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6:29:01 | 二手车
近日,
理想汽车
如常发布了春节双周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尽管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各品牌在这两周的销量数据都出现明显下滑,但作为“东道主”的理想依然以0.7万辆的优势排名第一。而相较理想汽车,《一品汽车》注意到,作为曾经造车新势力三强中的其他两家
蔚来
汽车和
小鹏
汽车,不但已经跌出了前五名,销量上的差距更是已经被越落越大。
尤其是小鹏汽车,数据显示2月5日-2月18日两周时间,小鹏汽车的销量仅为0.1万辆,即便是将前一周的0.27万辆全部算在2月份,其前18天也才交付了不足3000辆新车。这就意味着,在2月份还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小鹏汽车或许只能接受2024年开年连续两个月销量环比下滑的现实了。经过短暂的回暖复苏之后,小鹏汽车似乎又一次陷入了“销量困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春节假期后开工的第一天,小鹏汽车刚刚发布了一份封内部公开信。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用“痛并快乐着,敢想敢做到”对2023年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提出了“2024年业绩要翻倍以上”、“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等目标。而随着这份销量数据的出炉,不禁引得了外界的诸多质疑和担忧,面对未来愈发残酷内卷的市场环境,何小鹏此番真的还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吗?
年销28万辆压力十足 小鹏面临诸多挑战
事实上,小鹏汽车之所以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如此有挑战性的目标,在《一品汽车》看来,一方面是2024年是行业公认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决赛圈的一年,无论是开年以来持续的“价格战”,还是正处在崩盘边缘的
高合汽车
都更加写实地印证了这一点,因而各大新能源车企,尤其是根基较薄的新势力们都铆足了一股劲,不敢有丝毫懈怠。
例如,上一年的销冠
比亚迪
将2024年的目标定在了450-500万辆,广汽埃安和理想汽车都将目标定在了80万辆,而风头正劲的问界今年更是要直接冲击年销60万辆,另外深蓝的45万辆、零跑的30-40万辆等同样相较去年基数有着成几倍的增长。
从整个市场来看,小鹏汽车今年定下的28万辆年销目标或许只能算中规中矩,不过对于小鹏自身而言却已经十分激进了。2023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为14.16万辆,虽然同比增长了17%,但与去年20万辆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如果今年按28万辆的目标来算,那么平均单月月销量就要达到2.3万辆以上,而目前小鹏汽车的销量表现为后续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正如上述提到的,2024年将成为新能源车品牌的大洗牌之年,马太效应也会得到进一步放大,如果再不将步子迈大一点,等到年末依旧无法进入30万辆的市场量级时,小鹏汽车即使谈不到被淘汰,市场处境也会变得十分尴尬。此时,有压力恰恰才是最好的动力。
另一方面,2024年是小鹏汽车第十年的重要节点,或许这个数字对一般的传统大厂不值一提,但作为一家新势力车企,十年不倒并且能始终在市场中保持活跃足以骄傲。也正如何小鹏自己说的,从品牌成立至今,小鹏汽车经历过快乐,也有过痛苦。
依托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春风,较早入局的小鹏汽车取得的非常不错的先发优势,并于2021年夺下新势力造车销冠。然而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无论是销量及销量增速,还是毛利率等方面都逐渐出现掉队的迹象,去年最终交付量在新势力车企中仅排在第四位。
对此,小鹏汽车近一年来也在设法解决问题,从内部组织架构到产品规划、模块化生产及营销渠道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特别是在原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加盟之后,对小鹏汽车的进行的改革更可谓“大刀阔斧”,而随着
小鹏G6
的上市,小鹏汽车在去年下半年终于是迎来了触底反弹。
然而恐怕谁也没有料到,刚刚进入到2024年,小鹏汽车的复苏之势就陡然停止。数据显示,1月份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仅为8250辆,环比骤降59%,其开年“王炸”
小鹏X9
更是只交付了2478辆。
显然这样的成绩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是不够看的,也意味着小鹏汽车仍然没有进入安全地带,各个方面的组织架构调整还将继续下去。按照何小鹏的说法,2024年将是小鹏汽车组织调整的第二年,也是营销策略做战略升级的第一年。
不可否认,任何一场改革的成功与否都不能用一时的收获或失利来证明,但对于亟需做出成绩的小鹏汽车来说,如果接下来的调整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好的成效并延续下去,那么不仅是消费市场,甚至公司内部都不免会出现质疑的声音,这对于小鹏汽车将会更加不利。而《一品汽车》认为,最终能否完成28万辆的交付目标,或许正反映出了何小鹏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同时也是对新一轮变革和调整的考验。
产能弊端犹在 更优价格安抚用户情绪是重点
除了内部的改革仍在持续进行中,在今年以来小鹏汽车的销量表现背后,也暴露出了其当下两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首先便是产能端的压力,通过何小鹏对于1月份销量不佳做出的解释我们了解到,1月份实际积压了上万辆X9的订单,这也间接使得G9的供应受到影响。
按照此前小鹏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小鹏X9在上市之前的预售订单就已经超过了3万辆,上市后订单数量更突破了4万辆。这也就是说,作为小鹏汽车的首款
MPV
车型,小鹏X9在消费市场实际有着不错的需求量,只是小鹏在生产端并没能跟上,导致了新车无法及时交付。再加上X9和G9的很多零部件是共享的,想要保障X9的快速排产,就会影响G9甚至其他车型的生产。二手车
事实上,产能不足是每一个造车新势力都会面临的问题,小鹏汽车也不止一次因为产能端的问题被投诉,此前在小鹏G6刚上市时,就有一些预订车主对交付速度表示了不满,而当时何小鹏就表示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转,预计两个月的时间会有所缓解。
要知道,在如今新老更替十分频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两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消费者的购车倾向产生变数,这对于品牌增加用户粘性有很不利的影响。就以小鹏X9为例,从小鹏汽车1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小鹏主销的G6、P7、G9三款车型销量已经跌倒了2000辆左右,明显已经为X9的排产让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X9仍不能快速解决产能问题,等到3月份
理想MEGA
上市并开启交付,还在等车的X9预订车主们是否会改换门头也未尝可知,这对小鹏汽车可又会是不小的打击。
而虽然何小鹏已经表示,公司已经成功解决了X9生产中的核心问题,春节期间也会全力加班生产,同时小鹏肇庆工厂也计划在2月底完成整体产线调试工作,进一步为小鹏X9的生产提供空间,但从2月份至今的销量情况上看,小鹏汽车想要将X9的产能拉到正常水平仍需一定的时间。
相比于产能不足,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小鹏汽车或许更为棘手和无奈。随着车市越发“内卷化”,价格战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为了守住市场份额,小鹏汽车从去年开始也不得不被迫卷入降价浪潮中。
当然,每当车企宣布降价时,消费者总会有一番讨论。无论是未买车的人还是刚提车的新车主,都会对价格调整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本月初,小鹏汽车宣布小鹏G6全系降价2万元,这也引得了很多刚刚提车的小鹏G6车主不满,直言“像是被割了韭菜”,查阅相关网站的小鹏G6投诉信息,几乎全部被“价格变动”占据。而面对车主们的集体投诉和质疑,小鹏汽车虽然给出了回应,但却无法给出补偿方案,老车主们也只能“认栽”。
实际上,这并不是小鹏汽车一家车企所要面临的问题,但对于一家造车新势力而言,用户的粘性和认可度往往比一般传统大厂更加重要和来之不易,如何平衡价格策略和消费者情绪,显然已经成为了小鹏汽车一项新的挑战,这或许也将是何小鹏及王凤英团队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在过去一年里小鹏汽车做了很多的变革,但同样摆在其面前的功课还有很多。按照何小鹏的计划,小鹏汽车未来3年内要推出约30款新品或改款车型,其中今年将发布30万+级别和15万级别的两款新车。然而,产品的快速布局始终要以整个生产和营销体系作为支撑,如果像产能不足等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再好的产品也无法形成市场效应,实现销量翻番增长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对于小鹏汽车的未来我们也不乏期待。比如何小鹏表示将继续加深智驾的标签,计划今年年度向“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方面研发投入35亿元。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还将加速进军中东非市场,并已经与阿联酋经销商集团Ali&Son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上种种都不难看出,2024年的小鹏汽车注定不会坐以待毙,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只能让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品汽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414万辆,商用车出口77万辆,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
奇瑞
集团年出口汽车937,148辆,同比增长101.1%,已经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来到2024年我们注意到,奇瑞1-2月份累计销量348,019辆,同比增长69.5%;其中1月份销量200,992辆,同比增长107.5%,已连续第4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2月份销量143,155辆,位列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冠军榜。同时,奇瑞汽车还是2023年中国SUV全球销量冠军车企。那么奇瑞汽车凭什么能够有如此好的销量呢?尤其是在海外成绩斐然。
奇瑞汽车海外市场布局时间早
熟悉奇瑞的朋友一定知道,他被称之为“老大哥”,截至目前,奇瑞集团的汽车产品已经销往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巴西、哈萨克斯坦、南非、智利等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全球用户的青睐与认可。奇瑞汽车在海外有如此好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源自其早期的出口布局。
1999年奇瑞第一辆轿车下线,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奇瑞汽车也开启了对外山口的战略,其首批10辆“风云”轿车经天津港出口叙利亚,开始批量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实现了奇瑞整车出口海外市场“零”的突破。在此后二十年间,奇瑞年出口销量保持在10至15万辆左右,直到近三年出现激增。截至2024年1月,奇瑞集团累计全球汽车用户超过1300万,其中海外用户335万,连续21年获得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国产之光。
不仅如此,奇瑞集团还布局了包括北美、欧洲、
上海
等8大研发中心在内的全球研发体系;累计申请专利29000多件,累计授权18000多件,其中发明授权专利32%,位居行业前列。同时,奇瑞还拥有1500多个海外销售、服务网络,建有16个生产基地。这也为奇瑞汽车持续领跑行业,以及持续保持出第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我们发稿时,奇瑞集团又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销量数据,其中3月份总销量为181,585辆,同比增长45.3%。一季度,累计量529,604辆,同比增长60.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60,133辆,同比增长124.3%;出口汽车量为253,418辆,同比增长40.9%。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全球用户的首选。
奇瑞汽车真诚、务实、以技术为本
奇瑞始终秉持理工男精神和工程师思维,以真诚、务实的态度打造企业。早期发动机技术是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奇瑞汽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造出中国首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化经营的、国际化的汽车发动机品牌,并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说,奇瑞公司没有聪明人,都是一群认真搞技术、踏实造好车、真诚对用户、努力学习的“老黄牛”,以超越标准的要求,深入到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有了这样的态度,成就了真诚、务实、以技术为本的中国奇瑞。也正是有了奇瑞这样的造车精神,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汽车品牌,以技术为本,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立足于世界的基础。
奇瑞汽车产品丰富,质量可靠
都知道SUV在国内外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奇瑞
瑞虎
是2023年中国品牌燃油SUV全球销量冠军。其中,定位于“磁悬浮超舒适旗舰SUV”的
瑞虎9
,是瑞虎家族的旗舰产品,20万的价格就可享受到CDC电磁悬架,很超值。
瑞虎8
搭载“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匹配鲲鹏动力1.6TGDI、2.0TGDI燃油动力组合,在全球受到近90万用户的认可。而
瑞虎7
在外观内饰设计、配置,以及动力表现上都显示出了强大的产品力;畅销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品牌SUV出口冠军,累计销量达38万台。
奇瑞瑞虎能够获得全球用户的认可,成为2023年中国品牌燃油SUV全球销量冠军,这要归功于奇瑞瑞虎系列具备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奇瑞集团是行业内唯一集团旗下全品牌全系车型终身质保的车企,同时也是行业唯一集团旗下全品牌全系车型二手车终身质保车企。换句话说,奇瑞汽车的质量更可靠,只有对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够信任,才能给出这样的质保政策;也只有奇瑞这样的“技术男”才能有这样的真诚与技术实力。
结语:
奇瑞汽车之所以能够取得2023年中国SUV全球销量冠军车企,离不开强硬的产品实力与质量,以及在外海市场的提前布局。在J.D. 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中,奇瑞获得中国自主品牌新车质量第一的荣誉,这是奇瑞这个“理工男”以真诚、务实、技术为本的又一次体现。同时也展现出了奇瑞集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24年奇瑞汽车能够取得更好成绩,并带领中国汽车品牌继续走向世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挖呀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前瞻观点:
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
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的flag?
传统车企 稳中有升
比亚迪
作为销量最多的车企,
比亚迪
是少有的完成了年度目标的车企,2023年销量301.3万辆,完成年度目标300万辆。网传在2024年,比亚迪年度目标为450万-500万辆,同样是大踏步前进。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创建的多个品牌,加上今年打出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让这个目标脱离了空想。
技术实力带来的品牌口碑攀升,加上出海所能带来的销量增长,2024年的比亚迪有很大可能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征伐之路。
2 月 1 日,比亚迪在港交所公告,披露了2024 年 1 月的销量数据: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多万辆,同比增长 33.14%。相比23年12月的30多万辆虽然有所下降,但乘用车出口量达到3.6万辆,同比增长247.5%,依然欣欣向荣。
长安
长安
汽车给出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280万辆。2023年,长安汽车的销量超255万辆,同比增长8.7%,目标完成率为91.07%。虽然并未完成目标,但280万的目标也并不显得好高骛远。同时,长安汽车也给出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75万辆。
这几个数字的信心是建立在2024年有大量新品发售的基础上的。
根据长安汽车给出的新品计划,一季度,全球首款增程皮卡
长安猎手
将开启交付;二季度,深蓝硬派
SUV
G318将正式上市;三季度,
阿维塔
旗下第二款
SUV
E15、深蓝C857、
长安凯程
G393正式亮相;四季度,新汽车CD701、阿维塔中型轿跑 E16、
长安启源
C798、长安
马自达
J90A等将推出。长安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将在东南亚市场导入
阿维塔11
、Lumin、CD701等7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整体来说,众多的新品加上海内外同时发力,长安汽车的目标可以说是相当稳健。
只是深蓝定下的目标较高,可能需要今年推出的新车成为爆款才能达到。从目前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安汽车1月份销量达到了28万,同比增长63.19%,环比增长30.35%,可以说是来了个开门红。以现在的势头,长安汽车完成年度目标不在话下。
广汽
广汽集团
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7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目标110万辆,旗下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广汽
埃安
2024年将挑战80万的销量目标。2023年全年,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50.5万辆,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549602辆,目标完成率在94.89%。广汽埃安计划增幅在66%,挑战不小,去年下半年销量下滑明显,被理想和问界持续挤压,
即使今年将推出多款新品,从目前销量表现来看,也称不上乐观。
吉利
吉利汽车
2024年的目标是190万辆。202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为168.65万辆,是少有的完成了目标任务的车企,从中也能看出吉利汽车比较务实。这种务实的作风也延续到了今年。
2023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连续11个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如果能维持这个势头,今年的销量目标想必并不困难。
同时,吉利汽车已经推出了两款新车型
极氪
007以及
银河E8
,目前看来表现不错,相信能在2024年撑起一片天。
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公布了1月份的销量数据:2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6.5826万辆,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以目前的销量数据来看,吉利汽车达成年度目标同样比较乐观。
长城
长城
汽车2024年度目标是190万辆。相比去年的销量和目标完成率,这个目标显然步子迈大了: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为123万辆,年度目标160万辆,完成率77%。
长城旗下的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等品牌矩阵相对完整,但要完成目标,需要达到超过54%的销量增长,对于长城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根据目前公布的销量信息,长城汽车1月销量为10万多,同比增长69.0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25030辆。在新能源车领域,长城汽车的增长较多,但绝对数量仍不占优势,要想完成年度目标,长城汽车仍需在新能源汽车上持续发力。
奇瑞
章红玉在1月26日的2024
奇瑞
家宴·广州站致辞中透露,2024年奇瑞集团目标为“销量增长率力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2023年奇瑞集团销量为销量188.1万辆,按照12%的销量增长率来计算,2024年销量目标约为248.33万辆,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所说:“2024年,我们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客气了。”表现的进取心截然不同。
即使只看23年销量增速,奇瑞想要达成新一年的目标也并非难事。何况,据传奇瑞还将推出多款新车,如果新能源汽车方面能够后来居上,销量增长潜力更是毋庸置疑。
1月份,奇瑞公布销量,集团销售自主品牌汽车20多万辆,同比增长107.5%,其中
捷途
品牌还在1月份迎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用时仅65个月,成为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的中国新锐
SUV
品牌。在后续推出多款新车的情况下,奇瑞达成销量目标比较乐观。
新势力车企 普遍激进
问界
问界2024年销量目标为60万辆,是目前已经公布年度目标增幅最多的车企。2023年,问界全年销量为9.4万辆,24年的目标看起来有些好高骛远,却很有可能达成,因为
问界M7
在1月第三周周销量超7000辆,
问界M9
也是肉眼可见热度攀升,再加上问界还计划推出一款全新
SUV
车型问界M8,
只要其能够保证足够的交付能力,M7等车型能延续爆款势头,乍看之下有些可望而不可即的2024年目标也不在话下。
2024年1月,问界全系交付新车3.2973万辆,环比增长34.76%,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列头把交椅。问界1月份销量基本均为问界新M7,增长趋势未来可期。
零跑
零跑汽车
2024年销量目标为40万辆。对于零跑来说,这个目标无疑有些好高骛远了,因为在2023年,零跑汽车的年销量只有14.4万辆,也未能完成23年的年度目标,一下子增幅达178%,恐怕零跑汽车今年依旧无法完成目标。但零跑汽车也不是全无希望,
2024年即将亮相的多款新车如零跑C10、C16,以及下半年推出的诸多新品,再加上与Stellantis达成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都为销量增长搭建了有利的平台。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零跑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2万多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大涨978%,但与2023年12月份相比则下滑了34%。零跑汽车要达成销量目标,仍须等待新品的推出。
哪吒
哪吒汽车
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0万辆。2023年下半年,哪吒汽车销量不振,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2.7万辆,成为新势力中唯一销量下滑的车企。2024年,哪吒汽车将推出多款车型,包括山海平台首款
SUV
哪吒L
、全新
跨界车
型,还有6款全球车型,并将加速产品迭代,在海外市场也将规划建厂,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亲自担纲营销事务任营销总裁,可见其整改力度之大。
对于哪吒汽车来说,本年度的目标恐怕也是“不疯魔不成活”了。
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份哪吒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95%。同时,今年1月份,哪吒汽车第三家海外工厂正式在马来西亚落地,配合全球化战略,哪吒汽车仍有希望冲击20万目标。
小鹏
小鹏
汽车2024年年度目标为28万辆。2023年,小鹏汽车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4.2万辆,几乎翻倍增长的新目标确实有些过于乐观。2024年前三周小鹏汽车的表现也并不出彩,
小鹏G6
优惠1万元也没能阻止销量下滑。不过,今年小鹏将推出3—4款新车,进一步拓宽产品线,且从23年年初就开展的内部改革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浴火重生后的小鹏汽车在新的一年是否能带来截然不同的面貌,就有待时间去验证了。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小鹏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8千多辆,位居同期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第五名。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但小鹏要想达成年度目标仍有些困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世界汽车官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1月新势力销量:AITO问界交付量超理想,小鹏要跌出前十在2023年,造车新势力们想在销量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要么靠实力强大的全新车型,要么就得靠价格战。而在2024年,局面会不会有变化呢?不妨让我们先看看1月份造车新势力前10位的情况吧。在2023年,小鹏汽车靠着小鹏G6让交付量起死回生,但小鹏G6在2023年12月的交付量已经下滑到7673台,有拐头向下的趋势,随后202
3月新能源车销量解读:小鹏逐渐回暖,问界持续低迷【TechWeb汽车】今年年初,受到新能源车国补退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迷,除比亚迪销量增速实现正增长,其它车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进入3月份后,价格战愈演愈烈,或许是受此影响,新能源车销量在3月份迎来回暖。据乘联会预测,3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在56万辆左右,环比增长27.5%,同比增长25.8%
3月新能源车销量解读:小鹏逐渐回暖,问界持续低迷【TechWeb汽车】今年年初,受到新能源车国补退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迷,除比亚迪销量增速实现正增长,其它车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进入3月份后,价格战愈演愈烈,或许是受此影响,新能源车销量在3月份迎来回暖。据乘联会预测,3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在56万辆左右,环比增长27.5%,同比增长25.8%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实力尽显!海内外均热销,深挖2024款小鹏G9的成功逻辑在刚刚过去的11月,小鹏汽车又一次月销量突破2万台大关,同比2022年11月,单月销量翻了两倍还多。另外,10月份小鹏汽车也拿下了超过两万的月销量成绩。近几个月以来,小鹏汽车的新产品推广速度骤然加快,全新车型小鹏G6上市,2024款小鹏G9也于9月19日上市,而全新品类MPV车型小鹏X9更是在11月17日广州
东风汽车2024年1月整体销量为27.4万辆同比增长120%易车讯近日,东风汽车集团公布2024年1月销量成绩。据数据显示,东风汽车1月整体销量为27.4万辆,同比增长120%;其中乘用车领域1月销售22.6万辆,同比增长121.7%;商用车领域1月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113.1%。具体来看,乘用车领域中,自主乘用车销售8.4万辆,同比增长134.1%;合资乘用车销
同比下滑8.9%,曾经高攀不起的进口车,为何突然不香了?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进口量为79.9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8.9%,进口金额为3321.3亿元,同比下滑5.8%。而从近10年来的数据来看,似乎进口车型一直处于逐步下滑的态势,进口量从2017年开始出现了逐年10%的下滑,到2022年进口量已经减少到了80多万辆,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而在2023年
2024-06-18 15:24:06
2024-06-18 14:01:38
2024-06-18 10:42:30
2024-06-16 20:59:14
2024-06-18 07:12:03
2024-06-16 0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