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08:02:41 | 二手车
在2023年,造车新势力们想在销量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要么靠实力强大的全新车型,要么就得靠价格战。而在2024年,局面会不会有变化呢?不妨让我们先看看1月份造车新势力前10位的情况吧。
在2023年,
小鹏
汽车靠着
小鹏G6
让交付量起死回生,但小鹏G6在2023年12月的交付量已经下滑到7673台,有拐头向下的趋势,随后2024年1月份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仅为8250台,相比上个月超过2万台的交付量环比下降幅度达59%。虽说
小鹏X9
的订单量有一定积压,但这会大幅影响其他车型的交付吗?
腾势
汽车在1月份的交付量为9068台,成绩依旧很稳定。毕竟在2023年,仅腾势D9 DM-i一款车型的交付量就轻轻松松突破了11万台,积攒的口碑不可估量。
哪吒汽车
在1月份的交付量为10032台,相对2023年的整体表现来说中规中矩,但若没有1月份的5000元红包等福利,交付量想必更加难看。毕竟哪吒汽车旗下的
哪吒S
不及预期、
哪吒GT
又打不开细分市场,只能靠
哪吒U
和哪吒U的魔改车型
哪吒X
继续在网约车市场冲量。
蔚来
在1月份的交付量为10055台,相比上个月出现了44%的环比下降,想必遇到的困境很可能和小鹏汽车差不多。但另一方面,蔚来好不容易打开的高端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而运营成本又居高不下,如何转型至关重要。
零跑汽车
1月份的交付量为12277台,相比上个月也有34%的环比下降。只能说,一旦临近春节优惠幅度回收,市场的响应也是非常迅速的,更何况零跑汽车去年开始就定调以性价比来卖车。
极氪
在1月份交付新车12537台,成绩的确可圈可点,并且极氪007车型的交付量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只不过按照极氪23万台的年度目标来看,在不打价格战的情况下,想完成还是有点难度。
深蓝汽车
的1月交付量为17042台,维持住了上个月的迅猛态势,可见旗下两款车型的实力的确不错。但从优惠幅度来看,
深蓝SL03
和
深蓝S7
依旧有加码的趋势,只看全新车型
深蓝G318
在上市之后能不能开拓新的市场了。
埃安在1月份的销量为21938台,同比下滑达45%!可见,去年埃安在“保50万台,冲60万台”的销量目标下有点伤筋动骨,1月份就会面临无计可施的情况。当然,
昊铂
依旧有凭借着实力翻盘的希望,就看网点建设和宣传能不能下血本了。
理想汽车
的1月份交付量为31165台,相比上个月超过5万台的交付量来说退步也非常明显。而想完成今年80万台的交付量目标,就得看旗下车型改款之后实力能提升多少了。
AITO
问界品牌在1月份交付量达到了32973台,毫无疑问,新款
问界M7
当然功不可没,且
问界M9
无疑还会持续爬坡。毕竟从订单量来看,AITO问界品牌的确让许多造车新势力同行都十分羡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92黑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前瞻观点:
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
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的flag?
传统车企 稳中有升
比亚迪
作为销量最多的车企,
比亚迪
是少有的完成了年度目标的车企,2023年销量301.3万辆,完成年度目标300万辆。网传在2024年,比亚迪年度目标为450万-500万辆,同样是大踏步前进。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创建的多个品牌,加上今年打出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让这个目标脱离了空想。
技术实力带来的品牌口碑攀升,加上出海所能带来的销量增长,2024年的比亚迪有很大可能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征伐之路。
2 月 1 日,比亚迪在港交所公告,披露了2024 年 1 月的销量数据: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多万辆,同比增长 33.14%。相比23年12月的30多万辆虽然有所下降,但乘用车出口量达到3.6万辆,同比增长247.5%,依然欣欣向荣。
长安
长安
汽车给出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280万辆。2023年,长安汽车的销量超255万辆,同比增长8.7%,目标完成率为91.07%。虽然并未完成目标,但280万的目标也并不显得好高骛远。同时,长安汽车也给出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75万辆。
这几个数字的信心是建立在2024年有大量新品发售的基础上的。
根据长安汽车给出的新品计划,一季度,全球首款增程皮卡
长安猎手
将开启交付;二季度,深蓝硬派
SUV
G318将正式上市;三季度,
阿维塔
旗下第二款
SUV
E15、深蓝C857、
长安凯程
G393正式亮相;四季度,新汽车CD701、阿维塔中型轿跑 E16、
长安启源
C798、长安
马自达
J90A等将推出。长安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将在东南亚市场导入
阿维塔11
、Lumin、CD701等7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整体来说,众多的新品加上海内外同时发力,长安汽车的目标可以说是相当稳健。
只是深蓝定下的目标较高,可能需要今年推出的新车成为爆款才能达到。从目前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安汽车1月份销量达到了28万,同比增长63.19%,环比增长30.35%,可以说是来了个开门红。以现在的势头,长安汽车完成年度目标不在话下。
广汽
广汽集团
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7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目标110万辆,旗下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广汽
埃安
2024年将挑战80万的销量目标。2023年全年,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50.5万辆,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549602辆,目标完成率在94.89%。广汽埃安计划增幅在66%,挑战不小,去年下半年销量下滑明显,被理想和问界持续挤压,
即使今年将推出多款新品,从目前销量表现来看,也称不上乐观。
吉利
吉利汽车
2024年的目标是190万辆。202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为168.65万辆,是少有的完成了目标任务的车企,从中也能看出吉利汽车比较务实。这种务实的作风也延续到了今年。
2023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连续11个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如果能维持这个势头,今年的销量目标想必并不困难。
同时,吉利汽车已经推出了两款新车型
极氪
007以及
银河E8
,目前看来表现不错,相信能在2024年撑起一片天。
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公布了1月份的销量数据:2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6.5826万辆,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以目前的销量数据来看,吉利汽车达成年度目标同样比较乐观。
长城
长城
汽车2024年度目标是190万辆。相比去年的销量和目标完成率,这个目标显然步子迈大了: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为123万辆,年度目标160万辆,完成率77%。
长城旗下的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等品牌矩阵相对完整,但要完成目标,需要达到超过54%的销量增长,对于长城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根据目前公布的销量信息,长城汽车1月销量为10万多,同比增长69.0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25030辆。在新能源车领域,长城汽车的增长较多,但绝对数量仍不占优势,要想完成年度目标,长城汽车仍需在新能源汽车上持续发力。
奇瑞
章红玉在1月26日的2024
奇瑞
家宴·广州站致辞中透露,2024年奇瑞集团目标为“销量增长率力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2023年奇瑞集团销量为销量188.1万辆,按照12%的销量增长率来计算,2024年销量目标约为248.33万辆,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所说:“2024年,我们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客气了。”表现的进取心截然不同。
即使只看23年销量增速,奇瑞想要达成新一年的目标也并非难事。何况,据传奇瑞还将推出多款新车,如果新能源汽车方面能够后来居上,销量增长潜力更是毋庸置疑。
1月份,奇瑞公布销量,集团销售自主品牌汽车20多万辆,同比增长107.5%,其中
捷途
品牌还在1月份迎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用时仅65个月,成为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的中国新锐
SUV
品牌。在后续推出多款新车的情况下,奇瑞达成销量目标比较乐观。
新势力车企 普遍激进
问界
问界2024年销量目标为60万辆,是目前已经公布年度目标增幅最多的车企。2023年,问界全年销量为9.4万辆,24年的目标看起来有些好高骛远,却很有可能达成,因为
问界M7
在1月第三周周销量超7000辆,
问界M9
也是肉眼可见热度攀升,再加上问界还计划推出一款全新
SUV
车型问界M8,
只要其能够保证足够的交付能力,M7等车型能延续爆款势头,乍看之下有些可望而不可即的2024年目标也不在话下。
2024年1月,问界全系交付新车3.2973万辆,环比增长34.76%,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列头把交椅。问界1月份销量基本均为问界新M7,增长趋势未来可期。
零跑
零跑汽车
2024年销量目标为40万辆。对于零跑来说,这个目标无疑有些好高骛远了,因为在2023年,零跑汽车的年销量只有14.4万辆,也未能完成23年的年度目标,一下子增幅达178%,恐怕零跑汽车今年依旧无法完成目标。但零跑汽车也不是全无希望,
2024年即将亮相的多款新车如零跑C10、C16,以及下半年推出的诸多新品,再加上与Stellantis达成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都为销量增长搭建了有利的平台。二手车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零跑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2万多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大涨978%,但与2023年12月份相比则下滑了34%。零跑汽车要达成销量目标,仍须等待新品的推出。
哪吒
哪吒汽车
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0万辆。2023年下半年,哪吒汽车销量不振,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2.7万辆,成为新势力中唯一销量下滑的车企。2024年,哪吒汽车将推出多款车型,包括山海平台首款
SUV
哪吒L
、全新
跨界车
型,还有6款全球车型,并将加速产品迭代,在海外市场也将规划建厂,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亲自担纲营销事务任营销总裁,可见其整改力度之大。
对于哪吒汽车来说,本年度的目标恐怕也是“不疯魔不成活”了。
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份哪吒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95%。同时,今年1月份,哪吒汽车第三家海外工厂正式在马来西亚落地,配合全球化战略,哪吒汽车仍有希望冲击20万目标。
小鹏
小鹏
汽车2024年年度目标为28万辆。2023年,小鹏汽车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4.2万辆,几乎翻倍增长的新目标确实有些过于乐观。2024年前三周小鹏汽车的表现也并不出彩,
小鹏G6
优惠1万元也没能阻止销量下滑。不过,今年小鹏将推出3—4款新车,进一步拓宽产品线,且从23年年初就开展的内部改革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浴火重生后的小鹏汽车在新的一年是否能带来截然不同的面貌,就有待时间去验证了。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小鹏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8千多辆,位居同期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第五名。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但小鹏要想达成年度目标仍有些困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世界汽车官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月份的销量多数不好看,就是2023年底全力以赴打攻坚战之后,留下的战术性疲惫。
文 /《汽车人》孟华
在尚未将1月份的时间耗尽的时候,1月份的行情就已经了然。简单说,这个月整体上非常的颓废。
“冲刺后遗症”
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证明,各品牌还是非常愿意出把子力气拱年度销量的。不是说2023年初喊出的销量目标有多么重要,而是现实销量就意味着生命力。就算“拱上去”一个月销量代价非常高,也是值得的,不能让任何对手瞧出自己虚弱来。
有个品牌,只是拉来的域外投资没有到账(是不是飞了没有官方信源披露),就让没结款的供应商给“点了”。点了什么?点的是熊熊舆论火焰,是天灯。
任何消费者面对这品牌的产品摆在面前,就算再冲动也会犯嘀咕,这品牌还能挺多久,现在下单会不会“49年加入国军”。真到鸡飞蛋打的时候,没人把“终身质保、终身维护”等承诺当回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本来量就小,靠的是单车利润,这下子不完也要完了。这就是“舆论挤兑”的魔力。所以,销量就代表一切如常,哪怕天天赔,赔上几年积累200多亿元,只要门面红红火火,舆论面发声一切如故(至少不时出来冒个泡),绝大部分消费者不在乎企业财务那本账。
1月份的销量多数不好看,就是全力以赴打攻坚战之后,留下的战术性疲惫,就像刚刚接驾元春省亲之后的贾府丫鬟。先就这一前提达成共识,对1月新势力销量数字本身,也就无须太在意其传递的信号,因为信号失真度大增。
三个阵营的“反马太效应”
1月份,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形成断层。
第一阵营中,问界交付32973辆,第一次占据了创业品牌榜首。凭借一款M7为主力就能放量,这证明前一阵所说的大定数据是真实的。
理想交付31165辆,从5万+跌到3万+,问界成为理想的大敌。理想门店培训的话术早在去年10月份就调整到这个方向来了。两家的争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埃安
销量24947辆,国内终端交付21938辆,海外销量首次超过3000辆。从销量上看,刚好位于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中间,暂且算“准第一阵营”。
从4万+跌到2万+,埃安经销端承受了压力。在泰国等海外市场的布局,现在还未放量,只能以整车出口的形式先顶一阵。海外产能落地,要在2025年左右实现,那时会踩上第二增长曲线的节奏。
第二阵营品牌数量比较多:
极氪
销量12537辆,零跑销量12277辆,
蔚来
销量10055辆,哪吒销量10032辆。
这里面唯一上涨的品牌是哪吒。2023年12月哪吒销量5135辆,完全掉出第二阵营;全年销量12.75万辆,是2023年前两个阵营中唯一绝对销量下跌的品牌。1个月的逆势上涨,是战术性反冲击还是掀起反攻的狂潮,需要多观察几个月再看。
此外,
腾势
销量9068辆,
小鹏
销量8250辆,这两个品牌凭借1月份表现,都可以算“准第二阵营”。
这两个品牌都在经历产品线的调整,也都是从1万+、2万+的高度上掉下来的,和对哪吒的态度一样,到底是偶尔失速,还是销量确实出了问题,需要观察。
腾势声称有N7和N8两个后手,而小鹏还在深度理顺内部架构和重振企业文化。两家的精气神都没丢,3月份扳回来,也是大概率的事。1、2月份的特殊性是无法忽视的,两个品牌都应该注意“削峰填谷”,不给供应链太大压力,也不给消费者传递不必要的信号。
第三阵营当中,
阿维塔
销量7059辆,岚图销量7041辆。虽然后者相对2023年12月份有所降低,但别忘了,这两个品牌都在2023年完成了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即突破了3000辆左右的箱体。这对于坚定投资人、消费市场的信心有很强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一旦市场认可了基础产品力,向下延伸的产品线,很容易在其他细分市场扩容。有悬念的是,阿维塔必须要和深蓝产品区位有所协调,下延到20万元的话,容易产生内部竞争,而且也模糊了品牌标签。这些标签是历经波折才建立起来的,需要做审慎的权衡。
鉴于2023年12月各家都被带起节奏,冲得太猛,2024年1月歇歇气是没问题的。令人担忧的是,消费情绪在春节期间,仍然偏保守(股市又立大功)。“春节月”本来就是淡季,这让迅速摆脱“冲刺后遗症”的诸品牌,有所顾虑。
传统和新能源,区段变化的趋势
从另一面来说,这么长时间价格战也没白打。传统车产品和新能源车,彼此地盘有重新厘定的迹象。
其实将这两个大的阵营放在一起讨论,就意味着两者已经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了。后者的“新手保护期”早过了。虽然还残留着一些政策扶持措施,但传统车不能再以老眼光来看新能源车了。
2月2日,中汽协分析了三年来(2021-2023)传统和新能源乘用车,价格段占比上的变化,数据就不重复罗列了,重要的是2023年。中汽协得出结论:
2023年传统能源10万-15万元价格占比高达34.5%,成为绝对主力;明显收缩的价格段是8万-10万元和25万-30万元这两个价格段;其余价格段不断波动,未能呈现出明显的单边走势。
同时,“此消”并不代表必然“彼长”。新能源15万-20万元价格占比达到31.3%,同比增长52.7%;35万-40万元价格占比12.4%,同比增长100%。
数据是明白无误的,中汽协没有进一步分析原因。这里面透露了非常丰富但不一定指向明确的信息。
两段斗争,逻辑不同
可以大致确定的,主力产品段(10万-15万元,15万-20万元)上,传统产品与新能源在战火连绵的争斗中,传统产品逐渐退守15万元以下(看主流,非绝对)价格段,而新能源则日益集中于15万-20万元价格段。
这证明了传统产品必须让出成交价区间为代价,保住份额。我们看到的新能源占有率,是传统产品使用了激烈的价格手段,但被后者对冲的结果。
2021年同一群主力潜客,还主张选择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2023年就跑去消费15万-20万元的产品。一方面,使用成本低促成了一定的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对新能源质量和产品力的渐次认可,提升了消费预算。
而传统产品25万-30万元区间的消费萎缩,大概率是潜客们纷纷转投30万元以上新能源的结果。虽然区段不同,同样是消费升级,规律和背后的驱动力是相似的。
显然,这两个变化,都是有利于新能源的。
另一段,即35万-40万元价格段,新能源的高端成交价位段,也是BBA成交的主力段(也包含二线豪华的高端产品),更是BBA在华主要利润来源的价格段。这就注定了BBA不会战略性退让,必然引发进一步的激烈斗争。说的明白一点,BBA能接受新能源打折赔钱卖,但不能接受以前的利润大户被极限压缩,甚至赔钱。
BBA的理智应对,不是在新能源上发力,去拼直接对位产品,而是强化传统产品的配置。一句话,加量不加价,以抵御新势力、创业品牌的连续攻击。请注意,如果2022年还是小股部队“袭扰”的话,2023年延续到2024年,“蔚小理”、问界(参战方还有阿维塔、岚图等)已经组织主力进行突击。双方主力决战正在展开。
双方在这一区域的驳火,绝对体量优势仍然属于传统品牌,但是地盘大也表明要守的地方多。局部区域的机动力量会少于对手。新势力可能集中活力,“锥透”对手连绵防线的个别点。而杀穿的区域,就像中汽协指出的那样,在35万-40万元价格段。
一场大戏正在拉开。2023年连番的苦斗,磨损了战略防御者的斗志,消耗了资源。攻击手们虽然也损失惨重(账面上赔钱),但好像更跃跃欲试一些。
在2024年上半年,谁不怕损失,谁就有望拿下既定战术目标。不过,战斗不会在某个早上停止。从品牌竞逐的角度讲,这并非壁垒分明的对战,而是一场典型的吃鸡游戏。如何在腾挪空间越来越收缩的情况下幸存,是主要挑战。好消息是,幸存者可以不止一个。【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理想汽车下调2024年一季度销量预期预计交付量76000-78000辆易车讯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
1月新势力销量:AITO问界交付量超理想,小鹏要跌出前十在2023年,造车新势力们想在销量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要么靠实力强大的全新车型,要么就得靠价格战。而在2024年,局面会不会有变化呢?不妨让我们先看看1月份造车新势力前10位的情况吧。在2023年,小鹏汽车靠着小鹏G6让交付量起死回生,但小鹏G6在2023年12月的交付量已经下滑到7673台,有拐头向下的趋势,随后202
1月新势力销量:AITO问界交付量超理想,小鹏要跌出前十在2023年,造车新势力们想在销量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要么靠实力强大的全新车型,要么就得靠价格战。而在2024年,局面会不会有变化呢?不妨让我们先看看1月份造车新势力前10位的情况吧。在2023年,小鹏汽车靠着小鹏G6让交付量起死回生,但小鹏G6在2023年12月的交付量已经下滑到7673台,有拐头向下的趋势,随后202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东风汽车2024年1月整体销量为27.4万辆同比增长120%易车讯近日,东风汽车集团公布2024年1月销量成绩。据数据显示,东风汽车1月整体销量为27.4万辆,同比增长120%;其中乘用车领域1月销售22.6万辆,同比增长121.7%;商用车领域1月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113.1%。具体来看,乘用车领域中,自主乘用车销售8.4万辆,同比增长134.1%;合资乘用车销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2024年自主车企销量目标盘点:有务实派也有激进派近来,各大车企都相继公布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从各车企立下的目标来看,既有奇瑞、长城这样的“激进派”,又有吉利和长安这样的相对“保守派”。接下来,汽车门网将对其公布的销量目标进行盘点和分析,一探究竟。比亚迪 2024年销量目标:450万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
2024-06-23 09:34:44
2024-06-22 21:50:33
2024-06-15 23:22:15
2024-06-24 20:13:24
2024-06-18 15:24:06
2024-06-17 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