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手车 > 正文

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

2024-12-01 12:40:58 | 二手车

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

【汽车人】混动市场:竞争升级

混动市场正在进一步细分,不会始终一家独大。能开发多种技术路线、应对多种潜在需求的品牌,也会有相应更多的市场潜力。

文 /《汽车人》齐策

今年的整车市场上,如果能有什么产品比纯电增长还要快,那必须是混动。

本文所指的混动范围,包含PHEV(插电式混动)和REEV(增程),但不含HEV。因为前两者现在是市场消费和舆论关注的热点。

技术融合与创新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4月,混动销量60.8万辆,纯电销量168.2万辆,前者是后者的36%,而相对增速则是后者的2.74倍。显然,按照这个趋势,双方差距会更趋接近。

而2022年全年统算下来,混动相当于纯电销量的28.9%。既然混动增速持续高于纯电,其市场竞争力呈现出中期增强势头,是无可置疑的。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4月,中国品牌PHEV销量54.8万辆,纯电销量96.1万辆,前者是后者的57%;而同期主流合资PHEV销量2.23万辆,纯电销量7.75万辆,前者是后者的28.8%。即便不考虑绝对量,就算按照相对比例,合资的PHEV发展也落后于中国品牌。

不过,在4月与5月(特别是车展季前后),合资的混动车型接连推出。这些产品大都是在两三年前规划,说明最晚在2021年,合资就已经开始重视PHEV。但产品现在才开始体现,市场表现落后于中国品牌,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无论中汽协,还是乘联会,对增程都避而不谈。但实际操作层面,中汽协将增程式电动汽车合并统计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这就意味着,行业协会公开认可“增程”是新能源车,从来没否认过这一点。

以前合资外方高管称增程是“糟糕的解决方案”,一些中国品牌的高管也持类似看法。

即便放到今天,从原理上这些说法也没错。原因就在于:相比纯电,增程多了发动机、发电机和相应控制器;相对于PHEV,增程多了发电机,但又不是直驱。市区通勤(有电)效率不如纯电,高速路况(馈电)不如PHEV,且成本比两者都高。这导致了增程缺乏竞争力。

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PHEV已经很难用两三年前P2、P3、P4混动来区分,很多主机厂研发出双/三档+双电机串并联混动。不同于典型的PHEV,通过控制器和变速箱,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包括纯电模式、发动机直驱(燃油车模式)、增程、并联四驱。

如此,无论是市区蠕行、急加速、高速巡航、轻越野,都可以自动选择合适的工况模式。因此,以往增程和混动之间严格的界限(即是否存在发动机直驱)消失了。凭借车载电脑,就可以让动力系统一直处于高效工况。

目前只有在中国市场上,才有这样的技术,国外尚未如此将混动玩出花来。国外做不起来增程,也是因为一些旧有观念束缚,没有打破思维惯性。

动力系统的创新性,带来的是市场需求的增长。理解技术的变化,有助于解释混动销量增速抬高,不仅源于PHEV自身,也源于技术的融合。

如此一来,REEV(增程)已经进化为EREV(增程式混合动力)。因此,我们考虑的混动市场,实际上已经是多种技术路线的交叉融合,彼此不再泾渭分明。从市场角度,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来看待。

短时间内,适用技术就发生这么大的漂移,这一轮“技术扩张”主要是中国品牌发力带动的,跨国车企在努力跟上,后者现在有了一些端倪,但从技术落地到销量涨上来,需要时间。后者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无疑是市场教育的结果。

SUV成混动主流

在当前市场上,如果按照里程来看,纯电续航在50公里内(10度电)的,可以满足基本需求——比HEV续航多一些,但很有限,这部分市场已经缩水。

考虑100公里左右纯电续航(20度电),是当前10万-15万元市场的主流需求。这意味着要加大电池,这是中国品牌密集的产品出货区,合资在这一领域的存在感是比较低的。

150公里纯电续航(30度电),属于进阶需求,价格起步至少要18万元。而主流价位区间可能延伸到20万元以上区域,是中国与合资品牌都盯着的细分市场。

而200公里纯电续航(40度电),则是为了满足一线城市客户需求,主流价位都卡在30万元以上。这个价位,要么是豪华品牌的PHEV,要么是新崛起的EREV。

电池增容,空间并不要很大(单层平铺),但双电动机、发电机、控制器一类的零件需要空间,而SUV有利于空间优化和油耗控制。因此,15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型,基本都是SUV或者MPV车型。

目前市场上,40度电以上的混动产品占比已经超过14%,这是其相对豪华燃油车增速更高的明证。而30-40度电车型,占比大致为58%;10-20度电车型,占比只有25%;10度电和20-30度电两个区域,产品比较少,只占3%。

这简直颠覆了燃油车的经验。燃油车越高端的产品,占比会越小,从上到下是金字塔结构;而混动则大致呈现橄榄型。相比燃油车,并非表明新能源的消费升级——恰恰相反,它表明了混动更依赖“强场景”。

市场已经证明了30-40度电,在场景适应性与购车成本上取得了更好的平衡。这也能解释在混动市场,SUV是主流需求。

同理,因为电耗与重量、体型的正相关性,全尺寸SUV的能耗是个大问题,而PHEV解决了这一问题。即大电池PHEV(其实相对纯电的电池还是小了一倍多)实现了最大尺寸(重量降下去了),而小电池PHEV实现了低价格。相比同价位的纯电,PHEV允许定位高一个级别。也可以反推,不按照这个逻辑出牌的PHEV都难以成功。

从电池角度,混动和纯电的电池应用,已经开始产生了技术分化。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纯电的电芯,兼容多电压需求。但多数情况下,混动需要调整电芯的规格(改变厚度、长度,也就是改变了电芯电压),以期在电芯层面降低混动电池成本。这样做的结果,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更多的优势(相比纯电产品)。

而弗迪电池,也成了最大的混动电池供应商(因为垂直供应关系),宁德时代变成第二,市场份额不足前者的一半。 二手车

需要指出,宁德时代供应的混动电池,照样以三元为主(是磷酸铁锂供应量的7倍)。而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更多供应 特斯拉 。和纯电需求一样,中企占领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全部。

从电池这个角度,也能解释合资为什么在混动上慢了一拍,除非它们愿意改变电池供应商。而它们在两年前就开始这么做了(选中系电池供应商)。现在看,改弦更张还不算太晚。

红舞鞋的宿命

目前市场上,所有排名前15位的厂商,都布局了混动,而 长安 、 东风 、广汽、 长城 、吉利、 奇瑞 、 比亚迪 旗下都有一大票混动产品,中国品牌更是全员参与。

新势力的范围内,理想、问界、岚图,都有混动的重量级产品,理想更是全系增程。一向只做纯电的 小鹏 ,据说去年也立项了混动项目。

合资品牌当中,日系御三家全体出席,BBA、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也都拥有自己的混动产品线,有的正在大肆推出新产品。

据估算,市面上可能有超过200款混动产品。《汽车人》只罗列部分2023年新上市的混动产品,肯定是挂一漏万,只为了感受一下竞争的气氛:长安UNI-K iDD、广本 雅阁 、 传祺M8 双擎版、 启辰 大V DD-i超混动、 魏牌 蓝山DHT-PHEV、 理想L7 ……

如此红火的市场、琳琅满目的产品、消费者的偏好,都表明混动并非像之前舆论预测的“过渡性安排”。整个插电混动市场,在2023年将是规模持续扩大的增量市场。燃油发动机,至少还要陪伴我们10年以上,只不过要以新的技术方式来呈现。如果是这么漫长的过渡,不做相应产品是不行的。

有人说,工程技术就像“红舞鞋”,穿上之后就只能一直跳下去。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回避主流技术路线的竞争,那么也就没有机会参与任何市场竞争。这也是所有在中国运营的中外车企,都必须参与混动竞争的道理。事实上,它们也是这么做的。

技术创新成为新引擎

因为中国的市场宽度,混动市场正在进一步细分,不会始终一家独大。能开发多种技术路线、应对多种潜在需求的品牌,也会有相应更多的市场潜力。

现在,混动在政策上的利好,已经释放的,大多已收回(除了购置税)。政策原因排除后,吸引客户的就成了“全生命周期更低成本”(购车、用车、维保、二手车)的综合考量。

这和油价有相关性,但正在削弱。因为混动的车载装备,已经和纯电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和老平台的燃油车(燃油车当然也可以上智能化装备,但新的燃油平台项目基本都被砍了)迅速拉开差距。先进的、数字化的智能体验,日益左右人群的购买、换购决策,这是所有主机厂都不怀疑的问题。

使用体验上去了,这才是混动市场向好的另一驱动引擎,甚至比成本考虑更重要。否则就无法解释40万元+的混动/增程车也卖得很好,甚至吊打了同级别燃油车。

如果一辆车做到兼顾安全、性能、好开,使用场景拓宽(不只限于城市通勤),那么就自然形成了对燃油车的全面压制,进而发生大规模替代。

《汽车人》在本文开头讲过,混动的技术进步,已经让几乎所有工况都处于高效阶段,这就对燃油车(只在高速度时处于最佳效率)构成了进一步打压。这其实也是成本和体验的双重基础。

我们可以预料,燃油车平台停止进一步研发,所有主机厂都针对纯电和混动产品及其平台展开研发。而燃油车的直接替代者,当前是混动,而非纯电。

这样一来,就牵扯研发、生产和营销资源,向混动偏移。我们当前看到的市场局面,是进行时、发展中的状态,并非终极格局,因为燃油车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只是在被削弱的过程中而已。

现在市场上的热点,集中于三类:第一种是P2+P4混动;第二种是REEV;第三种是EREV。而旧有的P2混动,因为不是全能工况,馈电油耗偏高,在节能层面上缺乏优势,同时又因为平台老旧,无法得到智能技术的增援,所以销售式微。

在排行榜上,很难看到纯粹的P2混动了。这意味着,以P2混动为主线产品的一些跨国品牌,将面临迅速更换产品的任务。这取决于两年前的认知,它们的新产品应该在即将到达的路上。

国内市场混动的爆发,与欧洲市场混动逐渐下滑(相对于纯电),产生了趋势上的分野。原因是前者的技术创新,已经超越后者。有能力让单纯的节能诉求,变成节能+性能+智能兼备的体验,是混动产品发展的主旋律。

可以预料,中国市场上的混动产品,迟早将外溢到海外市场,起码在技术上会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力。在燃油车时代,这是中国市场从未获得过的地位。【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

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号久别重逢的经典栏目—— 《老斯基坐台》

台长将会搜罗各位看官在后台留下的问题,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分析。

本期内容的选题,由后台一位老哥贡献——

30万预算,买 低配汉兰达

还是加一点上 理想L7 Air 呢?

从车型来看,两车都是大5座家用SUV,L7的尺寸比 汉兰达 稍大一圈。

前者属于中大型SUV,Size已经够得上 宝马X5 的行列了;后者扎根多年中型SUV市场,当年也是笑傲江湖的统治级车型。 从价位来看,汉兰达双擎2.5L两驱精英版的售价是 26.88万 ,算上保险和购置税,落地价格也接近 31.98万 的 理想L7 Air了。

所以,从花销的角度来看,这俩确实有可比性。

但从产品的角度,这俩除了都是四个轮的家用SUV以外,共通点并不多。

审美因人而异,外观不做对比。L7先锋科幻、汉兰达稳重硬朗,虽然风格不同,但两车都是首尾有呼应、设计完成度很高的产品。 汉兰达的优势在于—— 「TNGA」 & 「2.5L混动系统」

在两年前的大换代后,光是这两个大改变,就已经让汉兰达有了 质的飞跃 了。开起来不笨重了,车身的俯仰和侧倾控制也做得比较优秀了。

摆脱了那副低能力、高能耗、动辄百公里11-13L油耗的2.0T机器后,这套2.5L混动系统可以真正做到起步轻快、中段畅快。

市区用车的百公里油耗还能维持在8-9L的区间。

当然,对于 丰田 ,或者说是对于汉兰达这款「特殊车型」, 保值率 也一直是它的活招牌之一。

虽然这一代汉兰达的市场保有率不同以往,但后辈依然可以沾沾前辈的光。一般车龄在2年前后的高配车型,二手市场依然能卖到30万;车龄为1年上下的,更是能做到33万的价位。

扣除车商约8-10%的利润,可见现款二手汉兰达的卖价也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上一代汉兰达在国内的市场表现让丰田的信心大增,无论配置有多斋,大伙还是加价抢车。 「XX正式上市!汉兰达即将掉落神坛!」 是那几年的汽车自媒体在起标题的主流方向之一。

如今汉兰达是跌落神坛了,从当初的轻松月销破万,变成现在月销4000-5000辆的常规水平了。

销量并不差,只是没当年那么风光了。所以,是汉兰达不好吗?

当然不是。

它依然很好,在换代后更是有了质的提升, 动力表现 行驶质感 安全性能 都变得更好了。 或许它的真正价值是在开了5年后,身边朋友的车或多或少都报过障、入过厂了,而你手中的牛头标依然能够风雨无阻、任劳任怨。

但是,现在的人远没有当年那么有耐心了,市场不可能给你5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

所以,它的「好」, 跟不上现在的步伐

把汉兰达拉下神坛的,并不是当年标题里的各式合资SUV,而是当初甚至都没入过丰田法眼、压根没进入其预想竞品名单里的中国品牌车。

比如本期的投稿老哥,纠结的是 「要不要多花一点买自主品牌新势力」

这事放在两三年前,没有人敢想象,更别提当年风头一时无两的丰田了。

借着理想L7,看看现在的合资品牌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 首先,外形设计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哪怕理想的设计套娃是套足全品牌全产品,也很少听到有人藉此吐槽,买单的人都心甘情愿。

以及,能匹配百万级SUV的尺寸。这对购车思维较为传统的老一辈消费者来说,很有杀伤力。

取消了电吸门和空气悬挂这些算是Bonus的配置后,一台入门版的L7 Air「仅售」31.98万。生怕你心里落差大,还给你备上了 CDC悬架阻尼可调系统 。 三围5050/1995/1750mm、轴距3005mm的尺寸,决定了它可以轻松做到「同价位肚量最大」,以至于理想敢官宣「后排腿部空间能媲美 宝马7系 」。

虽然37.98万的L7 Max才有后排娱乐屏,但L7 Air 起手就有两块 。3K大屏幕除了有Anti-Reflective技术,大大降低屏幕反光外,还采用了低蓝光显示技术。

至于内饰的造型,更是让L7与汉兰达像是相隔了七八年的产物。 都知道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配置上的差别有多大,更何况今天拉出来聊的还是 「自主卷王」 「合资龙头」 。建议打开汽车垂直网站的App进行对比,不然我要多打200字。

虽然人人都在笑理想的三大件是冰箱、沙发和彩电,但人人都在买冰箱、沙发和彩电。 更何况,作为一辆汽车的本质上,理想的产品也是有进步的。

理想ONE ,俯仰控制极差,侧倾大。再好的行驶质感,遇上一丁点重心的改变,就被打得 荡然无存 。开起来的「晃荡」,像是大一号甚至大两号的SUV。

理想L9 ,碍于尺寸和定位的问题,也不存在什么操控性能。但是,上述理想ONE那些在调校层面上的问题,不存在了,车跑起来有 「大将之风」 了。

由于我暂时还没开过,所以不敢妄议全品牌最便宜、最入门、还没有空气悬挂的L7 Air能有L9的XX%功力,但我猜想它能让30万预算的消费者眼前一亮。

消费人群变年轻了,这一点合资品牌也知道,所以他们也做了改变。

只是这个变化仅限于产品的外观设计,以及宣传的Slogan和官图。导致老一辈消费者看不上,新一辈消费者更看不上。

因为他们的需求变得多元了,而同价位的选择实在太丰富了。

合资品牌,请别 着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星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的相关内容。

要说这几个品牌谁的档次更高,我们先来看看各个品牌的印象,最后我们再下结论。

长城

哈弗H6

最低售价:8.39万起最高降价:1.5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7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9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28万起 | 1826辆

长城品牌在国产车领域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尤其是SUV细分市场,销量和口碑都可谓是首屈一指,哈弗品牌缔造过不少爆款产品,哈弗H6(图片|配置|询价)更是蝉联了33个月的销量冠军宝座,在竞争极为激烈的10万级SUV领域能屹立多年不倒,足以表明品牌对于行业的热点和消费需求把控精准到位。不过多数人对于长城品牌的车型,包括旗下的高端品牌,印象和接受度都停留在10-25万上下,品牌力并不足以支撑过高的售价。

不过对比SUV领域的突出表现,在新能源市场没什么水花。并不是没有过尝试,也有过哈弗H6、二代大狗和神兽的新能源版本车型,但反响一般。而真正算是进军新能源领域的节点,就是近日上市的枭龙系列,凭借同级同价位四驱的身份,以及合理的定价,加上积攒多年的口碑和庞大的用户群体数据支撑,枭龙系列的销量应该不会太差。

比亚迪

比亚迪也是车市中很神奇的一个品牌,在燃油车领域不温不火,但停产燃油车专攻新能源车型后,赶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红利期,迅速成为新的国产车销量一哥。现如今在20万+的细分市场,连特斯拉都不是对手。

比亚迪更神奇的一点是,以往燃油和新能源两手抓的时候,坊间的口碑和印象并不出色,甚至很多人都嫌弃当时比亚迪秦车型的设计、做工和细节处理。可能是精炼了产品链以及提升了产品设计细节,停产燃油车之后,比亚迪的口碑一反常态,出现了转机,从成交均价来看,比亚迪的车型售价在17万左右,这足以证明它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以及档次感和地位,毕竟只有认可才能愿意为之买单。

蔚来

同样不陌生的品牌,在国产新能源高端领域很有代表性。目前来看,价格虽然不低,而且有换电政策的加分,销量和受众群体比较固定。不过蔚来从技术角度来看,最大的卖点在于换电模式,其余都是整合资源,像是工厂就使用的江淮代工。而且换电站等基础建设并不算完善,很多三四线小城市不够普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好在蔚来还有一大卖点就在于服务支持,像是车型产品的配置丰富程度,女王副驾等独特卖点,以及配套服务措施和每月最少2000公里免费开等政策支持,也是能够降低用车成本,提升用车体验和舒适度,切中消费者需求。不过现阶段随着更多内卷车型的涌现,且不少车企瞄准换电阵营,蔚来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吃老本只会被取代和边缘化。

理想

当年的蔚小理中最不被看好的品牌,但现如今却是最为成功的品牌。它的成功可以算是车市的几大未解之谜。毕竟在消费者眼中理想车型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设计也不是多新颖,但售价不菲的前提下,却能实现推一款爆一款,上一款成功一款,哪怕是不被看好的理想L7和理想L9,现如今在各自细分领域都有着出色的销量表现,对得起爆款二字。有不少跟风模仿者,但至今未能取代它的地位。

理想汽车现阶段是成功的,但它作为一个新能源品牌未来肯定要转型纯电领域阵营,到时候增程式电动车身份带来的红利失去,不知道理想品牌的产品力还能否支撑起不菲的售价。也不知道理想品牌到时候是否能有独特的记忆点和产品力,让它在厮杀激烈的纯电领域突出重围。

小鹏

小鹏P5

最低售价:15.69万起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71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7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2.28万起 | 86辆

蔚小理的又一位成员,要说起来感觉小鹏汽车在哪哪都被提及,但却没有一款现象级爆款车型能成为代表作,可是旗下车型销量又不算差。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混乱,产品架构和体系混乱,品牌定位不够清晰,目标受众画像同样不清楚。

对比蔚来和理想,它的车型售价更接地气,主打性价比,可是对比比亚迪等品牌,它的车型售价门槛又不算低,G9等车型想迈入更高的市场,可整体实力和核心技术又不足以支撑,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小鹏汽车略显被动,不妨专攻一个细分市场,推出一款代表性爆款车型,从而衍生更高级别的选择和更低门槛的产品。

深蓝

在新能源领域,深蓝算是一个新兴品牌,但是和很多新势力品牌不同,它背靠传统燃油车企,相比之下有着更强的技术支持和研发成本,产业链成熟垂直一体化,资源整合有优势。对比长安品牌来说,深蓝品牌定位更高一些,从车型的尺寸售价就不难看出,车型设计也相对新颖,配置丰富,零重力座椅也能出现在十几万的车型上堪称同级良心。并且能源选择也比较多样化,增程式、纯电动和氢燃料三种,适应更多用车场景。深蓝SL03(图片|配置|询价)在细分市场也有着出色的销量表现,但第二款深蓝S7(图片)的到来,目前反响一般,后期随着终端放价,可能会有反转。

总的来说,这几个品牌档次感表现在同级别中都还算不错,没有太多负面风波和质量缺陷影响。毕竟新能源市场崛起飞快有目共睹,但热闹背后乱象一片。

头部品牌的产能不足,尾部车企产能过剩,工厂闲置,产能利用率低。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而关键技术核心研发投入和建设亟待加强。创新能力不足,质量和品控不稳定。秩序散乱,尚未形成严密的等级分类,观念认知和品牌分类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性。

不过档次高低每个人的判断都不太一样,现阶段新能源还是作为新事物,极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有问题不可怕,随着政策完善,人们观念认知的统一,早晚会像燃油车领域一般成熟完善。

以上就是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二手车。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纠结汉兰达和理想L7?”相关推荐
30万,选理想ONE还是汉兰达?这个问题有终极答案了(买理想one的朋友为何不购买技术更成熟丰田混动?)
30万,选理想ONE还是汉兰达?这个问题有终极答案了(买理想one的朋友为何不购买技术更成熟丰田混动?)

30万,选理想ONE还是汉兰达?这个问题有终极答案了说起30万级别的七座SUV,有许多车型可供选择,今天我们选取了两款在各自领域都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车型。一款是老牌车企丰田旗下的经典七座SUV:汉兰达;一款是新生代中国新能源领域车企的代表企业理想汽车旗下的七座SUV:理想ONE。接下来,我们将从外观造型和内饰、舒适度和乘坐空间、动力输出配置、操控感和经济性等方面,对2018款四驱至尊版七座汉

2024-11-05 08:11:54
汉兰达混动版怎么样
汉兰达混动版怎么样

丰田汉兰达油电混动版价格?如果您对动力有着较高的期待,但对混动技术持有疑虑,并且手头预算大约在三十万元左右,那么丰田汉兰达的汽油版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它搭载了来自进口的高效0T发动机,其性能表现相当抢眼。对于那些更倾向于混动车型的消费者,丰田汉兰达混动版的市场参考价格大约在二十五万元上下。这款车型配备了丰富的功能,其中包括一系列先进的驾驶员安全辅助设备,如自动

2024-11-30 23:50:28
福特锐界L“触电”混动,“汉兰达终结者”夙愿能成吗?
福特锐界L“触电”混动,“汉兰达终结者”夙愿能成吗?

福特锐界L“触电”混动,“汉兰达终结者”夙愿能成吗?2023年伊始,长安福特就向市场连续发了两个大招,先是发布了“唯一大涡轮,大马力”的2.0T大排量混动系统,相隔两周后,搭载这套混动系统的全新一代锐界(参数丨图片)L亮相,不仅依傍混动技术整车动力升级、轴距加长100mm,而且内饰的精致度、配置的智能化程度也比现款提升不少。接连大动作释放的信号就很明显了,长安福特要向合资中

2024-11-26 02:30:16
纠结中规还是平行进口呢?
纠结中规还是平行进口呢?

纠结中规还是平行进口呢?对于购车者来说,面临中规车与平行进口车的选择难题。这两种车型各有其特点,关键在于个人需求和预算的权衡。首先,中规车是由品牌厂家授权经销商销售,以高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著称。购买者能够享受到厂家提供的质保和维修服务,且在二手车市场上,其保值率通常较高。然而,中规车的价格相对较高,且车型选择相对有限。相比之下,平行进口车则源自海外市场,价格通常较为亲民

2024-11-06 09:48:25
汉兰达有油电混合动力的吗
汉兰达有油电混合动力的吗

汉兰达有油电混合动力的吗汉兰达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据丰田官网介绍,汉兰达2022款双擎2.5L两驱尊贵版7座采用了一套高效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这款车型搭载的2.5L发动机具备强大的性能,最大功率达到141千瓦<!--,最大扭矩为238牛米<!--,配合E-CVT无级变速器,实现动力输出的平顺。电动机方面,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总功率为134千瓦<!

2024-11-29 02:13:29
汉兰达混动油耗是多少 汉兰达混动油耗是多少公里
汉兰达混动油耗是多少 汉兰达混动油耗是多少公里

试驾第四代混动汉兰达,搞定了油耗,难再寻短板2009年,第二代汉兰达在国内开售,采用2.7L/3.5L自吸发动机;2015年,第三代汉兰达用2.0T取代了2.7L自吸发动机,后来年度改款逐步取消了3.5L,仅保留2.0T版本。2.0T汉兰达的NEDC油耗为8.2L/100km,相比于途昂8.5L,探险者8.7L的油耗不算高。不过,2021年,第四代汉兰达率先用上了混

2024-11-26 16:11:10
丰田汉兰达混动版怎么样?
丰田汉兰达混动版怎么样?

丰田汉兰达油电混动版价格?如果您对动力有着较高的期待,但对混动技术持有疑虑,并且手头预算大约在三十万元左右,那么丰田汉兰达的汽油版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它搭载了来自进口的高效0T发动机,其性能表现相当抢眼。对于那些更倾向于混动车型的消费者,丰田汉兰达混动版的市场参考价格大约在二十五万元上下。这款车型配备了丰富的功能,其中包括一系列先进的驾驶员安全辅助设备,如自动

2024-11-29 09:55:04
买奇瑞新能源款小蚂蚁还是欧拉,真是纠结,大家有什么建议?
买奇瑞新能源款小蚂蚁还是欧拉,真是纠结,大家有什么建议?

买奇瑞新能源2019款小蚂蚁还是欧拉,真是纠结,大家有什么建议?欧拉的质量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但是主流配置相当的情况下,5.98万元起售的奇瑞新能源2019款小蚂蚁,拥有更具诚意的配置和优秀的品质加成,而且目前奇瑞新能源2019款小蚂蚁在新能源界的口碑是表现上乘,更建议奇瑞新能源2019款小蚂蚁.现在二手电动车保值率这么低,跟“油改电”有没有必然关系?当然有!之所以现在二手车商都不愿意收电动车

2024-04-14 03: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