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06:09:37 | 二手车
近年来,大部分海外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都在逐渐减少,但特斯拉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自其在华建立工厂三年以来,累积销量已突破百万辆,中国成为特斯拉最大的市场之一。
近期,两家美国新兴汽车制造商也宣布将进入中国市场。下面将分析这两家公司的背景及其在未来的市场前景。
1. Fisker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Fisker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品牌。成立于2005年的Fisker,实际上比特斯拉还要早。然而,由于质量问题和电池供应商的问题,该品牌的跑车在2012年停产,公司也在一年后破产。后来,中国万向集团在2014年成功收购了Fisker,因此,Fisker可以说是一家具有中国背景的车企。
在万向集团的支持下,Fisker计划在年内开设首个交付中心,并预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其首款量产车型——纯电动SUV Fisker Ocean。在美国,Ocean的售价区间为37,499至68,999美元(约合27至50万元人民币),定位为中型SUV。作为一款美系SUV,Ocean并未采用简约设计,而是融入了许多个性化的元素,内饰部分采用了大尺寸竖屏中控。动力方面,前驱版搭载了275马力的单电机,0至60英里每小时的加速时间为6.9秒,续航里程约为402公里;而Ocean Ultra和Ocean Extreme均为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540和550马力,0至60英里每小时的加速时间分别为3.9和3.6秒,续航里程约合563公里。
2. Lucid
Lucid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品牌,但与特斯拉有着紧密的联系。由特斯拉前副总裁兼董事Bernard Tse和甲骨文前高管Sam Weng于2007年创建,其多位高管和大量工程师都来自特斯拉。此外,Lucid的投资者中包括中国的青云创投和运明,以及北汽和贾跃亭(已退出),也曾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华霆动力达成合作。因此,Lucid早在2021年11月就表示计划在2023年进入中国市场。
Lucid目前只有一款在售车型Air,定位为中大型轿车,起售价约为66万元人民币。配置方面,该车将配备DreamDrive驾驶辅助系统。动力上,搭载了双电机,零百加速时间仅为3.8或3.4秒,续航里程为660或684公里。
能否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美国新兴汽车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截至7月3日,中国已下线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从1000万辆增长到2000万辆仅用了16个月。此外,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售价区间在30万元以下,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由于传统豪华品牌的高端纯电动汽车产品力不足,这为海外新势力品牌提供了商机。
然而,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并非易事。目前,Fisker和Lucid在海外的市场表现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没有太多成就。Lucid今年一季度的生产和交付量都很低,公司面临经营困难。相比之下,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9年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和声望,并且在上海工厂的生产也得到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这两个美国新势力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品牌力都不高,且性价比不足,未来在中国市场可能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预计它们将主要以进口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独资建厂的可能性较小。不过,进入中国市场对于提升它们的股价来说,仍是一个吸引人的机会。
近几年来,大多数海外车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都在逐步萎缩,但有一个车企却在高歌猛进,那就是
特斯拉
。在国内建厂的三年时间里,特斯拉的累积销量已经突破了百万辆,中国也是特斯拉的最大市场之一。
当然了,如此亮眼的成绩也吸引了其它海外造车新势力,近日就有两家造车新势力宣布入华。大咖也剖析下这两家车企什么来头,未来市场前景如何
菲斯克今年入华
说起菲斯克,绝大多数网友对这品牌都是完全陌生。但从历史来看,菲斯克成立于2005年,比特斯拉要更早。但因为质量、电池厂商等种种原因,这款跑车在2012年停产,而菲斯克也在一年后宣告破产。
而后续中国万向集团,在2014年成功收购了菲斯克,所以实际上菲斯克可以看作是一家中国车企。也正是因为有万向集团的背景,菲斯克入华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据悉,菲斯克首个交付中心将在今年年内开设,并于 2024 年第一季度交付首款量产车型 —— 纯电 SUV Fisker
Ocean
。
从产品力来看,Ocean在美国的售价区间为37499~68999美元(约合27-50万元),定位为中型SUV。作为一台美系SUV,新车没有采用简约设计,而是加入了不少个性元素,内饰则采用了大尺寸竖屏中控。
动力方面,前驱版搭载的是275马力的单电机,0-60英里每小时的加速时间为6.9秒,续航里程约402公里;Ocean Ultra和Ocean Extreme均为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是540和550马力,0-60英里每小时的加速时间分别是3.9和3.6秒,续航里程约合563公里。
另外一家入华新势力
除了菲斯克以外,还有另外一家美国造车新势力也宣布了入华计划,那就是
Lucid
。作为一个国人陌生的品牌,Lucid与特斯拉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是由特斯拉前副总裁兼董事谢家鹏 (Bernard Tse)和甲骨文前高管温世铭 (Sam Weng)两位华人于2007年创建,其多位高管级,以及大量工程师来自特斯拉。
此外,Lucid与中国的渊源也是颇深,其投资股东背后有着中国企业青云创投和运明冲北汽、贾跃亭(已卖出)的身影,Lucid也曾宣布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华霆动力达成合作。
因此,早在 2021 年 11 月在财报中,Lucid 就曾明确表示计划 2023 年进入中国市场。6月7日,已加入Lucid的前
集度
汽车副总裁朱江在社交媒体透露,Lucid开始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
从车型来看,Lucid目前仅有Air一款车型在售,其定位是中大型轿车,起售价约66万元人民币。配置方面,该车将配备DreamDrive驾驶辅助。动力上搭载了双电机,零百加速仅需3.8/3.4秒,续航里程为660/684公里。
能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之所以美国造车新势力蜂拥进入国内,最主要还是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就在7月3日,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而从一千万辆到两千万辆,仅用时16个月,增长势头十分迅猛。
此外,目前国内的纯电动车主要售价区间都是在30万元以内,国内目前高端纯电车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而旁歼传统豪华品牌的高端纯电车产品力并不出色,因此也让海外新势力品牌嗅到了当中的商机。
但是,想成为下一个特斯拉真这么容易?
我们先看看这两个品牌的现状,首先Ocean量产交付拖了很久,最近才在欧洲交付,而美国本土的交付也刚刚开始。目前菲斯克在海外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没有太多成绩
而Lucid这边,今年一季度共生产了2314辆汽车,交付仅有1406辆,销量十分低迷。今年第一季度Lucid营业收入为1.494亿美元,亏损则是达到了7.795亿美元。而且据外媒报道,为了降低成本,今年3月Lucid计划裁员1300人左右,公司的经营环境也很差。
相比之下,特斯拉是在2012年的4月22号正式进入中国的,在试水国内市场9年之后,特斯拉累积了一定的口碑和声望,并且进口
Model 3二手车
在国内也有不错的销量,因此才正式投产
上海
工厂。由于特斯拉在海外还有巨大的需求量,因此上海工厂也不用担心订单问题。
相比之下,这两个品牌在海外都属于刚冒头的水准,在国内丝毫没有知名度。而其高端定位也让其车价不菲,对于国人而言,同样价格之下有
极氪
、
蔚来
、
腾势
、特斯拉等品牌可选,菲斯克和Lucid的竞争力完全不足。
因此,大咖预槐饥计这两个品牌未来只会以进口形式进入国内,独资建厂的可能性非常小。当然了,新势力本质上玩的都是金融游戏,它们进入中国市场这片蓝海,也能进一步推高它们的股价。
大咖总结
如今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除了
比亚迪
、特斯拉、
埃安
、理想以外,其余车企的处境并不算太好。而这两个美国新势力品牌目前的竞争力并不算强,而且品牌力和性价比也不高,未来在国内恐怕很难受到认可。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SUV大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讯
沃尔沃
汽车日前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球销量为182687辆,同比增长12%。中国市场方面,沃尔沃汽车一季度销量为14005辆,同比增长21%。刚刚过去的3月,沃尔沃全球销量78970辆,同比增长25%;新能源车型3月销量达到33558 辆,同比增长24%,占到当月全球份额的42%。
欧洲市场方面,沃尔沃汽车3月份销量39756辆,同比增长33%,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6%。美国市场方面,沃尔沃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0%。具体车型方面,
沃尔沃XC60
车型3月销量22402辆,同比增长23.8%。XC90销量10826辆,同比增长10%;XC40车型销量20557辆。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美国汽车销量2022年美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1386.7万辆。美国汽车销量达到1386万辆,同比下降8%,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个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仍以皮卡为主导,福特F系列共售出64万辆,连续第41年成为最畅销车型,其次是雪佛兰索罗德Silverado、道奇公羊RAM。通用汽车重新夺回美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称号,以近15万辆的优势反超丰田汽车。汽车分类乘用
比亚迪1月销量出炉,总销超20万海洋网热卖,仰望U8火爆日前,比亚迪汽车公布了2024年1月份销量数据。根据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开年首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33.9%。其中比亚迪乘用车出口达到了36174辆,同比增幅247.5%。不过比亚迪在2024年开年还是丢掉了车企销冠,1月份吉利销量也已经公布了,它交出了21.35万辆的成绩单,领跑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
理想汽车下调2024年一季度销量预期预计交付量76000-78000辆易车讯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可以看出,新交付量预期相比此前减少了2.2万辆至2.7万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今年销量数据显示,1月共计交付新车31165辆,2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新势力品牌3月销量榜出炉:埃安排第一,问界超过理想4月1日,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期公布了其3月份销售业绩,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市场增长趋势再度显现。据乘联会前期预测,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量有望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7.1%,且相较上月,增幅高达93.2%。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45.5%,创下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部分新势力品牌的销量表现。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
2024年第23周汽车销量2024年第23周汽车销量暂未公布。汽车销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形势、政策调整、消费者需求等。因此,无法提前准确预测未来的汽车销量。通常,汽车销量数据是由汽车制造商、销售机构或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你可以关注相关官方渠道或汽车行业媒体,以获取最新的汽车销量信息。关于汽车销量的预测,通常需要考虑到全球或特定地区的经济形势。例如,经济繁荣时期
2024-06-15 23:22:15
2024-06-22 21:50:33
2024-06-18 15:24:06
2024-06-16 10:27:51
2024-06-18 16:45:31
2024-06-17 0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