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 12:59:54 | 二手车
年销有望突破3000万辆
”
作者|楚门
站在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回望,中国汽车终于出息了。
今年全年出口量超越日本,
成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
2009年,我国产销量超过1350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此之后连续十几年,一直保持着这个纪录。
和国产市场相比,国外需要和当地巨头抢份额,所以通常意义上出口量的高低,更能说明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这一年,内卷虽然是行业底色,但也说明中国车企不甘落后,他们在互搏中不断锤炼。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跑过海外车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路。
成果显而易见,2023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电车,开始驶向全球各个角落。
01
新能源车狂飙
昨天,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公布的数据,今年中国汽车的
出口量预计将超过日本
,首次成为世界第一。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已达
441.2万辆
,同比增长65.1%,超过了日本同期399万辆的出口量。
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量将首次登顶世界第一。
事实上,早在
第一季度
,中国就以106.9万台的出口量,超过了日本同期汽车出口的104.7万辆,同比增长54%,并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彼时,韩国媒体感叹,对中国汽车口碑和市场份额变化非常震惊,韩国《朝鲜日报》写道,“中国汽车出口在2021年首次超过韩国,去年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今年一季度
居然超过了日本
。”
不仅仅是一季度,第二季度结束后,《日本经济新闻》发文称,中国汽车产业在2023年的上半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日本人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日本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大幅扩张的同时,日本企业的海外业务却止步不前,“中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
只是时间问题
!”
在这之前,中国出口量在2020年还保持在100万辆左右,随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在2021年达到201.5万辆,去年则再次翻倍至311.1万辆。
为什么中国汽车出口量会突飞猛进?
日本人将其归因于
新能源汽车大爆发
,认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的贡献主要来自电动汽车的出口。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09.1万辆,
同比增长83.5%
。
此外,在国际冲突的背景下,不少车企已经撤出俄罗斯,而我们向俄罗斯出口的燃油车则在迅速增长。
日媒认为,究其原因,是中国车企在
政府扶持
下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实现了低价且高质量
纯电动
汽车的出口增长。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仅在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市场获得增长,在被日企视为重要市场的东南亚,同样是狂飙突进。
诚然,一些客观因素为我国汽车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多年发展的必然。
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就开始野蛮生长,过程虽然有过虚假、骗补等现象,但也孕育出了蔚小理、小米、华为等新选手。新能源时代,彻底让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
02
比亚迪或超特斯拉
中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自然离不开国内车企助力。
从中汽协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1-11月整车出口量贡献最多的是
上汽集团
,以106.7万辆斩获榜首,同比增长20.8%,已经超过了上汽去年全年的出口量。
排在上汽之后的则是
奇瑞
、
长安
、
长城
、吉利等自主车企。其中,奇瑞出口量为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长城出口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长84.8%。
今年1-11月,中国整车出口企业中,
上汽集团
、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
吉利汽车
、东风汽车、
比亚迪
等成了
主力军
。
而从增速来看,比亚迪则最快,出口量大幅增长,前11个月共计出口新车21.6万辆,同比增长3.6倍,要知道去年全年比亚迪的出口量才5.36万辆。
出口量暴涨的同时,比亚迪的体量也在迅速壮大。彭博社27日做出预测,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电动车的销量
可能会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
彭博社指出,相比于
特斯拉
较高的售价,比亚迪销量高的车型在价格方面比特斯拉更有竞争力。
“这将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转折点,也进一步证实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美国商业内幕网也认同彭博社的预测,并用数据给出了证明,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电动车销量
仅比特斯拉少3000辆
。因此分析师认为在公布今年第四季度销量数据时,比亚迪很有可能超越特斯拉。
在国内,有第三方1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日-12月24日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以18万辆的销量,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特斯拉(6.02万辆)。
按照11月1日-11月26日的销量,比亚迪当时为17.8万辆,以此推算,其12月批发量或将超过11月。如果12月最后一周继续保持现有增速,实现全年销售目标基本问题不大。
彭博社也认为,在收入、利润和市值等数据上,
特斯拉目前仍然领先比亚迪
。
不过美国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师预计,这其中的差距会在
明年大幅缩小
。他们预计特斯拉2024年全年销售额将达到1140亿美元,比亚迪则为1120亿美元。单从这两个预测数据来看,二者已经非常接近了。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表示,特斯拉最强的攻擂者不是德国或者日本车企,而是在德国鲜为人知的比亚迪。
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中国又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接下来的竞争同样显而易见,那就是AI,不止一位大佬判断,汽车的未来,将AI和机器人。
美银美林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
成为AI的世界领导者
。”
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增长的势能仍将继续,在全球汽车行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电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撰文 / 钱亚光编辑 / 刘宝华设计 / 戈 弋
在
特斯拉
2024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CEO伊隆・马斯克提到特斯拉在日本卖不动,那么日本的电动汽车销售情况如何呢?是不是只有特斯拉尴尬呢?
其实,日本电动汽车销量还是在大幅增长的,但限于基数较低,因此体量确实不大。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JADA)及日本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JMVA)1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仅包含乘用车,不含货车、巴士等商用车)年增超五成,至88535辆,创有数据可供追溯的2009年以来历史新高,占日本整体乘用车销量比重2.22%,较2022年(1.71%)上升0.5个百分点,史上首度突破2%。
日产
Sakura
为日本最畅销的电动汽车,搭载具有反向供电能力的20千瓦时电池组,电机功率47千瓦,扭矩195牛·米,极速130公里/时,续航里程180公里,快充40分钟可以充至电量80%,拥有日产ProPILOT Park自动泊车系统。在当地的售价178万日元起,约8.54万元人民币。其2023年在日本销售量37140辆,市场占有率42%,年增长率70%。
其次是日产Leaf,年销10026辆,市场占有率11%。另外,特斯拉、
比亚迪
等进口电动汽车销售也大增。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JAIA)公布的统计数据指出,2023年日本进口电动汽车(不含日系车厂)销量年增60%至22890辆,连续第五年增长,年销量首度冲破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占整体进口车销售量比重也达历史新高的9.2%。
而在2024年1月,日本
纯电动
汽车的进口销量仍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了11%,达到1186辆。
对日本来说,汽车行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是该国经济的支柱,与大约550万人的就业有关,如果将商用卡车,摩托车和运输部门纳入其中,则为850万人。
因此,日本汽车工业如何面对电动时代的挑战,将成为其未来生存质量高低的关键。
日本电动汽车一瞥
春节期间,记者是在日本东京度过的,在游玩、购物之余,顺便观察了一下日本电动汽车的现状,角度可能比较片面,仅供参考。
周六在新宿逛街时,我去特斯拉4S店看了看。店铺面积比
北京
华贸中心的特斯拉店大一倍不止,里面摆放着特斯拉的
Model S
、
Model X
、
Model Y
和
Model 3
四款在日销售的车辆,据导购小姐反映,风头正盛的Cybertruck目前没有在日本销售的计划。
从售价上看,各车型换算过来和北京的价格差不多,如果算上贴补,或赶上特价,比北京便宜多了。可是店里的人气差远了,店内看车的包括笔者,只有三拨人,店铺里显得空空荡荡。经向导购小姐咨询,特斯拉在日本的销售确实情况不太好,实际销量她不愿透露,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特斯拉Model Y ;正常价格563.7万日元(27.04万元人民币),补贴后453.7万日元(约合21.77万元人民币)
特价Model Y补贴后419.9万日元,约合20.15万元人民币
一是日本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像东京这种大都市,乘坐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出行非常方便,愿意买车的人并不多,即使买车,也更喜欢买本国品牌,更愿意开体型小巧的车型。
2023年日本销量前十名都是日本品牌,而且都是小型车,销量冠军是
丰田
雅力士
,全年销量19.43万辆,较2022年增长15.3%。雅力士是一款A0级小车,使用TNGA-B平台打造,车长3940毫米。售价范围在147万-254.8万日元,约合7.05万-12.23万元人民币。
在日本,进口车一直卖得不好,更别说价格更贵的电动汽车了。特斯拉虽然价格与其他地区相比不算高,算上补贴甚至比中国还低,但与日本畅销车相比,价格还是高了不少,也不是日本人喜欢的尺寸。我在东京的街面上特意注意过电动汽车,可能是走的地方比较少,从始至终一辆电动汽车也没看到。
二是在日本电动汽车的使用并不便宜。目前日本电力有3/4来自化石能源,电费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远高于我国。根据globalpetrolprices.com的数据,2024年1月,日本住户电价是0.209美元/千瓦时,而我国是0.076美元/千瓦时,日本电价是我国的2.75倍。
而在2023年12月,日本汽油价格为1.158美元/升,中国是1.169美元/升,两者价格相差无几。如果从省钱的角度考虑,电动汽车远不如油耗只有3-4升/百公里的混动车型实惠。
三是日本的补能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比如特斯拉在东京只有104个充电站,根据2024年2月日产汽车公司的报告显示,日本公共场合充电桩和家用充电桩数量达到4万个。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北京仅公共充电桩就有12.91万个,全中国公共充电桩是272.6万个。而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
根据日本基础设施提供商Enechange Ltd.的数据,日本差不多4000人一个充电桩,而BloombergNEF汇编的数据显示,在欧洲是500人一个充电桩,在美国是600人一个,在中国是1800人一个。
我在东京的7天时间里,虽然没有刻意地找,但无论是在市中心停车场,还是在居民区的公共停车场和家用停车位上,都没有发现充电桩。
在苹果地图上,我在住地附近找到一些充电站,多数充电站有2-6个充电桩,有一家充电站有60个充电桩。从充电的速度看,除了特斯拉有250千瓦的超充桩,其他的快充桩充电功率只有40千瓦,而在那个有60个充电桩的充电站里,只有一个40千瓦的快充桩,剩下59个都是1.2千瓦的慢充桩。
根据EVSmart网站提供的信息,该充电站充电费用根据使用的充电卡不同而不同,如果充电时间比选择的时间短的话,剩余的时间会结转到下次。
如果是e-Mobility Power(eMP)公司的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充电会员卡充电(月租含税价格4180日元,快充桩含税价格27.5日元/分钟,慢充桩含税价格3.85日元/分钟)。
如果是用JCN(Japan Charge Network,日本充电网)的卡,用快充桩前5分钟82.5日元,之后16.5日元/分钟;用慢充桩时,前15分钟为33日元,之后每1分钟2.2日元。
如果使用nanaco充值卡,快充桩充电15分钟247日元、30分钟495日元。慢充桩充电1小时132日元、2小时264日元、3小时396日元。
按照2月19日的汇率,1 日元 ≈ 0.048 ;元人民币,读者可以以此计算折合人民币的充电费用。
以混动利润推动电动化
虽然电动汽车在日本处境不佳,但日本还是认识到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并认为这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机遇。二手车
日本政府正计划提供为期十年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电动汽车生产和半导体设备制造等五个领域的大规模生产。拟议的税收激励政策将包括每辆电动汽车减免40万日元(约合1.92万元),每升可持续航空燃料减免30日元,以及每吨绿色钢铁减免2万日元。
日本车企开始力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准备用混动车型的利润投资电动汽车,扩大电动汽车的生产。
丰田、
本田
、
马自达
和
斯巴鲁
正在大力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新一波电池驱动汽车将在2025年以后到来。日本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将利用新的制造技术,甚至可能采用固态电池,届时日本电动汽车将成为世界级的竞争对手。
最近出现的裁员、取消IPO、经销商的怀疑、销售放缓、投资削减、无情的价格战等一系列负面因素,让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的乐观情绪迅速低落。在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开始失去动力的同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利用他们的电动转型阵容赚钱,比如丰田和本田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大增。
2023年,丰田集团的全球销量在混动汽车的推动下增长了7%,达到了1031万辆,其中
油电混动
汽车飙升了31%,达到342万辆,占其全球交付量的33%,高于2022年的27%。
由于它们的利润率相对较高,丰田预计在截至3月31日的当前财年,营业利润将达到创纪录的4.9万亿日元(约合2350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前一年的两倍。丰田的净收入也将创下新高,达到4.5万亿日元(约合2158亿元人民币),是
福特
和通用汽车合计账面净值的两倍多。
在最近一个季度,丰田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14%。自1月1日以来,投资者已将丰田股价推高了约26%,以此表示对丰田电动化发展路线图的支持。
本田表示,混合动力收入是为未来电动汽车提供资金的关键。这家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刚刚为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电动汽车,但它们要到2026年才会开始上市。本田本财年实现创纪录营业利润的预期,将使这一举措受益。
马自达的目标也是获得创纪录的利润。该公司首席财务官杰弗里・盖顿(Jeffrey Guyton)表示,随着该公司加大对产品线的电气化投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吃瓜群众们的一片助威声中,去年咱们自主品牌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吼吼吼吼。对比起国内的老牌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的惨况,自主品牌大都环比同比双升。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达到52%,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反超。这么耀眼的成绩,放到国际舞台上又是怎样的位置呢?最近有机构发布2023全球十大汽车销量排行榜,咱们看看我们排第几。
TOP 1:丰田集团
年销量:1065万辆
拿下2023年销量冠军的,依然还是日本丰田。虽然丰田去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已经是连续两年走下坡路。但得益于北美和欧洲市场起到的拉动作用,使得丰田在那些国家地区产销两旺,尤其是混动车型。而且其营业利润很高,据官方预计截止2024年3月的财年利润高达30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86亿,啧啧啧啧。
TOP 2:大众集团
年销量:924万辆
大众未能实现对丰田的超越,以年销924万辆新车屈居第二。其中大众品牌销量为487辆,给集团贡献了超一半的销量;奥迪品牌则约卖出190万辆,近73万辆卖在了中国。而从分片区来看,大众集团在西欧的销量反超中国市场,约327万辆;中国市场则卖了324万台,同比仅微增2%。
TOP 3:现代集团
年销量:730万辆
别看韩系车貌似不堪一击的样子,其实也就这些年在中国市场的假象。放在全球市场,现代集团也还是赚得盆满钵满,业绩蒸蒸日上的。现代集团旗下包括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前者全球销量约422万辆,同比增长6.9%;后者全球销量309万辆,同比增长6.3%。而在中国市场,北京现代去年也还是卖了25.7万台,同比微增2.8%。
TOP 4:斯特兰蒂斯集团
年销量:640万辆
斯特兰蒂斯集团现在家大业大,又FCA和PSA合并,旗下多达14个知名牌子,像什么标致、雪铁龙、DS、菲亚特、克莱斯勒、Jeep、道奇、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欧宝等等等等。但这些品牌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市场都是边缘化的,所以它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和北美。
TOP 5: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年销量:628万辆
人家海外的车企发展了多少年,都发展成抱团取暖的样子。不知咱们以后会不会有“吉比奇长”联盟呢?诶,这名字咋怪怪的。说回雷日三联盟,一轮狗血剧之后,日产跟雷诺最终达成协议,双方互持15%股份,合作开始翻篇。销量上,联盟全球共卖出628万辆新车,主战场也是在欧洲和美洲。而中国市场则被浇了冷水,雷诺和三菱就不用说了,日产包括商用车在内,在华销量不到80万台,同比下滑24.8%。
TOP 6:通用汽车集团
年销量:487万辆
通用汽车排在第六,虽然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咋滴,但在美国市场,通用依然是老大,全年卖出257.8万辆车,超过丰田和福特。另外呢,1月初的时候通用也发布了在华销量,约卖出210万台,其中包括约120万辆的上汽通用五菱。
TOP 7:本田汽车
年销量:397万辆
本田是第三家上榜的日本车企,去年卖出397万辆,同比出现下滑。而在中国市场,东风本田贡献了61万辆的销量,而广本更多一点点,为62万辆。其中卖得最好的车型是CR-V,卖了21.4万台新车;其次是雅阁和思域,分别卖了17.9和17.8万辆。
TOP 8:福特汽车
年销量:395万辆
第八名福特汽车,跟本田销量想去不大。不过这些销量都还是预测估算的,因此福特跟本田谁七谁八不好说。根据惯例,福特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北美。光是皮卡车型,在北美就吃香喝辣的了,比如F系列就售出了75万辆。不过在中国市场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乘用车全年销量大概为23.3万台,同比下滑7.1%,谢谢长安。
TOP 9:比亚迪
年销量:302万辆
虽则比亚迪去年旗下车型大卖特卖,全年狂销302万台,同比大涨61.8%,状态十分胸。但是放在全球范围,跟其它老家伙的销量一笔,就只能排在第九,更不用说其它自主品牌了。不过这也是个好的开始,万里长征也得一步步走。而且必须认识到,这是中国车企首次冲进全球销量TOP 10榜里跟列强们较量,是中国汽车工业70年来的里程碑时刻。
TOP 10:铃木
年销量:301万辆
第四家上榜日系车企,竟是铃木。铃木2018年败走中国,留下长安在风中萧瑟。不过它在日本本土和印度市场混得非常不错,比如印度,是铃木一直重视的市场。据称铃木占了印度近40%的市场份额,最畅销的车型中超一半都是挂铃木标的。同时2023年的这个301万辆销量成绩,应该也是创铃木记录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漫部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本田老粉在此,皓影来交作业了,谈谈自己的用车感受!都说“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我这本田老粉就是最好的诠释。这台皓影已经是我的第三台本田了,之前开过锋范、飞度,最近也还在考虑买一辆二手奥德赛来改装一下玩玩。说实话,小车玩久了,一开始接触皓影还是有些不适应。我12月订的精英版,也算是第一波车主了吧,很多车友都说等好久才提到车,看来我还比较幸运,只等了半个多月,1月12号就提到手了。[得意]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
红旗HS7混动版即将登场,能否硬刚问界M7?2024年1月份,红旗汽车销量达到40300辆,同比增长82.9%,应该说,这个销量还是不错的。但现在是新能源时代,红旗的新能源销量主要由E-MQ5这一款车贡献,它还需要推出更多能走量的车型。近日红旗HS7HEV的申报图在网上曝光,这款车算是红旗HS7的新增车型,如果能够进入主流市场,那么对红旗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在广东卖一辆比亚迪F6最低要多少钱?价格:7.98-15.98万元外形尺寸(长/宽/高):4846/1822/1465mm排量:1991-2378cc原产地:中国所属:比亚迪F6理论油耗:6.6-6.9升/百公里优点:做工细致,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的中高级自主品牌轿车缺点:外形借鉴诸多市场成熟车型优良基因,失去鲜明的个性综合评分:9.6外观:9.8内饰:9.6操控:9.6安全性:9.5油耗:9.
比亚迪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比亚迪唐新能源车怎么样?比亚迪的品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虽然比亚迪的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但比亚迪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发展至今也已经有了近十年时间了。比亚迪汽车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良的品质。这也是比亚迪旗下能让很多消费者熟知并喜爱的原因之一。其实比亚迪早在2000年就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了,那时候就推出了唐、秦等一系列品
11月26日,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圆满收官。作为定制改装行业的头部品牌,克蒂汽车旗下多款重磅车型强势登场,展示了新时代豪华出行MPV的前瞻科技与强劲实力,并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产品策略和创新成果,进一步强化了在定制升级市场的领军地位。全力以赴智能升级、坚定步伐定制革新,克蒂汽车致力于以极具吸引力的新科技与新产品为客户带来愉悦身心、彰显身份的豪华出行体验。此次克蒂广州国际车展之行,多款高
小众的旅行车市场,靠哪些车在支撑?最后一款性价比超高!相比近几年高速增长的家庭轿车市场,旅行车在国内一直是比较小众的存在。因而国内的汽车厂商对此也不太重视,推出的旅行车型也并不多。下面我们来聊聊国内的旅行车市场到底是哪些车型在苦苦支撑,旅行车未来的市场如何。第一款:荣威 Ei5指导价:12.88-16.11万作为一款目标用户贴近主流消费群体的电动休旅车,荣威 Ei5采用了
2023-11-28 16:32:54
2024-02-18 11:29:44
2023-11-28 16:32:35
2024-02-18 11:23:48
2024-02-18 11:06:56
2024-02-18 10: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