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05:53:41 | 二手车
易车讯
近日,日产汽车公司今日公布了2024年4月中国区业绩。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4月销量为54921台。2024年1-4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222212台。
具体来看,2024年4月,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52018台。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2903台。
2024年前4个月,中国市场的状况依然复杂。在刚刚结束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日产汽车宣布到2026财年,将对中国市场73%的日产品牌产品进行换新,并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NEV)车型,其中包括5款日产品牌车型。未来将以更加平衡的产品阵容,持续提供价值,履行对中国消费者的承诺。
本月,日产轩逸系列、天籁和SUV系列车型继续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这些车型将有助于日产汽车履行对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产品需求的承诺。
在
小米SU7
以21.59-29.99万元的
厂商
指导价上市,并在24小时获得了88898台的大定订单之后,许多汽车
厂商
都突然反应了过来,认为市场还有充分的潜力可以发掘,并将希望寄托于即将到来的4月份。毕竟2024
北京
车展恰好就在4月份开幕,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很合适上市新车型。那么,有哪些中国品牌车型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吧。
理想L6
从
理想L9
,到
理想L8
和二手车
理想L7
,
理想汽车
在家用
SUV
市场的地位可谓越来越牢固,而在充分满足了大家庭的需求之后,小家庭的需求又成了亟需开发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理想L7的
厂商
指导价已经来到了30.18万元起,且有不少落地优惠,那么
理想L6
的定价甚至可以很大胆,并且因为会与2024款L系列使用一样的智能座舱,竞争力不差。
理想L6的车身外观尺寸依旧能达到4925/1960/1735mm,和理想L7的区别并不算很大,轴距依旧还有2920mm,布局5个座位是绰绰有余了;同时,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依旧作为增程器出现,最大输出保持113kW,仍然搭配前后双电机,纯电续航里程为172km。
宝骏悦也Plus
比起
宝骏悦也
主攻个性市场的玩票性质,
宝骏悦也Plus
这下可是冲着普罗
大众
而来,且上市就需要看到出色的销量数据,来逆转
宝骏
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不利局面。因此,宝骏悦也Plus的车身外观尺寸来到了3996/1760/1726mm,还有2560mm的轴距,为后排留出了870mm的腿部空间。
与此同时,宝骏悦也Plus还有150mm的满载最小离地间隙,搭配22°的接近角和32°的离去角,可以应对部分非铺装路面,而5.35m的转弯半径在市区也足够灵活。只可惜,宝骏悦也Plus的后备厢空间仅为385L,完全拓展之后才有1715L,需要灵活使用可以分别折叠的后排座椅,同时,宝骏悦也Plus的电机最大输出只有75kW,CLTC纯电续航里程401km。
哪吒L
相比宝骏品牌,
哪吒汽车
在如今的日子也并未好到哪去,
哪吒X
年后便迅速加入了价格战的行列当中,以9.98万元的起步价搭配401km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来抢市场。显然,为哪吒汽车开拓市场的任务还得靠
哪吒L
来完成。
哪吒L把空间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只不过4770/1900/1660mm的车身外观尺寸却只是搭配了2810mm的轴距,实际表现还有待体验,但搭配和理想L系列有异曲同工的内饰造型,氛围感至少是有了。动力方面,哪吒L会提供以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为基础的
增程式
动力,和
纯电动
版本,后者的电机最大输出可达170kW。
智己L6
智己L6
的一大噱头,便是首款量产车上的“超快充固态电池1.0”,据说以“超高离子电导率复合固态电解质”以及“干法固态电解质一体成型工艺技术”,CLTC纯电续航里程可以超过1000km!
并且呢,智己L6的单电机版本最大输出就已经达到了216kW,双电机版本更是使用了最大输出分别为200kW和379kW的前后电机,同时智己L6的的第一代VMC智慧数字底盘技术在动力系统之外,还能联动控制后轮转向、电控减振器和空气悬挂,能支持“蟹行”移动。
新款腾势N7
腾势N7
的实力十分出色,四驱版本的官方0-100km/h加速仅为3.9秒,入门级车型CLTC纯电续航里程即为702km,还有2940mm的轴距支持,且智能化配置表现优秀,在许多测试中都能名列前茅。
只不过,
腾势
N7的龙须设计令许多朋友难以接受,加上腾势品牌的定位较高、门店数量较少,腾势N7的销量就有些一言难尽了。而新款腾势N7不仅大幅调整了外观设计,还对诸多配置进行了优化升级,竞争力肯定会大大提升——且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腾势N7的
厂商
指导价为30.18-37.98万元,新款腾势N7在价格战的大环境下很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惊喜!
新款智界S7
智界S7
的实力同样很强,24.98-34.98万元的
厂商
指导价甚至让余承东表示:“公司内部为这款车型的定价吵得不可开交,目前四个版本的售价都是亏损的,未来销量上来之后成本会逐步降低,实现扭亏为盈。”只不过在零售量数据上,智界S7上市之后一直默默无闻。
所幸,余承东在最近也发文:“大批新智界S7已经离开产线,正在发往交付给用户的路上!”且智界S7在近日同样开启了OTA升级,对ADS智驾能力、ADS泊车能力、ADS主动安全能力、智能座舱等部分进行了升级。而新款智界S7很可能要开拓新的市场,进一步丰富产品线阵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快上车G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转眼间,2024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但对于车企而言,紧绷的状态却时刻不敢松懈。从诸多“降维打击”的全新车型上市,到新一轮“价格战”的号角再度吹响,同时还有年初低迷的消费欲望,想要撬开消费者的钱包,相比以往有着更大难度。
不过,或许是乘着新能源时代的
东风
,也或许是真正迎来了由量变到质变。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52%,首次突破了“半数占比”大关,位列头部的自主品牌,更是获得了不输合资品牌的用户青睐。在今年第一季度中,
比亚迪
、
奇瑞
、吉利和
长城
四大“自主王牌”便带来了出色表现。
客观来说,在20万级纯电轿车、SUV市场中,
特斯拉
是绕不开的“对比标杆”,但纵览整个新能源行业,比亚迪堪称最低调的“大佬”。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为624398辆,同比增长13.1%;而3月份销量302459辆,再度展示出“降价的力量”。作为对比,特斯拉一季度全球交付38.68万辆,同比下滑8.5%,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20.2%。
关于2024年的规划,比亚迪有着清晰的认知。有别于此前网传“450万-500万辆年销目标”,据业内媒体报道,比亚迪内部确定2024年销量目标为330万辆,王朝、海洋网分别认领170万辆、160万辆,相较去年较为保守,但也是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该目标不包括海外市场,且今年将更加注重县级等下沉市场建设,一张宏伟的蓝图,正由比亚迪缓缓铺开。
如果说去年比亚迪的市场表现早有预料的话,那身为“黑马”的奇瑞集团,则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官方数据显示,奇瑞集团1-3月份累计销量529604辆,同比增长60.3%;其中新能源销量60133辆,同比涨幅超100%,海外销售253418辆,同比增长40.9%。可见,即便去年奇瑞集团的表现已足够出色,但还远远不是终点。
作为时下最大的两个增量市场,“新能源”和“出口”成为自主品牌在存量时代的重要发力点。显然,奇瑞集团在海外市场的成绩有目共睹,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国内市场的表现;而今年“不再客气”的新能源阵营,也诞生出诸如奇瑞
风云A8
、
星途瑶光
C-DM和
iCAR 03
等重磅车型。自主品牌第二的位置,对于奇瑞集团而言实至名归。
在自主阵营里,
吉利汽车
集团始终处于领跑地位,除了销量出众以外,技术积累、品牌向上和服务营销,总能精准切中用户需求。今年一季度,吉利汽车集团累计销量达475720辆,同比增长49%;新能源销量144125辆,同比劲增约143%,占比超过了30%。如果寻找一个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成功案例,吉利汽车集团或许是最值得参考的选项。
现如今,吉利汽车集团在燃油、
油电混动
、插电混动、纯电及甲醇燃料等动力路径均有所布局,吉利汽车旗下的中国星高端系列、
吉利银河
,
领克
品牌和
极氪
品牌,均有着较强的增长潜力。有关信息显示,吉利
雷神
电混平台将推出新一代电混系统,综合续航突破2万公里、百公里油耗2L级水平,值得拭目以待。
凭借着
哈弗H6
的畅销,长城集团在燃油时代的发展可谓一马平川,但面对新能源转型阵痛,短暂的坎坷和直面挑战的勇气,也是不可或缺的。数据显示,长城集团一季度累计销量275333辆,同比增长25.1%,
哈弗
品牌贡献占比超过半数,同比增长25.5%;
坦克
品牌销量近5万辆,实现同比翻番;而长城皮卡依旧保持着行业第一的位置,即便涵盖销量淡季,平均月销也达到近1.5万辆。
就整体数据而言,哈弗品牌依旧是长城集团的基石,面对消费需求的转型,
哈弗大狗
、
哈弗猛龙
等车型拓展出新的增量市场;而坦克品牌则十分争气,除了持续热销的
坦克300
以外,坦克500Hi4-T、坦克400Hi4-T等硬派插混SUV重新定义了越野市场的竞争规则。随着技术转型落地和海外市场深耕,长城集团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
总的来说,以上四大自主品牌都有着相对出色的表现,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量”在持续增加,还在“质”的层面显著提升。自主品牌市占率的提升,意味着中国车企实力的增强,消费者购车理念的转变,大家更看好哪家车企?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四大“自主王牌”一季度销量:奇瑞跃居第二,坦克为长城争光转眼间,2024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但对于车企而言,紧绷的状态却时刻不敢松懈。从诸多“降维打击”的全新车型上市,到新一轮“价格战”的号角再度吹响,同时还有年初低迷的消费欲望,想要撬开消费者的钱包,相比以往有着更大难度。不过,或许是乘着新能源时代的东风,也或许是真正迎来了由量变到质变。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市场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洗牌愈发加速,价格战将继续,2024年中国车市10个预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
1.1-1.7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2024年挑战80万辆目标易车讯1月9日,理想汽车公布了最新周销量。2024年1月1日-1月7日,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二。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位居第六。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2023年12月,理想汽车在供应、生产、销售、交付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超
长安汽车2024年4月销量210133辆自主新能源品牌销量同比翻番易车讯近日,长安汽车发布2024年4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在4月份销量为210133辆,其中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车4月销量51682辆,同比增长129.7%;自主品牌海外销量31649辆,同比增长93.2%;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4月销量123118辆。具体来看,长安汽车品牌4月销量9133
四大“自主王牌”一季度销量:奇瑞跃居第二,坦克为长城争光转眼间,2024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但对于车企而言,紧绷的状态却时刻不敢松懈。从诸多“降维打击”的全新车型上市,到新一轮“价格战”的号角再度吹响,同时还有年初低迷的消费欲望,想要撬开消费者的钱包,相比以往有着更大难度。不过,或许是乘着新能源时代的东风,也或许是真正迎来了由量变到质变。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市场
2024-06-23 09:34:44
2024-06-22 21:50:33
2024-06-15 23:22:15
2024-06-24 20:13:24
2024-06-18 15:24:06
2024-06-17 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