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0:26:54 | 二手车
易车讯
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
根据
理想汽车
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月共计交付新车20251辆,3月销量截至3月17日为1.82万辆。也就是说,截至3月17日,理想汽车2024年一季度已经交付新车69616辆,结合7.6万至7.8万辆的最新交付目标,理想汽车3月交付量预计在24584辆至26584辆。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进口量为79.9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8.9%,进口金额为3321.3亿元,同比下滑5.8%。而从近10年来的数据来看,似乎进口车型一直处于逐步下滑的态势,进口量从2017年开始出现了逐年10%的下滑,到2022年进口量已经减少到了80多万辆,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而在2023年,这种下滑趋势似乎在加速,创下了自2011年以来最低的记录,难道国内消费者不喜欢进口品牌了吗?
从具体进口车型的表现来看,2023年德日美系进口车市场出现全线下滑,德国进口车销量同比下降11%,至23.1万辆;日系进口车销量同比下降14%,至22.4万辆;美系进口车销量为12.6万辆,同比下降8%。这些数据表明,全球汽车市场均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具体来看,在进口车前十品牌中,有五个品牌实现了正增长,分别为
奥迪
、
路虎
、
丰田
、
沃尔沃
和
大众
。其中,奥迪和路虎的增长尤为显著,增幅分别达到了41.2%和43.1%。丰田也表现稳定,进口量实现了27.8%的增长。
而在德系BBA三强中,除了奥迪之外,
奔驰
与
宝马
的表现均有所下滑。其中奔驰销量为156168辆,同比下降了2.7%。而宝马和
MINI
的销量更是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分别下降了10.7%和36.4%,销量分别为102910辆和18333辆。
保时捷
在2023年进口豪华车市场中跌幅最大,同比下降近15%。品牌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指出,保时捷在华销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主要受到
Cayenne
车型换代以及异常激烈的价格战等因素的影响。
在超豪华汽车品牌中,2023年
法拉利
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为149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4%。同时,
宾利
和
兰博基尼二手车
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而阿斯顿马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大幅下跌了超过三成。总的来说,虽然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为进口豪华车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空间,但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民众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给进口车带来了新的挑战。
之所以进口车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汽车电气化转型,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渗透率达到35.7%。在售价区间方面,35-4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涨幅最大,同比增速超过1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渗透率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对进口燃油车的销量形成了较大冲击。
另一方面,近两年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同样对进口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许多进口车品牌不得不采取降价措施的方式保持销量。据各品牌的优惠力度来看,
雷克萨斯ES
的优惠幅度达到了5万左右,
奥迪A6
(进口)的优惠幅度更是高达10万左右。此外,
捷豹
F-PACE入门级产品价格从47.2万降到了37万起步,
沃尔沃XC90
(进口)在部分地区的降价幅度高达16万。甚至连定位更加高端的保时捷也加入了降价大潮,降幅达到了10%-20%。
而除了价格战的冲击,自主高端品牌也逐步冲击着进口车的空间,随着国内车企在电气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深入布局,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也持续强化,用户体验灵活运营,使得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可度不断拔高。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自主品牌的销量,更使得其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具备了与外资品牌一战的实力。
具体来看,
比亚迪
仰望U8
售价109.8万元,但在2024年第一个月的销售量便达到了1652辆,自上市交付以来仅两个月,累计销售量已经达到了3653辆。此外,广汽
埃安
去年上市的
昊铂SSR
售价略高于仰望U8,指导价为128.6-168.6万元。
蔚来
、理想、
极氪
等品牌也相继推出了高端车型,这也展示了当前自主品牌的竞争实力。
总结
在当今的中国车市,进口品牌不能再依赖过去的品牌影响力来吸引消费者,面对新的消费趋势,进口品牌必须加速推进电气化,不断强化产品实力,并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进口车型销量大跌这件事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之养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洗牌愈发加速,价格战将继续,2024年中国车市10个预判的相关内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
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吗?
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还不足40%,如果算上存量的话,那么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差距将会更大。
所以,新能源汽车
厂商
还要继续努力。
那么2024年的汽车行业会怎样?如下是我们的10个预测。
1、比亚迪继续高歌猛进,市场份额提升阻力不小
要了解
比亚迪
的强势,只需要记住2组数据。
第一,它2023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62.3%。
第二,它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的份额突破了35%。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亚迪手握刀片电池、e平台3.0、超级混动DM-iDM-p、易四方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以及王朝、海洋两大系列车型,同时还有
腾势
、
方程豹
、
仰望
等子品牌,除非发生不可逆转的重大变故,否则2024年继续坐稳全球第一当无疑问。
更何况,比亚迪目前在售车型中,部分车型和平台已经老化,2024年很有可能进行更新换代,让销量再上一层楼。
但需要注意的是,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甚至在部分技术体验上有赶超之势,它们有能力阻止比亚迪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概率会突破1000万辆,但比亚迪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会被压制在40%以下。
2、特斯拉低端车型和4680电池或将上车
根据统计,
特斯拉
2023年国内销量约181万辆,刚好完成180万辆的销售目标,全球范围内来看,特斯拉与比亚迪的销量差距在100万辆以上。
要想快速提振销量,特斯拉现在有3件可以做的事情:推出低端车型、4680电池大规模上车、FSD系统快速落地。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FSD系统带来的冲击,可能没有另外两件事情大。
首先,FSD系统没有明确的入华时间表,而且它在美国也存在一定的质疑;其次,FSD系统即便入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大规模普及;第三,国内智能驾驶水平并不低,主流
厂商
疯狂内卷,3年前FSD入华,与现在入华,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低端车型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用户群体,积攒人气,提升关注度,进而获取销量。
而4680电池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让特斯拉在产品开发、定价时更加从容。
但特斯拉要进行这两个操作,也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特斯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高端形象,推出低端走量车型,会不会影响特斯拉的品牌形象,这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其次,4680电池进度不及预期,主要是受制于松下,那么2024年松下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
3、合资厂商继续“压力山大”
中国的进口车市场规模比较小,因此国内市场主要是自主与合资
厂商
对决。
2023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6%,比去年同期提升4.7个百分点。此消彼长,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在逐渐下滑。
合资
厂商
现在的困境,是两方面的。
在燃油车领域,它们的很多市场被吉利、
长安
、
长城
等中国品牌夺走。
在新能源领域,它们现在几乎没有发言权。除了
大众
汽车之外,还没有哪个合资品牌能成功打进主流新能源市场。
如果仅仅是输在销量上,合资
厂商
或许没那么慌,但现在是行业变革期,新能源
厂商
不断蚕食燃油车的地盘,而合资
厂商
暂时还没有找到应对的办法。2023年12月份,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为7.4%,正处于“燃油车份额被偷袭,新能源份额又抓不住”的境地。
2024年上半年,
丰田
、
本田
等
厂商
如果还是不能在新能源市场有所改变,那么下半年它们的市场份额将会加速萎缩。
4、价格战仍将延续
从客观角度来说,将汽车行业内的降价简单地称为“价格战”是不太合适的。
燃油车逐渐被淘汰,传统汽车
厂商
被迫以价换量清库存,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前期规模较小,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定价也比较高。但在销量规模扩大、供应链快速完善、技术研发进入收获期之后,成本被快速压缩,终端零售价下降,这是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这些情况还会延续下去。
燃油车已经不太可能再“翻身”,降价求生存将会成为常态,不过今年很多降价的车型都是卖不动的,明年人们熟悉的很多经典燃油车,价格体系也有可能崩盘。
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成本会进一步下滑,不少车型在上市后就会给出比较亲民的价格。行业变革期,汽车价格难免会受到影响。
5、新势力展开新一轮淘汰赛
过去几年时间里,造车新势力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一支强大力量,它们促进了国内新能源车型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主导了行业的流行趋势。
但现在的市场形势与几年前不同,除了比亚迪、特斯拉两大巨头之外,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后来居上,转型渐入佳境;来自国家队的岚图、智己等逐渐找到感觉,华为又带来了一大堆装备精良的华为系车型,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
而主流造车新势力中,只有
理想汽车
月销量稳定在4万辆以上并且实现了盈利,其它新势力月销量多在2万辆以下徘徊,且常年巨额亏损。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一直延续,2024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有那么几家销量萎靡不振的新势力可能会被淘汰。
6、中国品牌内部格局将生变
2023年中国品牌份额不断提升,看上去势头很猛,但并非所有的中国品牌都是春风得意。
譬如前几年人们很熟悉的中国品牌,例如
荣威
、传祺、
名爵
等等,销量其实也在下滑。
行业变革期,受伤的并非只有合资品牌,还有规模较小而且没有搭上新能源快车的中国品牌。
其实就算是在新能源领域,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比亚迪自不必说,吉利冲入6万辆俱乐部,
埃安
、长安稳定在月销4万的水平上,长城新能源月销量不足3万,而且缺乏长安深蓝、
吉利银河
、
极氪
、
领克
这种能打的新能源子品牌,此外
奇瑞
的新能源销量也始终在3万辆以下徘徊。
2024年,中国品牌也会开始淘汰赛。但中国品牌的优势在于,它们大多数都能拿出一整套新能源解决方案,这比手足无措的传统合资品牌要强不少。
7、华为系或将持续壮大
2023年下半年以来,带给其它新能源品牌“小小震撼”的,不是特斯拉,而是不造车的华为。
华为的汽车业务已经独立运营,以手中掌握的鸿蒙智能座舱、DriveONE动力平台、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装备为基础,筑巢引凤,不断招揽各路合作伙伴。
打,技术上暂时打不过;加入,又不舍得自己的东西,这是很多新能源
厂商
面对华为时的纠结心理。2024年,华为系车型将进一步扩军,这种纠结还会延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这对华为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华为宣称不造车已经大半年了,与之达成深度合作的有北汽、奇瑞、
瑞风
、赛力斯、长安等,但赛力斯属于“躺平”,北汽、奇瑞自己新能源表现不佳,因此拿一部分车型出来合作,瑞风则属于“打野”型的,与华为合作的是中大型
MPV
这种小众车型,只有长安达到了华为想要的那种合作。
剩下的吉利、上汽、
一汽
、广汽、
东风
、长城、比亚迪还处在观望中。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国产主流
厂商
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确比较强,各家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且都砸下了巨额资金,很难舍掉自己原来的东西去跟华为合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年自主车企销量目标盘点:有务实派也有激进派近来,各大车企都相继公布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从各车企立下的目标来看,既有奇瑞、长城这样的“激进派”,又有吉利和长安这样的相对“保守派”。接下来,汽车门网将对其公布的销量目标进行盘点和分析,一探究竟。比亚迪 2024年销量目标:450万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
洗牌愈发加速,价格战将继续,2024年中国车市10个预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
2024年自主车企销量目标盘点:有务实派也有激进派近来,各大车企都相继公布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从各车企立下的目标来看,既有奇瑞、长城这样的“激进派”,又有吉利和长安这样的相对“保守派”。接下来,汽车门网将对其公布的销量目标进行盘点和分析,一探究竟。比亚迪 2024年销量目标:450万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
理想汽车下调2024年一季度销量预期预计交付量76000-78000辆易车讯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
理想汽车下调2024年一季度销量预期预计交付量76000-78000辆易车讯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
洗牌愈发加速,价格战将继续,2024年中国车市10个预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比去年增长了5.9%。两年前,你能想到这样的结果
全国最热销的车前十名根据车主指南发布的信息可知,截至2024年2月份,中国汽车销量排名是:1、第1名:特斯拉ModelY,官方指导价26.39万到34.99万,月销量60055,年累计456394。2、第2名:日产轩逸,指导价9.98万到17.49万,月销量48385,年累计375794。3、第3名: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指导价15.38万到21.98万,月销量44370,年累
新势力2023销量榜解读华为理想飘红蔚来小鹏堪忧回看2023年的中国车市可谓热闹非凡,有些事情符合人们的预期,也有一些则超出了想象。整体来看,中国汽车整体销量不出意外的将会冲破历史高点,尽管最终统计数据还未出炉,但根据中汽协预估,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左右,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超过900万辆。当然,在一片热闹繁华背后,各大车企在过去一年的竞争角逐也当真
2024-06-25 12:58:29
2024-06-24 13:59:47
2024-06-18 15:24:06
2024-06-22 11:08:11
2024-06-20 06:10:10
2024-06-25 22: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