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13:07:12 | 二手车
1月25日,
大众
汽车集团(中国)(简称“大众中国”)对外发布2023年集团业绩以及未来发展规划。2023年,中国汽车首破3000万辆,其中大众中国交付323.6万辆,同比增长1.6%,占中国车市11%。中国每卖出10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大众汽车。
在车市突破3000万辆成绩背后,是2023年中国车市竞争激烈程度空前,经济充满不确定性,汽车价格战贯穿始终,甚至个别车企倒在交付前夜。大众汽车集团凭借强大体系力和油电共进战略,不仅实现总规模增长,产品结构也呈现优化,高端化、新能源保持增长,与中国本土化进一步结合。
在沟通会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对大众中国在华发展业绩以及2024年和2030年战略目标进行详细介绍。汽车十三行以“十问”形式对其进行概括总结,试图探索大众汽车集团未来发展的清晰脉络。
大众2023年盈利吗?
2023年,大众中国各品牌在华累计交付323.6万辆,同比增长1.6%,成为销量最大的跨国车企集团。
销量增长的同时,大众中国销量结构也在同步优化。在高端市场,
奥迪
品牌销量强劲增长,共交付72.9万辆汽车,同比上升13.5%,是BBA豪华品牌中增速最高者,其中高端车型
奥迪A6L
交付量达到18.3万台,是奥迪销量最高、涨幅最高的车型,
奥迪Q5
和A4车型表现也非常抢眼。
在内卷加剧的2023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已经突破30%,2023年仅自主品牌就推出94款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方面,中国纯电车交易平均价格从2022年12月的20.4万元,已经降至2023年12月的18.3万元,降幅接近11%。可以说,2023年全年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凤毛麟角。
大众中国全年坚持油电共进发展战略,2023年大众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达到21%,同比增长约1.3个百分点。销量排名前五的车型包括
朗逸
、
速腾
、
帕萨特
、
迈腾
和奥迪A6L。作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大众汽车集团凭借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在燃油汽车市场取得盈利,也为其大规模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大众中国的销量中,
纯电动
汽车销量再创新高,2023年共交付约191800台,增长23.2%,其中,大众汽车品牌ID.3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车型之一,交付超7.57万辆;ID.4车型交付超6.17万辆,位列紧凑级
SUV
畅销榜前五。
根据2023年三季度报显示,大众汽车第三季度营收788亿欧元,同比增长12%,高于市场预期的761亿欧元;营业利润为49亿欧元,同比增长约14%。大众汽车称,预计2023年的营业利润将与去年225亿欧元的水平相当。
贝瑞德在接受采访时称,当前有一些
纯电动
汽车制造商抱有“销量重于利润”的理念,但对于大众中国来说,健康的盈利比市场份额更重要,只有通过盈利才能不断为未来做出投资,大众中国不会不计成本争夺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大众也会对整个燃油车型产品矩阵进行大幅度升级和优化,凭借新的混动技术加持,即便纯电车型增速进一步放慢,也会有插电混动车型做补充,可以实现很好的盈利。
中国纯电动增速不及插电混动,大众电动化战略是否冒进?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占率达到31.6%,其中
纯电动
销量同比增速为24.6%,低于插电混动车型60.1个百分点。
和发展势头下降的纯电其实相比,大众中国2023年新能源车型主要依靠
纯电动
支撑,全年交付19.18万辆,同比增长23.2%。事实上,新能源市场中,纯电车型依然占据绝对比重,2023年
纯电动
车型销量为668.5万辆,是插电混动车型的2.4倍。在去年一年中,新推出的纯电车型达到53款,比插电混动车型多出22款。
对于有些车企选择更为激进的措施,如停产燃油车,或推出明确停产燃油车时间表,贝瑞德表示,大众将继续巩固油车市场地位,以此为大众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当前车企没有燃油车是赔钱的,没有新能源车是赚钱的。面对未来,贝瑞德强调,至2030年,大众集团基于MEB/MEB+平台、PPE平台、CMP平台、SSP平台,将为中国市场提供至少30款
纯电动
车型,覆盖所有细分市场。
其中,CMP平台是大众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电动汽车平台,从2026年开始,大众将基于该平台开发更多
纯电动
车型;大众汽车品牌与
小鹏
汽车共同开发的专属中国市场的中型车将于2026年亮相。
除
纯电动
车型外,大众新能源战略中插电混动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大众MQB Evo和MLB Evo平台就是其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平台支撑。至2027年,提供30款本土生产的燃油及混动车型。不久前,大众官方发布一组新款
高尔夫
的官图,也就是中期改款高尔夫(8.5代)车型,包含了普通版、插电混动版GTE、旅行版Variant和高性能燃油版GT,其中插电混动版高尔夫GTE,25分钟可充电10%-80%,纯电续航100km,综合续航1000km。这也是贝瑞德对外界透露大众混动车型将提供100公里以上纯电续航里程的体现。
在华成立大众科技能“救”大众中国吗?
今年1月,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V)正式投入运营,大众将燃油车时代中国产品对接工作东移9000公里。作为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VCTV使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周期缩短30%。
回顾VCTV发展,2023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在华成立新公司,整合中国研发体系。2023年5月,大众汽车集团与合肥签署谅解备忘录。2023年6月,大众中国宣布大众科技正式成立。今年1月宣布投入运营,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大众向外界展示了何为高效速率。
面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加剧,大众尽管在规模上、高端品牌销量上占据行业前列,但中国创新、消费需求更迭速度更是领先全球。贝瑞德明白,集团要想继续保持国际车企中在华第一的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军角色,则必须在对应的领域加快研发布局。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柱,VCTC将新品开发周期缩短30%,并强化客户聚焦。目前,VCTC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是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也是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研发中心。VCTC涵盖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及采购职能,是集团对接合资公司需求和合作伙伴的中心接口。集团能够直接在中国做出所有产品相关决策,并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这大大减少了中国业务与德国总部的沟通成本。
除了研发速度,在成本效益与研发自主权方面,VCTC也有很高的自由度,VCTC将链接本地供应商生态系统,让供应商参与早期阶段的开发,以优化供应链;VCTC将被赋予更高的研发自主权,使集团能够利用本土创新和市场洞察,更快速地为中国客户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
具体到开发规划上,VCTC将围绕整车开发、车辆集成和平台开发三部分工作展开,其中就整车开发,VCTC计划在2024年推出首款产品
Tavascan
,并且推出大众品牌A级车型。到2025年后,大众科技计划推出Addtional models及其他车型。2026年之后,大众品牌将推出与小鹏汽车合作的B级车型;针对车辆集成,去年11月,大众(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首套高压电池系统,初始年产能15-18万组高压电池系统,供应大众安徽生产的MEB平台电动产品。随着2024年开始供应方形标准电池,贝瑞德透露,未来大众全新电芯成本相较MEB平台电池降低约50%。到2030年,大众全球80%
纯电动
汽车将使用标准电芯。
大众科技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协调?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有
一汽
-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等主要合作伙伴,在大众科技(VCTC)正式运营之前,大众汽车集团在欧洲为中国市场开发解决方案,并通过合资企业将其推向市场。随着大众汽车集团在华与本土科技公司合作紧密,VCTC应运而生并启动运营,和过去的大众安徽区域生产功能相比,VCTC将作为大众在华技术研发全价值链中心,并以本土化落实全面向中国市场的研发工作。
作为大众全球首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中心,VCTC将重点解决单纯硬件定制化落后模式,快速融入中国本土化生态系统。围绕数字化制造,大众科技将利用自身造车经验和中国效率,实现车辆数字化与客户直接关联,理解中国消费者生活与出行需求,做到在华产品迭代快速反应。在这些基础上,大众科技将与中国创新速度接轨,实现快速的业务流程。
在具体业务方面,VCTC重点在中国形成服务合资企业的技术集群,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和奥迪一汽新能源提供未来产品早期概念/架构开发与设计,对车身、模块和平台进行开发,并且负责在华所有产品的本土认可验证管理工作,缩短整个开发周期。基于以上职能,VCTC将实现“吸收整合”与“对外输出”两个具体业务模块。在吸收整合方面,大众科技将与国轩高科、CARIAD合肥、大众(安徽)零部件等大众战略投资或内部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与地平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十三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尽管2月份春节后比亚迪陆续推出年度改款车型的荣耀版,带动自主、合资及豪华品牌纷纷加码,使得车市内卷更剧烈。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传统汽车纷纷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阿维塔、广汽埃安、上汽大众ID.家族纷纷交出不错的答卷,它们的领先技术、出众产品得以落地,甚至在中高端市场初见成效。
阿维塔1-2月销量:0.95万辆
2024年,阿维塔的市场成绩持续走好。在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华为三大行业巨头的联合赋能下,阿维塔展现出硬核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1-2月,阿维塔累计交付9516辆,其中阿维塔1交付3095辆,阿维塔2交付6421辆。阿维塔旗舰车型之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依旧能够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得益于其本就出色的品质实力。
以阿维塔2为例,该车型搭载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全系标配3颗隐藏式激光雷达,可实现超过一个标准足球场长度的远距探测。除了阿维塔2,阿维塔1也有新动作,其通过OTA推送方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驾驶体验。这一升级基于华为ADS 2.0技术,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领航辅助功能,让阿维塔1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路况实现高阶智能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受芯片短缺影响,致使阿维塔部分车型的交付延迟。如今阿维塔表示零部件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进一步缓解。接下来,我们可以期待阿维塔旗舰车型的顺利交付。
广汽埃安1-2月销量:4.2万辆
广汽埃安也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月销量16676辆,1-2月国内外累计销量41623辆,同比增长8.7%,稳居主流纯电动车品牌前三名。广汽埃安的出色业绩,少不了这个品牌自身的口碑以及技术在支撑着,包括AEP3.0高端纯电专属平台、夸克余神电驱,以及最新的弹匣电池2.0等等的技术提升。
这是消费者愿意为车型买单的重要原因。广汽埃安一直在坚持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的路线,通过技术哺育产品来解决消费者日常用车环节中的痛点来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加上埃安还是背靠广汽集团,无论是研发资金,还是新车研发和制造,都有着不菲的实力。
吉利新能源1-2月销量:13万辆
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为18.4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6.43万辆,同比增长5%,新能源渗透率达35%。2024年1-2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3万辆。吉利银河保持强劲势头,1-2月销售28343辆,上市9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1万。
而几何系列为10514辆,领克新能源为6208辆,极氪为7510辆,这些新车都成为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销量增长助力。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离不开此前发布的两个蓝色吉利行动和智能吉利2025战略。二手车
目前,吉利已经完成了新能源转型,混动、纯电等多元的新能源汽车布局,有着十足的市场竞争力。
上汽大众新能源车1-2月销量:1.6万辆
虽然合资新能源车的市场热度不如自主车型,但是上汽大众ID.家族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上汽大众2月销售汽车6.3万辆,其中ID.家族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7500辆,继续在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中位列第一。
1-2月销售15.81万辆,同比增长8.77%。ID.家族热销的背后,主要是车型具有全面超越同级车型产品力。以ID.3为例,出众的颜值吸引不少人喜欢,还有德系底盘、后置后驱,前麦弗逊式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挂、高密度三元锂电池等配置。
而ID.3的性能也足够出众,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25kW,峰值扭矩310Nm,3秒即可完成0-50km/h加速,加上5m转弯半径,能够带来不错的驾驶乐趣。ID.4 X和ID.6 X也有不错的设计。
其中,ID.4 X在续航性能、驾控灵活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都有着出色表现,均衡的产品实力深受消费者喜欢。而ID.6 X不仅有德系品质、丰富的功能配置,还有宽敞的车内空间,以及6座和7座车型供选择,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购车需求。
未来ID.家族还会持续壮大产品阵容,上汽大众全新中型纯电动轿车ID.7 S已经正式亮相,该车型是此前上市的一汽-大众ID.7 VIZZION的兄弟车型,届时将与ID.4X、ID.6X、ID.3一道,共同推动上汽大众ID.家族在2024年的销量持续增长。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的优势主要是资金充足、技术过硬等,本文列举的品牌,今年均在新能源车领域斩获佳绩,一方面意味着车型的实力到位,另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消费者选车倾向于大厂品牌的车型,不会有倒闭的风险。
近些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陆续有车企出局,给车辆的售后造成很大的困扰,如果你想安安心心用车,本文提及的品牌都值得信任。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近半年月销不足3千辆,上汽奥迪 A7L为何没有打开局面?的相关内容。
上汽
奥迪
A7L 是上汽
大众
奥迪品牌的首款车型,于 2022 年 4 月正式上市。然而,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销量远低于预期。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上汽奥迪 A7L 销量差、卖不好的原因。
先来详细看看上汽奥迪 A7L最近半年即2023年10月-2024年3月的单月销量,它们分别为1863辆、2840辆、6281辆、1036辆、577辆、2527辆,评价单月销量约为2521辆,实在难言优秀。
品牌认知度塑造困难:上汽奥迪是一个全新的品牌,相比于奥迪的传统品牌形象,上汽奥迪的品牌认知度较低。消费者对于新品牌的认可和接受需要时间,而上汽奥迪在品牌推广和营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消费者对其品牌缺乏了解和信任。
产品定位不清晰:上汽奥迪 A7L 的定位较为模糊,既不是纯粹的运动车型,也不是传统的商务车型。它试图将运动性和豪华性融合在一起,但在市场上并没有找到明确的目标客户群体。此外,A7L 的售价较高,与奥迪 A6L 等车型存在一定的重叠,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在选择时的困惑。
产品力不足:虽然上汽奥迪 A7L 在外观设计和配置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产品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例如,车内的后排腿部空间充足,但是后排头部空间较为局促,不太符合中国消费者对于大空间的需求。此外,A7L 的动力表现和操控性能也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市场竞争激烈:上汽奥迪 A7L 面临着来自奔驰 E 级、宝马 5 系、奥迪 A6L 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这些车型在品牌认知度、产品力、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并且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上汽奥迪 A7L 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在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缺乏创新:在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然而,上汽奥迪 A7L 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方面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太多的惊喜,它的卖点其实与
奥迪A6L
有不少重合。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A7L的大三厢轿跑、无框车门的产品特点不够鲜明。
综上所述,上汽奥迪 A7L 销量差、卖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品牌认知度有待提高、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力并不拔尖、销售渠道有限、市场竞争激烈、缺乏创新等因素都对其销售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提高销量,上汽奥迪需要在品牌推广、产品定位、产品力提升、销售渠道拓展、创新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品牌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秒速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汽大通MAXUS上半年销量出炉,热销近10万辆2023年已经过半,汽车市场上半年销量陆续公布。作为连续11年销量正增长的中国汽车品牌,上汽大通MAXUS2023年“期中考试”再获优异成绩:旗下全系产品6月热销17,697辆,助推品牌1-6月总销量达近10万辆、同比大增21.3%。回顾上汽大通MAXUS上半年在各细分市场的表现,轻客家族不断扩容、销量创新高;皮卡“上新”再提速,续
长安汽车2024年1-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54%易车讯近日,长安汽车公布了旗下中国品牌新能源销量成绩,在2024年1-2月,共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超54%。其中,深蓝汽车、阿维塔交付同比翻倍,长安启源累计销量突破55000辆。具体来看,深蓝汽车2月累计交付9994辆,同时旗下深蓝SL03与深蓝S7均推出了荣耀版车型,在车型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近半年月销不足3千辆,上汽奥迪A7L为何没有打开局面?上汽奥迪A7L是上汽大众奥迪品牌的首款车型,于2022年4月正式上市。然而,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销量远低于预期。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上汽奥迪A7L销量差、卖不好的原因。先来详细看看上汽奥迪A7L最近半年即2023年10月-2024年3月的单月销量,它们分别为1863辆、2840辆、6281辆、1
近半年月销不足3千辆,上汽奥迪A7L为何没有打开局面?上汽奥迪A7L是上汽大众奥迪品牌的首款车型,于2022年4月正式上市。然而,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销量远低于预期。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上汽奥迪A7L销量差、卖不好的原因。先来详细看看上汽奥迪A7L最近半年即2023年10月-2024年3月的单月销量,它们分别为1863辆、2840辆、6281辆、1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前瞻观点: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
阿维塔的“觉醒”:放低身段后销量大涨,9万辆目标志在必得【导读】2024年,阿维塔调整销量目标至9万辆,对比2023年的10万辆目标,减少1万辆,显示出阿维塔在目标设定上更为审慎和实际。1月31日,阿维塔宣布启动全量用户的OTA升级推送,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将同步进行OTA升级,新增30项功能。阿维塔,作为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家行业领先企业共同打造,分别在整车研发
2024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汽车市场在2024年1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复苏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然而,与上个月相比,1月份的销量出现了13.9%的环比下降,这可能源于价格调整和地方消费券的减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
2024-06-23 09:34:44
2024-06-22 21:50:33
2024-06-24 20:13:24
2024-06-15 23:22:15
2024-06-18 15:24:06
2024-06-17 14:51:49