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19:27:04 | 二手车
在刚刚过去的一月份,在欧洲5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挪威)汽车市场再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中国品牌电动车在德国和瑞典、法国等都表现不佳,没有一款车型挤进月销量前20之中。在法国市场,中国电动车也面临着从3月15日起无法获得补贴的情况,情况将更艰难。
而在传统的电动化程度较高的小市场,比如挪威市场,中国车企还在继续提升。欧洲市场要想全面实现
纯电动
汽车的销售,就需要售价在1万欧左右的入门级电动车。而放眼整个欧洲市场,国外车企还没有
比亚迪
海鸥
和五菱缤果这样的车型,或许这会是中国车企的新机会。
但是要在欧洲打开市场,随着贸易政策的变化,中国车企在当地建立工厂的必然性已经逐步提升。目前,MG和比亚迪都已经明确提出了在当地建立工厂的计划,但其他的车企还没有这样的安排。而一旦这成为了必然条件,进入欧洲的成本将急剧提升,除了前期投入巨大,后期的管理成本也比较高,管理难度也不小。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动车进入欧洲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随着欧洲各国陆续推出了价格更低的电动车,这也将堵死中国电动车“欧漂”的道路。
到那个时候,中国品牌电动车的性价比武器是否还依然奏效,就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1月份,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洲表现一般,后期怎么走,包括比亚迪
海豹
以及
极氪
等明星车型能否在欧洲取得更大的销量,我们拭目以待。
德国
中国车消失在销量前20的榜单上
1月份,德国汽车市场销售了213,548辆,依然低于2020年前约26万辆的销售水平。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1月份的时候为17.3%,其中
纯电动
份额为10.5%,插电式混动份额为6.7%。而去年同期,这三个数据分别为15.1%、10.1%和4.9%。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同比上升明显,但是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1月是德国插电式混动汽车补贴新政实施的第一个月,绝大部分的销量都已经在2022年12月份消化完。所以,2024年1月只不过是在较低的基数上的一次弱增长而已。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在低谷徘徊,德国汽油车市场份额反倒有所提升,在1月达到57.3%,为近12个月来的新高。不过柴油车市场份额为6.5%,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低。
具体来看,在今年1月份,
特斯拉
Model Y
以2,393辆的交付量成为德国最畅销的
纯电动
汽车。
斯柯达
Enyaq和
奥迪
Q4 e-tron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排名前20的车型中,只有
雷诺
Megane的销量表现不错,环比增长明显。其他车型除了特斯拉Model Y和smart fortwo基本持平外,包括
大众
ID.4/I.5在内的大部分车型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这主要是和去年12月德国政府突然取消了约3000欧元的电动车补贴有关。下一步,在各个厂家临时性的补贴政策到期之后,各家都需要对自己的电动车重新进行定价,届时德国电动车市场有望重新回归平稳状态。
在中国品牌方面,MG和比亚迪在1月份没有能够再次进入到德国电动车前20的销量排行榜。不过有两款在中国生产的车型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是
沃尔沃
的EX30和
smart
的精灵1号。两款车型其实都是来源于吉利的SEA浩瀚架构,并且都在吉利的工厂生产。其中在11月份才在德国上市的EX30,在1月份迅速攀升至13位,销量达到494辆。未来,EX30有大概率将跻身德国电动车销量排行榜前十的位置。
在德国1月份首次亮相的新款奥迪Q6 e-tron同样值得我们的期待。作为
保时捷
Macan
的同平台侧行,新款
奥迪Q6
E-TRON的产品力有一定的保证。而考虑到Q8 E-TRON在德国电动车市场销量不俗,未来Q6 E-TRON将肯定不会局限在1月份22辆的水平上,超过Q8 E-TRON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英国
仅MG、BYD进榜,政策效果发威
1月份,英国汽车销量为142,876辆,同比增长8%。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为23%,其中
纯电动
汽车占比14.7%,插电式混动汽车占比8.4%;而一年前,这三个份额数据分别是20%、3.1%和6.9%。从绝对数量来看,1月份
纯电动
汽车销量提升了1.21倍,而插电式混动汽车同比增长了1.31倍。
1月1日起,英国已经开始实施零排放汽车(ZEV)规定。2024年,零排放汽车销量必须占据每个品牌在英国销量的22%,否则每销售一辆非
纯电动
汽车将面临高达15000英镑的罚款。而22%这个比例在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升高。
柴油动力汽车1月份在英国的销量同比下滑超过10%,仅为9,348辆,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7.9%下跌至6.5%。至于合并了弱混的汽油车虽然销量增长了7.5%,但市场普遍预计,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份额也将滑落至50%以下。
就具体品牌来看,
宝马
在1月份占据英国
纯电动
汽车市场份额的榜首。MG和特斯拉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对于宝马来说,其已经多个月在英国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上排名前两位,并连续力压特斯拉。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而这个成绩的背后,是宝马在英国已经投放了7款电动车,分别是iX1、iX2、iX3、iX、i4、i5和i7。其中i4和iX1扛起了宝马电动车销售的大旗。
MG在1月份也是力压特斯拉,以8.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另外一个中国品牌比亚迪,则以1.2%的市场份额挤进了前20。不过,名次相对于去年12月的16位有所下降。
不过,对于英国电动车市场来说,为了能够在2024年满足22%的法规要求,不少品牌都将去年的电动车交付量挪到了1月份,使得上个月出现了异常多的交付量。其中,2023年全年交付
纯电动
车不到300辆的
丰田
,在1月份就交付了1,000多辆bZ4X;在2023年全年只交付了400多辆电动车的
本田
,1月份的交付量也达到235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e:NY1;而Stellantis旗下的
标致
、
沃克斯豪尔
(
欧宝
)和
雪铁龙
在1月份总共交付了2,000多辆,超过了2023年整个第四季度的电动车交付量。
挪威
电车渗透率93.9%,四款中国车上榜
1月份,挪威汽车市场整体销售了5,122辆,远远低于过往的平均水平。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创新历史新高,达到了93.9%,其中
纯电动
份额为92.1%,插电式混动汽车份额为1.8%。而去年同期份额为76.3%、66.5%和9.8%。
对于挪威市场来说,当下最大的看点在于如何能够完成对最后10%左右的非
纯电动
汽车的全面替代。不得不承认,当下电动车的售价还是明显高于燃油车。即便是在欧洲市场上凭借高性价比而跻身2023年欧洲十大电动车行列的Dacia Spring和Fiat 500两款车型,其依然不是所有人可以负担得起。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当地媒体更为看好的是像比亚迪海鸥和
五菱缤果
这样的车型。两款车型均搭载了40度电池,并提供了CLTC工况下400公里的续航。同时,它们可以在大约40分钟内直流充电至80%,最大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但它们在中国的售价约在11000至12000欧元之间。在中国市场,比亚迪海鸥2023年销量超过25万辆,而五菱缤果的销量超过了16万辆。未来,也只有这样价格的车型进入到挪威乃至整个欧洲市场,欧洲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为国内一款极具性价比的合资
SUV
车型,
斯柯达
柯迪亚克
在海外迎来更新换代,它也成为斯柯达品牌内燃机车型的谢幕之作,预示着斯柯达将逐步实现电动化战略。新车将在斯柯达位于斯洛伐克的Mladá Boleslav工厂生产,计划2024年国产上市。
全新斯柯达柯迪亚克采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前格栅设计,头灯组的造型更加精致,显得更加“收敛”,这一设计使得车型更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前包围仍然保留了贯穿式通风口的设计,内部采用蜂窝网格装饰,突显出运动感和时尚气息。
车身侧面延续了柯迪亚克一贯的修长线条,轴距仍然保持在2791mm,但整车长度从上一代的4701mm增加到了4758mm。这一尺寸的变化使得新车的D柱更加倾斜,呈现出更动感的外观。此外,外后视镜的造型也经过了微调,同时车型还提供了更加运动感的多辐式轮圈。
车尾部分,全新柯迪亚克在层次感的处理上更加注重横平竖直的线条,而不再采用过多的折线设计。尾灯造型更具现代感,整体线条更加流畅。后备厢空间在五座版车型中可扩展至910升,较上一代车型增加了75升,而七座版车型的后备厢空间范围为340-845升。
全新柯迪亚克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座舱,内饰材料100%可再生。配备了10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HUD(抬头显示)、触摸式控制旋钮等高端配置,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了一流的科技体验。
此外,换挡杆变更为怀挡,为中控台腾出更多的储物空间。
速派
车型的内饰设计突出层次感,空调出风口延展至副驾驶一侧,与中控台的氛围灯带装饰融为一体。新车还提供了15W手机无线快充和座椅通风加热功能,并可选装按摩座椅以及四向可调腰部支撑功能,为乘坐体验提供了更多便利。
全新斯柯达柯迪亚克将提供多种动力选择。燃油版车型将搭载1.5T和2.0T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50马力和204马力,其中2.0T版本还提供了四驱版本,以应对更加复杂的路况。
插电式混合动力
版本将搭载1.5T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的组合,总系统最大功率为204马力,电池容量为25.7kWh,纯电续航约为100公里,为环保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总结而言,全新斯柯达柯迪亚克以其焕然一新的外观设计、先进的内饰配置以及多样化的动力选择,将继续在
SUV
市场上发挥品牌的影响力。这款家族
SUV
兼具豪华感与实用性,将满足消费者对于日常使用和性价比的高度需求,成为斯柯达家族的骄傲之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猫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导语:大家对国内汽车市场在2024年的价格战是有预期的。但是,今年1月以来,由理想和
特斯拉
两家车企发起价格战,还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各家车企应该还是逃不过降价的“命运”。】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1月1日,特斯拉率先宣布调价,推出
Model 3
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幅度高达2.2万元。正当大家还没有完全消化完特斯拉的调价信息后,
理想汽车
也宣布,2024款理想汽车将在3月发布并开启交付,而与此同时,其将对2023款车型推出专项优惠活动,旗下车型降价幅度在3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
理想L7
的起售价首次降到30万元以内。
△理想L7的起售价首次来到30万元以内
紧接着,在1月12日,特斯拉再接再厉对Model 3/Y的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售价进行调整,下调幅度6500元至15500元不等。调价之后的焕新版Model 3及
Model Y
迎来了国内市场的史上最低价的同时,更是比其在欧洲销售的同款车型拥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以Model Y后轮驱动版,就比德国同款便宜10万元以上。不得不说,新年刚刚开始,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硝烟弥漫。
△调价之后的焕新版Model 3及Model Y在国内市场迎来史上最低价
理想今年恐面临不小考验
理想汽车在1月份降价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毕竟理想汽车在2023年是表现最好的新势力车企。但理想汽车面临的挑战也日趋激烈,其中同样拥有
增程式
版本的
AITO
问界新M7就成为理想L7的最直接竞争对手,而定价更高的
问界M9
对于
理想L8
和L9也有一定的分流作用。
△AITO问界品牌对理想汽车的销量分流效果明显
互联网上有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周销量,问界已经力压理想,这对于在2024年定下了80万辆销售目标的理想汽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其进军
纯电动二手车
市场的首款车型MEGA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之前高达60万的预售价格以及国内
纯电动
市场同样白热化的竞争,就注定着这款车型可能很难帮助理想在销量上有所提升。因而由L7/L8/L9组成的
增程式
车型产品矩阵,将依然会是理想达成目标的主力车型。为此,理想一方面需要对产品改款升级,以确保三款车型在细分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AITO问界系列所搭载的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将成为理想汽车需要直接来应对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另一方面,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适性配置已经被竞争对手广泛采纳且理想汽车在产品力层面短时间内缺乏突破的情况下,那么降价就成为最好的武器,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终端销量。
△三款
增程式
SUV
依然是理想汽车的销量担当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全系下调价格在3万元以上,且L7进入到30万元价格以内的杀伤力还是有的。下一步就看AITO问界品牌如何来接招。毕竟理想汽车已经开始实现盈利,李想手头有比余承东更多的子弹能够打出来。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理想汽车这次降价之后,终端销量依然没有起色,那么理想汽车就会陷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中国新势力车企中,
蔚来
、
小鹏
以及哪吒在理想汽车之前都做过冠军,
威马汽车
也拿过亚军,但后来都曾经迎来过一段时间的低谷。2023年对于理想汽车来说的确是比较顺,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利润方面,都领跑国内市场。但是,无论是
增程式
还是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是竞争对手比较容易模仿和学习的。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制胜的法宝在一两年内就会成为市场上的标配。所以,如何打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并持续在这个领域不断深耕,确保自己能够实现长期领跑,是理想以及其他新势力需要去学习的。
承压的特斯拉又举起价格屠刀
在2023年第四季度,
比亚迪
在
纯电动
汽车的销量上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
纯电动
汽车销售车企。之前,比亚迪凭借DM -i插混车型的优势,只是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上领先特斯拉,而特斯拉则保有
纯电动
车销量的冠军。而随着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的接连突破,特斯拉已经无法守住
纯电动
车企冠军的宝座了。当然,在比亚迪的电动车销量中,诸如
海豚
/
海鸥
、元这样的入门级车型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而特斯拉的2.5万美元入门级电动车离开上市还很遥远。但是从某个角度来看,确保自己不被比亚迪拉开更大的距离,可能也是促动特斯拉降价的原因之一。
△在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在
纯电动
汽车的销量上已超过特斯拉
不过,在2024年首月的销售数据还没有出炉的情况下就选择降价,无外乎两方面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其所储备的订单数据有所下滑,特斯拉依然希望能够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多的新增订单;另一方面,马斯克以及特斯拉高层可能制定了更为激进的销量目标。在全球经济局势依然不甚明朗的情况下,特斯拉需要通过降价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还有一个需要特斯拉正视的现状就是,目前在销售的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已经问世很久,两款车型需要进行一个大改款而非中期改款来确保自己的竞争力。从国内电动车市场来看,无论是续航,还是算力,特斯拉的两款车型在纸面数据上并不占优。能够支持特斯拉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依然跻身主流的原因,更多还是对马斯克个人或者特斯拉品牌的青睐。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Model 3和Model Y迟迟未能迎来更新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经过之前几年的销售,其实两款车型的研发投入和各种前期投入都已经被极大地摊薄。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手头其实是有更多的空间来调整终端售价的。更何况当下锂矿价格走低,让特斯拉能够在降价和毛利率之前能够确保一个很好的平衡。考虑到特斯拉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软件领域的开发,因此也不排除特斯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依靠这两款车型在乘用车市场打拼的可能性。
△Model 3和Model Y的研发投入和各种前期投入都已经被极大地摊薄
大众电动车要在欧洲开卷
不仅国内市场卷,全球市场也如此。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
大众
汽车正在酝酿在法国、比利时、挪威等多个欧洲市场对旗下ID.系列进行大幅调价。与此同时,还会对ID.系列车型的配置进行提升。通过提升性价比,来增加其在欧洲市场的终端销量。
毫无疑问,大众在中国市场上尝到了ID.3降价的甜头,正在希望将相关的成功复制到欧洲市场。
2023年,大众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上表现不俗,在多个主要国家的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上排名靠前。大众、
斯柯达
、
奥迪
等多个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都有一定的斩获。但从整体来看,大众在欧洲的电动车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多个电动车工厂还经历了停工和裁员。而在2024,上汽、比亚迪的电动车将进一步发力欧洲电动车市场。与其坐视竞争对手做大,大众还不如未雨绸缪,主动进行降价反攻。
△大众在欧洲的电动车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
大众能有这样降价的底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密切相关。当下,当中在欧洲销售的ID.3的价格大约2.5倍于国内同款车型。虽然无法猜测大众在国内销售的ID.3是否亏损,但毫无疑问,在欧洲销售的ID.3肯定不便宜。通过在国内压低供应商的价格,然后将同样的零部件运往欧洲组装整车进行销售,也是帮助大众能够在欧洲市场进行降价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欧洲是大众的主场,是大众输不起的最重要市场。
△大众在国内的降价也会对大众降低欧洲的成本起到关键作用
点评
但凡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解决,车企之间最能够依赖且最直接的武器还是只有降价。无论是特斯拉还是理想,都是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上的第一阵营的车企。它们在1月份还未过半的情况下就主动选择调价,这些都预示着2024年的汽车市场还会是一片腥风血雨。降价,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会让本来就不高的毛利率进一步承压。而对于国内一众新势力车企来说,降价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它意味着一直在亏损的车企,盈利的前景更加渺茫。2024年,可能对大部分车企来说,日子不一定会好过。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禾颜阅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1-1.7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2024年挑战80万辆目标易车讯1月9日,理想汽车公布了最新周销量。2024年1月1日-1月7日,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二。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位居第六。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2023年12月,理想汽车在供应、生产、销售、交付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超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
德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国产品牌何时能站稳脚跟?2024年1月份,德国新车销量达到213533辆,同比增长19.1%。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整个欧洲汽车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能够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对于任何一个志在布局欧洲市场的车企意义重大。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要把自己在欧洲的第一家超级工厂设在德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品牌离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还有很长
2024年第23周汽车销量2024年第23周汽车销量暂未公布。汽车销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形势、政策调整、消费者需求等。因此,无法提前准确预测未来的汽车销量。通常,汽车销量数据是由汽车制造商、销售机构或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你可以关注相关官方渠道或汽车行业媒体,以获取最新的汽车销量信息。关于汽车销量的预测,通常需要考虑到全球或特定地区的经济形势。例如,经济繁荣时期
2023年欧洲TOP20畅销车型中仅一款新能源车?如今都在讲汽车出口,但凡是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都在尝试远销海外,不少车企在部分海外地区的确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欧洲这块土地,众多新能源车企尝试了数年,却鲜有战果,欧洲似乎是一块硬骨头。近日,外媒发布了2023年欧洲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Y成为2023年欧洲最受欢迎的新车,同时ModelY也是唯一进入前30名
2023年欧洲TOP20畅销车型中仅一款新能源车?如今都在讲汽车出口,但凡是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都在尝试远销海外,不少车企在部分海外地区的确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欧洲这块土地,众多新能源车企尝试了数年,却鲜有战果,欧洲似乎是一块硬骨头。近日,外媒发布了2023年欧洲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Y成为2023年欧洲最受欢迎的新车,同时ModelY也是唯一进入前30名
2023年欧洲TOP20畅销车型中仅一款新能源车?如今都在讲汽车出口,但凡是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都在尝试远销海外,不少车企在部分海外地区的确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欧洲这块土地,众多新能源车企尝试了数年,却鲜有战果,欧洲似乎是一块硬骨头。近日,外媒发布了2023年欧洲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Y成为2023年欧洲最受欢迎的新车,同时ModelY也是唯一进入前30名
2024-06-15 23:22:15
2024-06-22 21:50:33
2024-06-18 15:24:06
2024-06-16 10:27:51
2024-06-18 16:45:31
2024-06-17 0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