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

2024-06-19 05:36:12 | 二手车

今天二手车小编整理了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

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

2024年1月份,德国新车销量达到213533辆,同比增长19.1%。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整个欧洲汽车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能够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对于任何一个志在布局欧洲市场的车企意义重大。这也是为什么

特斯拉

要把自己在欧洲的第一家超级工厂设在德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品牌离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燃油车市场占据主导

根据相关机构披露出来的德国销售排名前20的车型可以发现,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无一例外都来自于

大众

和Stellantis两大集团。

其中,本土作战的大众优势更加明显一些。像

高尔夫

途观

帕萨特

等在国内各个细分市场堪称标杆的车型在德国市场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至于Stellantis旗下有三款车型入围,分别是

欧宝

的Astra、Dacia的

Sandero

和西亚特Leon。

撇开帕萨特和

Transporter

这样的面包车外,前十的车型主要还是以小车为主。毕竟对于德国消费者来说,购车费用也是能省就省。

此外,德国除了慕尼黑、法兰克福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外,大部分都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小城。这些城市由于人口不多,历史悠久,因此很多道路也相对比较狭窄。所以这种情况下,小车在停车和操控方面也就更有优势。

日系和韩系并没有任何一款车型上榜。日系在欧洲市场并不多见,但是韩系的

现代

起亚

在欧洲还是有一定的销量的。日系在可靠性和油耗方面的竞争力比较强;而韩系则在性价比和造型方面也有自己比较明显的优势。

其实不仅日系和韩系,就连

福特

和Stellantis下属的美系品牌也没有什么车型入围,说明了德国人还是比较青睐于欧洲,尤其是德国本土品牌。

电动车市场补贴终止影响巨大

燃油车依然是整个德国汽车市场的主流。销量最高的电动车

Model Y

也只是勉强挤进前20的排行榜。推广电动车,当下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制约:购车成本更高,且充电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2023年12月18日,德国政府突然终止了电动车补贴,每辆电动车可能失去至多达到3000欧元的补贴。

考虑到电动车购车成本本来就比燃油车高出不少,因此德国政府此举在当地引发了巨大的震荡,1月份德国电动车销量也是相应下滑。包括特斯拉、大众等纷纷自掏腰包来补贴用户,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是长久之计。接下来各大车企势必要对整个电动车矩阵重新进行定价。

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不仅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且后期充电桩的维护和保养也耗资不菲。一旦充电站无法盈利,那么就很难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最终会成为财政的负担。

更为关键的是,电费在整个欧洲都不便宜。特别是俄乌冲突之后,欧洲一度经历了能源危机,导致电费价格大幅上涨。未来,大规模推广太阳能、风力发电这样的绿电其成本也会比燃煤或者燃烧天然气发电成本要高很多。

在上述的这张榜单中,有两款车型值得我们关注:

沃尔沃EX30

和SMART #1。这两款车型都是基于吉利的SEA浩瀚架构,并且目前都是由吉利在国内的工厂代工。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沃尔沃

EX30。其凭借沃尔沃过往在欧洲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以及较高的性价比,未来销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但是欧盟当前正在对中国生产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一旦进口关税上涨,那么EX30的性价比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中国品牌前路漫漫

在一众中国品牌中,在德国汽车市场表现最好的是上汽旗下的MG品牌,一月总计销售了896辆,在整个德国市场上排名第29。其他自主品牌表现更加堪忧:

比亚迪

销量仅为390辆,排名第38;

长城

销售了90辆,排名第41;

蔚来

二手车

领克

分别销售了27辆和5辆。以这样的体量来看,不要说蔚来和领克了,哪怕是比亚迪和长城的体量,都很难在德国市场盈利。

在燃油车领域,以领克为例,和沃尔沃同平台的领克在产品力方面是有保证的,此外,其也已经在欧洲市场耕耘多年,且背靠沃尔沃的品牌和体系能力。但即便如此,领克在德国的销量依然乏善可陈。

另外一个在国内市场叱咤风云一时的长城汽车,在德国也基本属于一个陪跑的角色。电动车领域,以蔚来汽车为例,虽然在产品力方面其完全不输德国市场上的电动车,但是时至今日,在销量上还是不见起色。想要说服德国消费者来购买中国汽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中国车企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未来,在德国市场上,国内车企不仅需要投放产品力更强的车型,在性价比上下苦功夫,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德国消费者愿意接受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的汽车可能更重要但也更难。

2024年,在匈牙利的比亚迪欧洲工厂将正式开工建设,而上汽在欧洲的工厂也应该在紧锣密鼓地寻址中。在欧洲建厂,一方面能够避免潜在的贸易战带来的关税上的风险,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另外一方面,在欧洲建厂,也有助于中国品牌将其作为支点,来导入包括研发、售后以及前期市场调研在内的一整套体系能力。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才是能够长久经营欧洲市场的关键所在。但是这些都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持久的投入。以当前德国市场来看,除了特斯拉,其对欧洲之外的品牌接受度并没有那么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

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

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是12月份价格优惠带来的提前购买潮,使得一部分消费者选择在那个时间段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从而影响了1月的销量表现。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同样保持高增长,1月份销量达到66.8万辆,同比增长101.8%。然而,环比却下降了29.5%,这反映出市场在恢复过程中的一段波动期。尽管如此,吉利汽车凭借新能源车的强势增长,增长率达到632.1%,市场份额占据了9.6%,尽管与比亚迪存在一定差距,但其表现已经跃居第二。

尽管总体销量呈现上升趋势,但环比下降揭示了市场的复杂性。在狭义乘用车市场,尽管总体稳健,但政策变动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导致了销量微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则受制于充电设施的不完善和电池续航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展望未来,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支持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将成为关键因素。政府的持续扶持政策将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而技术进步和政策利好将促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尽管1月销量出现短暂回调,但随着宏观经济条件的改善、政策支持的加强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提高,预计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狭义乘用车市场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迎来持续的增长势头。

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

1.1-1.7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 2024年挑战80万辆目标

易车讯

1月9日,

理想汽车

公布了最新周销量。2024年1月1日-1月7日,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二。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位居第六。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

2023年12月,理想汽车在供应、生产、销售、交付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超过5万辆的交付新纪录,全年交付37.6万辆,超额完成了2023年30万辆的目标。2024年1月初,我们各团队会稍作休整,一起迎接2024年80万辆的挑战目标。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以上就是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二手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 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