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9 13:02:51 | 二手车
易车讯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苹果汽车的最新消息,该车可能会在2025年亮相,根据此前的专利信息来看,新车可能会拥有基于激光雷达系统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车身显示屏系统,面部识别进入以及旋转式座椅系统。
根据目前通过苹果专利文件获得的消息,未来的苹果汽车可能会拥有非常先进和独特的智能化功能,其中包括:
● 激光雷达系统,可以为车辆带来3级驾驶自动化或4级驾驶自动化能力。
● 车身显示屏系统,可能拥有环绕车身的显示屏,不仅可以现实车主们自定义的图片或信息,还能在日常行驶、停车或遇到紧急情况时显示提醒周围驾驶员的相关信息,起到警示作用,提升安全性。
● 面部识别进入系统,类似苹果手机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更加快速的解锁汽车,更加方便的进入车辆。
●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车内的传感器,自动判断车内成员身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从而对相应的区域制冷或者加热。
● 旋转式座椅系统,前排司机和副驾驶员座椅可以向后旋转。
● 手势控系统,与 宝马 的手势控制系统针对多媒体系统使用不同,苹果希望能通过手势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驾驶系统,不过该系统是否能够量产,可能还需要看监管机构的态度。
内饰设计方面,苹果汽车将会推出自身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优势,中控台可能会拥有尺寸巨大的显示屏,应该会融入触控操作功能,并且还会集成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大家熟悉的Siri语音控制能力。
动力系统方面,目前全都是迷一样的存在,考虑到苹果的实力,以及未来可以预见到的高昂定价,预计会拥有能比肩 特斯拉 的动力和续航表现,在电气化时代,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供应商来解决。
比亚迪新车发布,2025款海鸥发布上市,共三款车型,6.98-8.58万元
2025款海鸥配置升级,6.98-8.58万元的价格“非常鸥气”。
2023年4月上市以后,海鸥持续热销。截止到今年2024年7月底,海鸥仅用16个月的时间,累计销量就超过50万辆。
这是中国市场,累销最快达成这一成就的纯电+A00级车。
8月1日,比亚迪海鸥又出新款了。价格还是6.98-8.58万元,在设计、舒适、便利、安全全面升级,不到8万就可以拥有座椅通风和加热,更是还有16项全系标配升级。
升级不加价,质价比远远超出预期。
依托于e平台 3.0 集成化所特有的灵活性,小巧车身,用于城市代步,各种复杂路况都能轻松应对!代步选它就对了。
技术平权
2025款海鸥 16项全系标配
技术平权,已经来到了海鸥上。就问还有谁吧。
代步车,也要高质量。大家觉得这波原价增配香不香?
价格还是6.98-8.58万元,主要是升级了全系标配的旋转屏,中高配升级的前排侧气囊、座椅加热和主驾驶6向电动调节。
自由版和飞翔版16英寸轮毂造型升级为冰晶灵动轮毂,轻盈动感的造型彰显时尚品味。
2025款海鸥全系内部顶棚升级为易于打理的织物面料,更具质感也更耐用。同时,新款沙丘粉内饰升级为纯色设计,增添浪漫氛围的同时,视觉上更和谐。
海鸥尾标改为与前脸字标相呼应的“BYD”LOGO,视觉效果简洁统一。
2025款海鸥,16项全系标配的高能实力,持续提升用户出行体验。
配置方面,2025款海鸥全系新增前排Type A+C充电口,Type-C充电接口功率达60W,补能更快、焦虑更少,满足不同型号手机的充电需求。
同时,全系新增智能上下电功能,用车更便捷。
此外,自由版及飞翔版配备前排座椅加热、主驾座椅6向电动调节,并且2025款海鸥还对前灯组、喇叭和空调进行设计优化,驾乘体验更舒适更安全。
e平台3.0技术赋能
塑造海鸥高能产品力
比亚迪海鸥基于e平台3.0技术打造,产品力,价格力都很值得信任。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二手车
高安全刀片电池和纯电动车专属安全车身结构,以更高起点为用户构筑安全;
2500mm的轴距和66.1%的轴长比,在保证车辆灵活性的同时,带来媲美A级车的宽适空间;
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支持语音交互和云服务,标配10.1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无论看导航、刷视频都能呈现最佳效果。
海鸥的高能产品力也得到行业认可。在中汽中心微型电动汽车专项测评中,海鸥以硬核表现成为首款3A全优车型,
并获得中汽研“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为行业树立代步车品质标杆。
纯电+A00级车型
双料冠军
海鸥自2023年4月上市后,当年在仅有8个完整销售月的情况下,以280,217辆的成绩夺得2023年A00级市场年销冠军。
截至2024年7月底,仅用16个月的时间,海鸥累计销量已超50万辆,是中国市场最快达成这一成就的纯电+A00级车型。
在海鸥的带动下,国内A00级市场份额从2023年海鸥上市初期的3.3%稳步增长至2024年6月的5%,海鸥在细分市场的单月占比最高达43.9%。
可以说,海鸥打破了此前A00级市场低价低质、同质化严重、竞争乏力的市场困局,引领细分市场迈入精品代步车时代。
另外,比亚迪“海鸥”在海外也非常受欢迎。有媒体报道,比亚迪“海鸥”在中国售价1万美元左右,但该车驾驶性能良好,其工艺可与价格高出3倍的美国电动车媲美。
目前比亚迪在拉丁美洲四个国家销售海鸥电动车,价格约2.1万美元,比中国价格高出许多,主要反映在运输成本。
比亚迪“海鸥”的出海,很有机会,翱翔出海。跳脱中国车市激烈竞争,以赚取更高利润。
作为“新一代主流代步车”,此次升级的2025款海鸥,将继续用高能产品力和高质价比,让更多用户畅享绿色新出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老李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小米YU7、小鹏首款增程车领衔,2025年重磅新车抢先看的相关内容。
2024年,新车层出不穷,传统品牌、新势力纷纷推出多款新车型,车市竞争异常激烈。当然,2025年可能还会加剧内卷。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此前在2024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上表示,将提前谋划明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
这对车企而言显然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所以各大品牌都计划在明年推出多款车型来完善产品矩阵,抓住机会壮大自身发展,包括小米、理想、蔚来等新势力,以及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选手。
要论现在新能源市场的顶流,非小米莫属,不管是新车的相关动态还是雷军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网络热点事件。
在推出C级轿车SU7、高性能车SU7 Ultra量产版后,小米将下一款车锚定了SUV市场。
就在12月9号,小米官方宣布新车命名为YU7,预计于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根据工信部官网信息显示,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为3000mm,定位中大型SUV。
从外观来看,小米YU7基本是“长高”的SU7,同样采用了水滴形的大灯、圆润的曲线设计、土星环尾LED尾灯。与 小米SU7 不同的是,YU7的车门把手改为全隐藏式设计,轮毂也采用了全新设计。
动力方面,小米YU7目前仅公布了一款双电机版本,其综合功率可达508kW,最高车速为253km/h。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YU7将定价30万-40万元,结合SU7的定价来看,上述猜测有一定道理。这样一来,小米YU7将给特斯拉 Model Y 上上强度了。
特斯拉Model Y最近半年在国内平均月销量仍能维持在4万辆以上,那么小米YU7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24年,新势力格局一直在不断变化,理想稳坐销冠地位,在二三梯队徘徊的小鹏和蔚来,最后凭借着各自的第二品牌,实现销量大幅提升,使得“蔚小理”的市场格局又得以保留。
“蔚小理”在2025年的新车规划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蔚来将推出第三品牌,小鹏计划进军增程市场,理想则将推出纯电车型。
首先来看蔚来,李斌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就已经宣布,将推出第三品牌并命名为“FIREFLY萤火虫”。据悉,“FIREFLY萤火虫”定位高端小车市场,首款车为紧凑型车,预计于明年上半年上市。
新车最大的亮点是换电模式,将在补能设施等方面与蔚来共享,目标是做年轻人的第一辆换电车。
进军下沉市场是否可行?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11月,乐道交付新车5082辆,截止当月底,乐道已累计交付超万辆,并且12月计划单月交付破万辆。
手握换电模式与BaaS购车方案,蔚来进入下沉市场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FIREFLY萤火虫”也有不小的把握能复制乐道的热销。
对于2025年,小鹏同样野心勃勃。据何小鹏表示,小鹏2025年计划推出至少4款新车,并将首次推出增程车型。今年11月初,小鹏发布了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该体系基于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打造,将搭载5C超充AI电池、静音增程器、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等。
续航补能方面,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30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400km,5C超充可实现1s补能超过1km。
小鹏此举除了可以填补品牌在增程领域的空白外,最重要的是能弥补国外补能体系短板,为加速全球化做好准备。
而“增程大户”理想计划在2025上半年推出全新纯电产品,并进入纯电高端市场的第一梯队。理想的纯电产品原本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发布,最后因为多种原因延期。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理想纯电车型的路试谍照,同时理想总裁马东辉表示,纯电产品的研发工作正按计划进行,目前已完成多次小批量样车测试生产。
看来这一次,理想不会再放鸽子了。
总的来看,“蔚小理”三家逐渐殊途同归,产品布局愈发相似。或许在新能源淘汰赛的下半场,还是多生孩子好打架。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头部选手,比亚迪和特斯拉也预计在明年有重磅新车推出。
比亚迪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第六大IP夏的首款MPV车型。新车稍早前公布了外观、内饰以及部分智能化配置,将搭载“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及DiLink 150智能座舱、“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第五代DM技术等比亚迪目前最核心的黑科技。
比亚迪夏预计售价为30万元。目前在30万级热销的MPV只有 别克GL8 、丰田 赛那 等少数车型,还基本都是燃油车。所以比亚迪夏将会填补25万-30万元新能源MPV市场的空白,或将提前锁定爆款席位。
虽然官方还没有公布特斯拉明年的新车规划,但是有媒体报道,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全新车型“Model Q”,并在同年下半年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长轴距Model Y。
据悉,“Model Q”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动力版本,续航里程或为500km,预计起售价格不会超过3万美元。
另外,特斯拉Model Y已经上市超5年,都还未进行过换代,销量增长已经稍显乏力,因此极有可能在明年进行换代。据小道消息显示,新款Model Y已经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下线,或于明年第一季度上市。
如果以上两款新车能在明年上市的话,那么特斯拉销量有望迎来明显增长,国产车的压力也将随之陡增。
总的来看,明年新能源市场将会非常热闹,你们最期待哪款车型呢?还能捂紧你们的钱包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二手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5年新款小汽车 小米YU7、小鹏首款增程车领衔,2025年重磅新车抢先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克莱斯勒表示2025年将推出:一款全新大型跨界车克莱斯勒Airflow于2021年首次发布,并于2022年在CES上首次亮相。该概念被认为很接近生产,并在纽约车展首次亮相时,以最新的的外观和概念加强了人们对此概念车可生产的想法。《MotorTrend》的编辑马克·韦伯表示,克莱斯勒Airflow已经死了,尽管该概念进行了多次迭代,或许看起来像是克莱斯勒首款电动汽车的量产车型,但
大众2025年前发布9款电动车ID.1-ID.9全系登场日前,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大众发布了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其中将于2025年之前发布9款纯电动车型。而目前大众已经注册了ID.1X到ID.9X的特定商标。ID.3和ID.4据悉,这套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包括ID.系列9款新车,几乎做到了每年一款以上,其中ID.3已经在海外上市(国内预计2021年),而ID.4将于2020年11月分别
小米YU7、阿维塔06等,这期工信部新车看点十足时间进入12月份,2024年又到了尾声。今年,价格战愈演愈烈,新车更是下饺子一样一款接一款,让人目不暇接。而在即将拉开序幕的2025年,预计市场的竞争仍旧会十分激烈,各大品牌仍旧会铆足了劲争夺份额,新车,也会十分具有看点。这不,在日前工信部公布的最新一期新车申报名录中,我们就看到了小米YU7、阿维塔06、尊界S800等重磅车型的信息
2025年2月份提车的最佳吉日2025年2月份提车的最佳吉日包括:2月3日、2月7日、2月12日、2月15日、2月19日、2月24日、2月27日。这些日期是基于黄历的推荐,黄历中标注了这些日期适宜提车。在选择提车吉日时,可以结合个人的生辰八字信息来进行更精准的选择。除了选择吉日外,提车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要检查汽车的唯一合法标识,包括发动机号、车架号等,以确保
小米最早或2025年开始生产和销售SUV,你最期待该汽车的小米汽车,作为科技巨头跨界的新尝试,引发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预计在2025年,小米将正式踏入SUV领域,这款车型将集多方面优势于一身,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及实用性的期待。在底盘设计上,小米SUV将与兰博基尼Urus相媲美,提供卓越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内饰方面,采用了与蔚来相类似的高端设计,强调舒适与科技的融合,为乘客
2025年要上市的30款新车新年伊始,又有一大批新车上市或者即将上市,今天我们就来分类盘点一下2025年上市的30款车型。欢迎关注老图,持续更新新车上市信息。中大型SUV就在前几天,我们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看到了小米YU7单电机版的申报图,该车采用单电机驱动,售价比四驱车型便宜一些。小米YU7预计在今年的6—7月份完成上市。小米YU7采用家族设计语言,车头与SU7类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小鹏汽车四季度财报;小米SU7要进纯电豪华轿车销量前三1.1-2月中国汽车前十企业销售339.5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4年1-2月,我国汽车市场上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共销售了339.5万辆汽车。这一数字占据了整个市场销售总量的84.3%。在这十家企业中,有些公司的销量出现下滑,如上汽集团、比亚迪股份、广汽集团和北汽集团;而其他企业则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尤
2025-02-04 07:10:11
2025-02-28 01:03:26
2025-02-10 22:21:45
2025-02-23 23:06:33
2025-03-02 01:10:06
2025-01-27 17: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