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12:02:49 | 二手车
1. 比亚迪
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业务涵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并在同年成立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产品设计融合国际时尚与中式审美。
2. 特斯拉汽车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帕洛阿托,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于2003年7月1日共同创立。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汽车”,以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
3.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SGMW)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
4.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集团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吉利汽车在多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并在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工厂。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致力于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5. 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8日,以打造“国际品牌”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奇瑞汽车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
6. 上汽乘用车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是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制造与销售。自成立起,上汽乘用车便依托上汽集团多年的技术、制造、采购、营销和管理优势,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7. 广汽埃安新能源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法定代表人为冯兴亚。公司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包括AION LX Plus、AION V Plus、AION S Plus、AION Y等,致力于提供科技领先的出行体验。
8.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15年7月,总部位于北京。公司拥有自有的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通过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9. 合众新能源
合众新能源是新创车企中具有自建工厂和生产资质的企业之一。桐乡智慧生态工厂于2018年建成,一期规划产能为5万台/年,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96762平方米。
10.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公司主要生产SUV、轿车、皮卡及新能源汽车等车型,是中国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营整车汽车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SUV、皮卡专业厂和跨国公司。
【导语:大家对国内汽车市场在2024年的价格战是有预期的。但是,今年1月以来,由理想和
特斯拉
两家车企发起价格战,还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各家车企应该还是逃不过降价的“命运”。】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1月1日,特斯拉率先宣布调价,推出
Model 3
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幅度高达2.2万元。正当大家还没有完全消化完特斯拉的调价信息后,
理想汽车
也宣布,2024款理想汽车将在3月发布并开启交付,而与此同时,其将对2023款车型推出专项优惠活动,旗下车型降价幅度在3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
理想L7
的起售价首次降到30万元以内。
△理想L7的起售价首次来到30万元以内
紧接着,在1月12日,特斯拉再接再厉对Model 3/Y的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售价进行调整,下调幅度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价之后的焕新版Model 3及
Model Y
迎来了国内市场的史上最低价的同时,更是比其在欧洲销售的同款车型拥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以Model Y后轮驱动版,就比德国同款便宜10万元以上。不得不说,新年刚刚开始,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硝烟弥漫。
△调价之后的焕新版Model 3及Model Y在国内市场迎来史上最低价
理想今年恐面临不小考验
理想汽车在1月份降价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毕竟理想汽车在2023年是表现最好的新势力车企。但理想汽车面临的挑战也日趋激烈,其中同样拥有
增程式
版本的
AITO
问界新M7就成为理想L7的最直接竞争对手,而定价更高的
问界M9
对于二手车
理想L8
和L9也有一定的分流作用。
△AITO问界品牌对理想汽车的销量分流效果明显
互联网上有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周销量,问界已经力压理想,这对于在2024年定下了80万辆销售目标的理想汽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其进军
纯电动
市场的首款车型MEGA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之前高达60万的预售价格以及国内
纯电动
市场同样白热化的竞争,就注定着这款车型可能很难帮助理想在销量上有所提升。因而由L7/L8/L9组成的
增程式
车型产品矩阵,将依然会是理想达成目标的主力车型。为此,理想一方面需要对产品改款升级,以确保三款车型在细分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AITO问界系列所搭载的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将成为理想汽车需要直接来应对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另一方面,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适性配置已经被竞争对手广泛采纳且理想汽车在产品力层面短时间内缺乏突破的情况下,那么降价就成为最好的武器,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终端销量。
△三款
增程式
SUV
依然是理想汽车的销量担当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全系下调价格在3万元以上,且L7进入到30万元价格以内的杀伤力还是有的。下一步就看AITO问界品牌如何来接招。毕竟理想汽车已经开始实现盈利,李想手头有比余承东更多的子弹能够打出来。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理想汽车这次降价之后,终端销量依然没有起色,那么理想汽车就会陷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中国新势力车企中,
蔚来
、
小鹏
以及哪吒在理想汽车之前都做过冠军,
威马汽车
也拿过亚军,但后来都曾经迎来过一段时间的低谷。2023年对于理想汽车来说的确是比较顺,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利润方面,都领跑国内市场。但是,无论是
增程式
还是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是竞争对手比较容易模仿和学习的。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制胜的法宝在一两年内就会成为市场上的标配。所以,如何打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并持续在这个领域不断深耕,确保自己能够实现长期领跑,是理想以及其他新势力需要去学习的。
承压的特斯拉又举起价格屠刀
在2023年第四季度,
比亚迪
在
纯电动
汽车的销量上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
纯电动
汽车销售车企。之前,比亚迪凭借DM -i插混车型的优势,只是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上领先特斯拉,而特斯拉则保有
纯电动
车销量的冠军。而随着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的接连突破,特斯拉已经无法守住
纯电动
车企冠军的宝座了。当然,在比亚迪的电动车销量中,诸如
海豚
/
海鸥
、元这样的入门级车型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而特斯拉的2.5万美元入门级电动车离开上市还很遥远。但是从某个角度来看,确保自己不被比亚迪拉开更大的距离,可能也是促动特斯拉降价的原因之一。
△在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在
纯电动
汽车的销量上已超过特斯拉
不过,在2024年首月的销售数据还没有出炉的情况下就选择降价,无外乎两方面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其所储备的订单数据有所下滑,特斯拉依然希望能够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多的新增订单;另一方面,马斯克以及特斯拉高层可能制定了更为激进的销量目标。在全球经济局势依然不甚明朗的情况下,特斯拉需要通过降价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还有一个需要特斯拉正视的现状就是,目前在销售的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已经问世很久,两款车型需要进行一个大改款而非中期改款来确保自己的竞争力。从国内电动车市场来看,无论是续航,还是算力,特斯拉的两款车型在纸面数据上并不占优。能够支持特斯拉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依然跻身主流的原因,更多还是对马斯克个人或者特斯拉品牌的青睐。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Model 3和Model Y迟迟未能迎来更新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经过之前几年的销售,其实两款车型的研发投入和各种前期投入都已经被极大地摊薄。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手头其实是有更多的空间来调整终端售价的。更何况当下锂矿价格走低,让特斯拉能够在降价和毛利率之前能够确保一个很好的平衡。考虑到特斯拉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软件领域的开发,因此也不排除特斯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依靠这两款车型在乘用车市场打拼的可能性。
△Model 3和Model Y的研发投入和各种前期投入都已经被极大地摊薄
大众电动车要在欧洲开卷
不仅国内市场卷,全球市场也如此。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
大众
汽车正在酝酿在法国、比利时、挪威等多个欧洲市场对旗下ID.系列进行大幅调价。与此同时,还会对ID.系列车型的配置进行提升。通过提升性价比,来增加其在欧洲市场的终端销量。
毫无疑问,大众在中国市场上尝到了ID.3降价的甜头,正在希望将相关的成功复制到欧洲市场。
2023年,大众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上表现不俗,在多个主要国家的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上排名靠前。大众、
斯柯达
、
奥迪
等多个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都有一定的斩获。但从整体来看,大众在欧洲的电动车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多个电动车工厂还经历了停工和裁员。而在2024,上汽、比亚迪的电动车将进一步发力欧洲电动车市场。与其坐视竞争对手做大,大众还不如未雨绸缪,主动进行降价反攻。
△大众在欧洲的电动车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
大众能有这样降价的底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密切相关。当下,当中在欧洲销售的ID.3的价格大约2.5倍于国内同款车型。虽然无法猜测大众在国内销售的ID.3是否亏损,但毫无疑问,在欧洲销售的ID.3肯定不便宜。通过在国内压低供应商的价格,然后将同样的零部件运往欧洲组装整车进行销售,也是帮助大众能够在欧洲市场进行降价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欧洲是大众的主场,是大众输不起的最重要市场。
△大众在国内的降价也会对大众降低欧洲的成本起到关键作用
点评
但凡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解决,车企之间最能够依赖且最直接的武器还是只有降价。无论是特斯拉还是理想,都是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上的第一阵营的车企。它们在1月份还未过半的情况下就主动选择调价,这些都预示着2024年的汽车市场还会是一片腥风血雨。降价,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会让本来就不高的毛利率进一步承压。而对于国内一众新势力车企来说,降价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它意味着一直在亏损的车企,盈利的前景更加渺茫。2024年,可能对大部分车企来说,日子不一定会好过。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禾颜阅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吃瓜群众们的一片助威声中,去年咱们自主品牌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吼吼吼吼。对比起国内的老牌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的惨况,自主品牌大都环比同比双升。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达到52%,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反超。这么耀眼的成绩,放到国际舞台上又是怎样的位置呢?最近有机构发布2023全球十大汽车销量排行榜,咱们看看我们排第几。
TOP 1:丰田集团
年销量:1065万辆
拿下2023年销量冠军的,依然还是日本丰田。虽然丰田去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已经是连续两年走下坡路。但得益于北美和欧洲市场起到的拉动作用,使得丰田在那些国家地区产销两旺,尤其是混动车型。而且其营业利润很高,据官方预计截止2024年3月的财年利润高达30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86亿,啧啧啧啧。
TOP 2:大众集团
年销量:924万辆
大众未能实现对丰田的超越,以年销924万辆新车屈居第二。其中大众品牌销量为487辆,给集团贡献了超一半的销量;奥迪品牌则约卖出190万辆,近73万辆卖在了中国。而从分片区来看,大众集团在西欧的销量反超中国市场,约327万辆;中国市场则卖了324万台,同比仅微增2%。
TOP 3:现代集团
年销量:730万辆
别看韩系车貌似不堪一击的样子,其实也就这些年在中国市场的假象。放在全球市场,现代集团也还是赚得盆满钵满,业绩蒸蒸日上的。现代集团旗下包括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前者全球销量约422万辆,同比增长6.9%;后者全球销量309万辆,同比增长6.3%。而在中国市场,北京现代去年也还是卖了25.7万台,同比微增2.8%。
TOP 4:斯特兰蒂斯集团
年销量:640万辆
斯特兰蒂斯集团现在家大业大,又FCA和PSA合并,旗下多达14个知名牌子,像什么标致、雪铁龙、DS、菲亚特、克莱斯勒、Jeep、道奇、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欧宝等等等等。但这些品牌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市场都是边缘化的,所以它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和北美。
TOP 5: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年销量:628万辆
人家海外的车企发展了多少年,都发展成抱团取暖的样子。不知咱们以后会不会有“吉比奇长”联盟呢?诶,这名字咋怪怪的。说回雷日三联盟,一轮狗血剧之后,日产跟雷诺最终达成协议,双方互持15%股份,合作开始翻篇。销量上,联盟全球共卖出628万辆新车,主战场也是在欧洲和美洲。而中国市场则被浇了冷水,雷诺和三菱就不用说了,日产包括商用车在内,在华销量不到80万台,同比下滑24.8%。
TOP 6:通用汽车集团
年销量:487万辆
通用汽车排在第六,虽然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咋滴,但在美国市场,通用依然是老大,全年卖出257.8万辆车,超过丰田和福特。另外呢,1月初的时候通用也发布了在华销量,约卖出210万台,其中包括约120万辆的上汽通用五菱。
TOP 7:本田汽车
年销量:397万辆
本田是第三家上榜的日本车企,去年卖出397万辆,同比出现下滑。而在中国市场,东风本田贡献了61万辆的销量,而广本更多一点点,为62万辆。其中卖得最好的车型是CR-V,卖了21.4万台新车;其次是雅阁和思域,分别卖了17.9和17.8万辆。
TOP 8:福特汽车
年销量:395万辆
第八名福特汽车,跟本田销量想去不大。不过这些销量都还是预测估算的,因此福特跟本田谁七谁八不好说。根据惯例,福特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北美。光是皮卡车型,在北美就吃香喝辣的了,比如F系列就售出了75万辆。不过在中国市场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乘用车全年销量大概为23.3万台,同比下滑7.1%,谢谢长安。
TOP 9:比亚迪
年销量:302万辆
虽则比亚迪去年旗下车型大卖特卖,全年狂销302万台,同比大涨61.8%,状态十分胸。但是放在全球范围,跟其它老家伙的销量一笔,就只能排在第九,更不用说其它自主品牌了。不过这也是个好的开始,万里长征也得一步步走。而且必须认识到,这是中国车企首次冲进全球销量TOP 10榜里跟列强们较量,是中国汽车工业70年来的里程碑时刻。
TOP 10:铃木
年销量:301万辆
第四家上榜日系车企,竟是铃木。铃木2018年败走中国,留下长安在风中萧瑟。不过它在日本本土和印度市场混得非常不错,比如印度,是铃木一直重视的市场。据称铃木占了印度近40%的市场份额,最畅销的车型中超一半都是挂铃木标的。同时2023年的这个301万辆销量成绩,应该也是创铃木记录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漫部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
70年汽车工业首次全球汽车销量TOP10中国车企榜上有名在吃瓜群众们的一片助威声中,去年咱们自主品牌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吼吼吼吼。对比起国内的老牌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的惨况,自主品牌大都环比同比双升。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达到52%,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反超。这么耀眼的成绩,放到国际舞台上又是怎样的位置呢?最近有机构发布2023全球十大汽车销量排行榜,咱们
2022全球乘用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丰田卡罗拉,1,150,000辆销量,卡罗拉保持领先地位全球汽车市场,抵御了许多紧随其后的SUV。第二名,丰田RAV4:,1,070,000销量,由于中型SUV的兴起,RAV4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并以不到110万辆的销量缩小了与卡罗拉的差距。低运行成本、平稳的行驶和大胆的造型有助于其成功,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选项扩大了RAV4的吸引力。第三名,
70年汽车工业首次全球汽车销量TOP10中国车企榜上有名在吃瓜群众们的一片助威声中,去年咱们自主品牌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吼吼吼吼。对比起国内的老牌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的惨况,自主品牌大都环比同比双升。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达到52%,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反超。这么耀眼的成绩,放到国际舞台上又是怎样的位置呢?最近有机构发布2023全球十大汽车销量排行榜,咱们
2月轿车销量:秦PLUS荣耀版登顶,E级、A6L双双前十近日乘联会(cpcaauto.com)公布了2024年2月汽车(乘用车)销量(零售)数据:受到春节假期、1月销量透支、以及降价潮造成的观望情绪影响,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为109.5万台,同比下降21.0%,环比下降46.2%,其中轿车总体销量为49.8万台。到具体的车型销量上,比亚迪在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2月19日),上市
2023年欧洲TOP20畅销车型中仅一款新能源车?如今都在讲汽车出口,但凡是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都在尝试远销海外,不少车企在部分海外地区的确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欧洲这块土地,众多新能源车企尝试了数年,却鲜有战果,欧洲似乎是一块硬骨头。近日,外媒发布了2023年欧洲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Y成为2023年欧洲最受欢迎的新车,同时ModelY也是唯一进入前30名
2024-06-15 23:22:15
2024-06-18 15:24:06
2024-06-22 21:50:33
2024-06-16 10:27:51
2024-06-18 16:45:31
2024-06-17 0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