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21:05:33 | 二手车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汽车出口达491万辆,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但是反观进口数据,则是另一番景象。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进口79.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8.9%;进口金额达到3321.3亿元,同比下滑5.8%。把时间线拉长到近十年的数据看,2014年我国汽车进口量达到巅峰142.3万辆,然后就开始进入缓慢的逐年下滑,其中2017年有一波回弹到121.6万辆。2023年的79.9万辆已经是自2011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再结合销量和库存来看,2023年进口汽车销量是76.9万辆,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距离2020年前的年均百万辆已经下滑了一大截。销量下滑的同时,库存也相应上涨。2023年进口车基本上是处于去库存周期。
雷克萨斯艰难领先,超豪华销量下降明显
从品牌结构看,其实下滑幅度最大的是超豪华品牌。2023年超豪华品牌销量同比下滑了12.35%,豪华品牌销量同比下滑0.17%,而非豪华品牌的销量增长了4.67%。仅从这个变化趋势来分析,大胆说一句,消费降级很明显。
其实如果从大环境来看,这样的趋势也并不意外。奢侈品、豪车名表、高端教育培训等一直是经济形势向上时,人们炫耀财富的标志。然而,近两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人们开始审慎对待消费。2023年,豪表、钢琴等细分消费市场都出现了大幅下滑,超豪华汽车消费自然也不能幸免。
从具体品牌来看,进口车前十品牌中只有五个品牌实现了正增长,分别为二手车
奥迪
、
路虎
、
丰田
、
沃尔沃
和
大众
。
雷克萨斯
近年来饱受争议,日系品牌在华市场受挫,电动化转型滞后,全行业价格战与雷克萨斯一向坚挺的价格政策相冲突,这都让雷克萨斯有些举步维艰的感觉。虽然雷克萨斯最终还是以180852辆的成绩夺冠,但是夺冠的背后,是
雷克萨斯ES
这一款车型依靠6-8万元大幅优惠的方式扛下了60%以上的销量。
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则是
保时捷
,同比下滑将近15%。从2015年到2022年,中国连续八年都是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保时捷的全球销量中,中国人贡献了超过30%的份额。这个一向是富人最爱的品牌,在2023年遭遇了滑铁卢,同时也是连续两年在华销量下滑。消费大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豪华认知的改变,是保时捷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其他如
奔驰
、
宝马
等品牌更多还是因为国产车型价格战的原因影响了进口车的销量。
进口车市场或许还会继续萎缩
进口车销量有没有可能进一步下滑,其实从趋势来分析,市场大概率还是会继续萎缩的。
一方面是大环境的变化,消费需求可能还会继续降级,进口车市场普遍属于消费升级市场,以高端车型为主,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必然会持续萎缩。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的接受程度在逐渐提高,2023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5.7%,虽然现在看起来对进口车的市场影响还不算特别大,但从长远来看,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2023年进口车当中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上升47.9%,其中纯电车型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72%。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进口车当中的新能源车主要就是
特斯拉
Model X
、宝马i系和保时捷
Taycan
这为数不多的几款车型。后续可以预见到的未来,除了保时捷的电动
Macan
,也没有更多的新车型。仍然以燃油为主的进口车,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小众。
第三,中国高端品牌崛起将很大程度上挤压进口车市场。我们都知道,进口车尤其是进口豪华品牌,其实很多时候消费者首先看重的还是其品牌底蕴,这其实是中国自主品牌比不了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高端品牌正在用“科技豪华”逐渐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像
蔚来
、
埃安
、
仰望
、
腾势
、
极氪
、
坦克
这些品牌,出现在市场上不过数年时间,但是他们的产品价格已经达到六七十万,甚至突破百万,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原因在于,消费者已经接受了智驾、网联、智能底盘这些成为购车新豪华的要素。进口车如果产品力上无法跟上这种潮流,则很难用品牌力来继续打动消费者。保时捷、雷克萨斯目前其实就正在受此影响。
而且这种改变,不会受经济环境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即使未来经济好转,人们也不太可能调头回来再买进口车。在国内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形成销量结构上的平衡之前,看不出进口车能有办法补足短板,而时间也并不站在进口车这边。(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讯
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
根据
理想汽车
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月共计交付新车20251辆,3月销量截至3月17日为1.82万辆。也就是说,截至3月17日,理想汽车2024年一季度已经交付新车69616辆,结合7.6万至7.8万辆的最新交付目标,理想汽车3月交付量预计在24584辆至26584辆。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让人意外的是,2024年1月份,销量持续环比上涨的
智己汽车
,却陡然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而且,与上个月相比,智己的单月新车销量交付量,几乎下滑了一半,呈现出较高的环比降幅。
智己
品牌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5305台。相比上个月,其销量下滑了49%。
尤为让人诧异的是,即使是“车市新贵”
智己LS6
的单月新车销量,也同样呈现出很高的下滑态势。
智己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智己LS6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4766台,占同期智己汽车总销量的89.8%,几乎接近9成。
智己LS6
虽然其依然是智己汽车的当之无愧的销量担当车型,但是与上个月相比,智己LS6的销量则下滑了51.75%。
作为对比,智己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智己LS6在国内车市的单月零售销量为9878台,同样是智己汽车的销量担当车型。
不得不说,这个销量数据,确实让人感到诧异了些。要知道,此前得益于智己LS6的发力,智己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连续数月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
智己LS6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零售销量为10412台。相比上个月,其销量上涨了19.63%,几乎上涨了两成。
2023年11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零售销量为8703台。相比上个月,智己汽车的销量上涨了116.6%。
2023年10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零售销量则为4018台。相比2023年9月份,智己汽车的销量继续攀升。
智己LS6
2023年9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销量则为1805台。相比2023年8月份,智己汽车的销量也环比上涨。
显然,从2023年9月份开始,截止到2023年12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新车,已经连续四个月呈现出环比走高的趋势。
尤其是,从2023年10月份开始,截止到2023年12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销量,更是在不断地创造销量新高。
智己LS7
如果按照这种销量确实走下滑,那么2024年1月份,智己汽车的单月销量,应该继续稳定在1万台以上。
只是,让人遗憾的是,2024年1月份,智己汽车的销量的环比降幅,几乎接近50%,陡然大幅下滑。
这,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置信。我认为,这种情况,还是值得智己汽车多加留意的,从而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再度创造新的销量成绩。
智己LS7
毕竟,目前智己汽车的销量虽然有了明显起色,但是其销量走势并不是很稳健。2023年12月份,是智己在国内车市诞生之后,首次销量突破1万台。
而且,其销量成绩只是得益于智己LS6这款全新推出的车型所取得的成绩。与之相比,此前推出的智己LS7和
智己L7
虽然产品力不乏看点,但是销量表现,却并没有明显起色。
在这种情况下,智己汽车的销量,则存在着“销量支撑车型不足”的问题,从而可能导致其销量难以长久持续不断的走高。
智己L7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进入2023年1月份,部分用户反馈智己旗下车型存在着“车机故障”的问题,这可能也会对其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然,好在智己汽车及时的回应和澄清了这个问题,并且推出的解决方案,从而尽量的降低其带来的影响。
不过,考虑到以上这些方面的因素,我认为对于这次的销量环比走低,智己汽车还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提振智己LS6等车型的销量。
智己L7
当然,我们同时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1月份,从目前各大车企公布的销量来看,销量大都呈现出一定的环比走低的趋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智己汽车的销量呈现出走低趋势,倒也不必过于焦虑。毕竟,很显然,智己销量下滑,明显应该受到了市场大环境的影响。
在此,车宇世界希望,进入2024年2月份之后,智己汽车的销量能够扭转下滑的趋势,继续创造销量新高,取得新高的成绩。
同时,我们也希望,智己汽车在2024年能够推出更多诸如智己LS6这种销量表现不错的车型。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0840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宇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11-28 16:32:54
2024-06-17 01:03:44
2024-02-18 11:29:44
2023-11-28 16:32:35
2024-06-17 05:32:07
2024-06-17 05: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