、1月销量透支、以及降价潮造成的观望情绪影响,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为109.5万台,同比下降21.0%,环比下降46.2%,其中轿车总体销量为49.8万台。到具体的车型销量上,比亚迪在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2月19日),上市
suv销量排行榜2023汽车近年来,SUV因其独特的外观、宽敞的空间和优越的通过性,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销量也远超轿车。那么,哪些SUV的销量表现更为出色呢?以下是我们为您准备的2023年1-7月份SUV销量排行榜(完整版)1~313名。从整个榜单来看,销量表现可谓“两极分化”。仅有两款SUV的销量超过20万辆,分别是ModelY和CR-V,而有七款SUV的销量破10万辆,包括哈弗H
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4年1.比亚迪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2.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
1月汽车销量排行榜:61家车企/品牌销量排名,长安夺冠【2024年1月汽车厂商/品牌销量排行榜】在经过去年12月份大涨之后,2024年首月国内车市销量下滑,相比2023年12月有较大幅度下跌,其中新能源车销量预计环比跌幅达到37%。从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来看,长安汽车零售销量高达32.3万辆,毫无争议夺得1月车企销量冠军;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集团销量均超过20
2024-06-23 09:34:44
2024-06-22 21:50:33
2024-06-15 23:22:15
2024-06-24 20:13:24
2024-06-18 15:24:06
2024-06-17 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